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日報看湖南】湖南長沙:林更綠 山更美

發布時間:2022-08-02 14:40: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核心閱讀

  從(cong) 2021年起,湖南長沙建立起市、縣、鄉(xiang) 、村四級林長體(ti) 係,全市3500多名各級林長成了60多萬(wan) 公頃森林的守護人。設立專(zhuan) 職護林員、建立智慧林業(ye) 平台、發展林下經濟,當地以林長製帶來“林長治”,讓林更綠、山更美。

  盛夏時節,湖南長沙氣溫直逼40攝氏度。長沙向東(dong) 130公裏外,大圍山逶迤連綿,蒼翠如黛,是一處清涼的避暑勝地。

  休閑納涼的市民,走進茂密的次生林,欣賞著山穀間的大片高山濕地。這美麗(li) 的景色,離不開護林員和林長們(men) 的精心嗬護。

  “林長製實施後,我們(men) 村配了4名專(zhuan) 職護林員,還把37名微網格長納入誌願護林員隊伍!”瀏陽市大圍山鎮瀏河源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村級林長陳伶義(yi) 說。

  從(cong) 2021年起,長沙建立起市、縣、鄉(xiang) 、村四級林長體(ti) 係,3552名各級林長成了60多萬(wan) 公頃森林的守護人。從(cong) 此,這裏的林更綠、山更美,也更安全了。

  “每一次巡邏,都像是去巡護自家林子”

  “自從(cong) 當上護林員,感覺責任重了好多。”寧鄉(xiang) 市夏鐸鋪鎮龍福新村護林員劉小培說,“每一次巡邏,都像是去巡護自家林子。”

  每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劉小培就上山鑽林,在網格責任林裏巡邏。“清理煙頭、雜物,發現病蟲害,救助受傷(shang) 動物……事情多著呢!”他說。

  去年12月,劉小培在巡邏時發現部分鬆樹枯死,他第一時間通過管理平台軟件上報給鎮林長辦。林業(ye) 部門迅速檢測檢疫,發現是鬆材線蟲,立即無害化處理疫木,有效阻止了鬆材線蟲病擴散。

  像劉小培這樣的專(zhuan) 職護林員,長沙有1160多名。2021年以來,長沙全麵推行林長製,設市級林長11名、縣級林長83名、鄉(xiang) 級林長1068名、村級林長2390名。各級林長以“擔當一任林長、守護一片森林、造富一方百姓”為(wei) 己任,積極抓實巡林護林工作。長沙市將森林劃分為(wei) 多個(ge) 管護網格,並在每個(ge) 網格配齊護林員、監管員、執法員“三員”隊伍。每名專(zhuan) 職護林員管護麵積不超過1萬(wan) 畝(mu) ,市、縣兩(liang) 級確保每人每年不低於(yu) 2萬(wan) 元的待遇,統一巡護著裝、巡護工具、巡護手冊(ce) 、管理考核;還將林長製工作納入市對縣的績效考核。

  如今,在長沙,專(zhuan) 職護林員們(men) 巡查野外用火、亂(luan) 砍濫伐、侵占林地行為(wei) ,監測林業(ye) 有害生物,保護野生動植物,實現了“山有人看、林有人護、火有人管”。

  初步實現“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

  “半邊街後山出現火情,護林員馬上趕往現場處置!”“火勢發展較快,請一中隊迅速增援!”……近日,瀏陽市洞陽鎮洞陽村半邊街後山空地上一堆雜草起火,鎮政府二樓的指揮中心立即響起警報聲,大屏幕上的實時視頻自動顯示起火點,正在附近巡林的4名護林員接到火情警報後迅速到達火點進行處置。12分鍾後,山火被撲滅。

