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幸福婁煩①】品種新 鄉賢聚 描繪振興新圖景

發布時間:2022-08-04 09:59: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時至盛夏,萬(wan) 物蔥鬱。

  漫山遍野的馬鈴薯莖稈挺拔、枝葉茂盛,有的已爭(zheng) 先恐後地開出白色的花朵,長勢喜人。

  “早就想謀地發展產(chan) 業(ye) ,一直沒有合適的。今年種了1000畝(mu) 馬鈴薯種薯,年內(nei) 預計生產(chan) 1500噸。”

  陽光下,大型農(nong) 機將黃土翻滾,太原市婁煩縣西西會(hui) 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董虎奎興(xing) 奮地說,“這幾天,合作社裏農(nong) 機全部到地裏進行培土了,預計可為(wei) 村集體(ti) 增加集體(ti) 經濟收益124萬(wan) 元。”

  今年以來,婁煩縣以爭(zheng) 當鄉(xiang) 村振興(xing) 排頭兵為(wei) 目標,以鄉(xiang) 村振興(xing) 四個(ge) 示範創建工程為(wei) 引領,按照“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xing) ”的工作總基調,守住基本、示範帶動、全麵推進、狠抓落實,切實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有效銜接工作取得實效。

  “我們(men) 婁煩有冷涼的氣候特點,繁育的種薯種性好。土層深厚,利於(yu) 生長。”董虎奎介紹。

  馬鈴薯俗稱山藥蛋,在婁煩有著悠久的種植曆史。作為(wei) 當地的傳(chuan) 統食材,時代賦予馬鈴薯不同的曆史角色,從(cong) 填飽肚子的“土豆豆”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金豆豆”,婁煩縣委、縣政府把馬鈴薯作為(wei) 全縣農(nong) 業(ye) 主導產(chan) 業(ye) 來抓,持續出台了一係列政策方案,以規模化、標準化生產(chan) 的模式引領全縣馬鈴薯產(chan) 業(ye) 。

  “以前我們(men) 就是種土豆,老百姓自己種,種植分散,最好也就是買(mai) 個(ge) 八九毛、一塊錢。今年的千畝(mu) 種薯示範基地,其中原種繁育示範300畝(mu) ,一級種薯旱作繁育700畝(mu) 。”

  據董虎奎介紹,婁煩馬鈴薯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注冊(ce) 商標、全國農(nong) 產(chan) 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認證產(chan) 品、全國綠色農(nong) 業(ye) 十佳蔬菜地標品牌,被列入國家名特新優(you) 產(chan) 品目錄。

  “耕種收的時間控製、田間管理的精細程度、技術標準的執行程度都是很關(guan) 鍵的因素,要做到精耕細作。”太原市農(nong) 業(ye) 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郭建軍(jun) 表示,要切實做成可圈可點的壯大村集體(ti) 經濟路徑之一。

  這邊傳(chuan) 統作物“升級提檔”,那頭新型作物“勢頭正勁”。

  “這個(ge) 豆角是剛引進的一個(ge) 新品種,種了100畝(mu) ,日產(chan) 量在1萬(wan) 斤左右,是青島市場最喜歡的一個(ge) 品種。”

  放眼望去,大棚裏豆角整齊排列,鬱鬱蔥蔥,長勢喜人,菜農(nong) 們(men) 在地裏忙著采摘、裝袋、轉運,幹勁十足。

  靜遊鎮西六度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慧峰介紹,棚裏不僅(jin) 種了豆角,還通過引入羊肚菌、優(you