  這是一次森林防滅火演習(xi) 。得益於(yu) 智慧林火監測預警平台,大家能夠第一時間發現火點。洞陽鎮黨(dang) 委書(shu) 記王海介紹,預警平台有6個(ge) 熱成像采集高清攝像頭,基本覆蓋全鎮重點林區麵積72平方公裏;攝像頭每2分鍾完成一次360度探測旋轉。當探測到有森林火點或煙霧時,平台會(hui) 自動報警,並第一時間將圖片、錄像、地理位置等信息傳(chuan) 送至指揮中心,實現了森林火災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

  在推進林長製過程中,長沙加大科技投入力度,以科技賦能林長製。“無人機一升空,巡視範圍更寬廣,也更加便捷。”在近日的一次巡林中,葛家鎮工作人員唐明操作遙控器,升起了一架多旋翼無人機。顯示無人機拍攝畫麵的手機屏幕上,大山深處的鬱鬱蔥蔥清晰可見。瀏陽林業(ye) 係統共配備無人機42架,實現無人機巡林全覆蓋,初步實現了“天上看、地上查、網上管”。

  以智能巡護為(wei) 基礎,長沙率先在全省建立了智慧林業(ye) 平台,融合林業(ye) 時空大數據庫、資源動態監管係統、林業(ye) 綜合執法係統、綜合態勢展示係統,形成“一庫、一平台、多應用”。

  將發展林下經濟作為(we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重要抓手

  瀏陽市沙市鎮白水村70歲的村民屈竹讚,生活一度很拮據。種了七八畝(mu) 油茶,不少忙活,一年就是1萬(wan) 多元的收入。去年,他的油茶果收入3萬(wan) 多元。“多虧(kui) 了合作社給我的油茶樹進行了改良!”屈竹讚說。

  屈竹讚是聚康油茶專(zhuan) 業(ye) 合作社的成員。這個(ge) 合作社有5000畝(mu) 油茶。當地林業(ye) 部門在白水村和毗鄰的友助村開展了油茶豐(feng) 產(chan) 改造項目,采用高接換冠、劣株換種方法,將原有茶樹品種全部改良,解決(jue) 了開花多掛果少問題,實現豐(feng) 產(chan) 高產(chan) 。“2021年長沙市油茶豐(feng) 產(chan) 林平均畝(mu) 產(chan) 500公斤油茶果,改良之前普遍就是100多公斤。”長沙市林業(ye) 局綠化處處長胡東(dong) 兵向記者介紹。

  油茶產(chan) 業(ye) 是長沙的林產(chan) 業(ye) 名片。瀏陽市鎮頭鎮種植了10萬(wan) 畝(mu) 連片油茶,這也是湖南省唯一一處集中連片達到10萬(wan) 畝(mu) 的油茶基地。在各級林長指導下,全鎮已完成2019年、2020年兩(liang) 期油茶豐(feng) 產(chan) 建設項目,共計完成油茶豐(feng) 產(chan) 林改造4.5萬(wan) 畝(mu) ,2021年豐(feng) 產(chan) 林戶均增收4000元以上。

  在一些林場,砍樹賣樹曾是主要收入來源。“現在,林場經濟來源變為(wei) ‘看樹’。”瀏陽湖國有林場場長劉俊傑說,“我們(men) 大力發展高附加值經濟林業(ye) ,為(wei) 國家儲(chu) 備大量用材林。”劉俊傑動員120多名職工栽種楠樹、紅櫸樹等。

  近年來,長沙大力發展林畜、林菌、林藥、林果、森林康養(yang) 等產(chan) 業(ye) ,將發展林下經濟作為(wei) 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重要抓手,全市林下經濟發展麵積達到200萬(wan) 畝(mu) ,年產(chan) 值100億(yi) 元以上。

  “林長製的推行,強化了地方黨(dang) 委政府的主體(ti) 責任和主導作用,調動政府各部門、社會(hui) 各界力量,真正形成生態文明建設的強大合力!”長沙市林業(ye) 局黨(dang) 組書(shu) 記、局長鄧陽鋒介紹。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02日 第 12 版)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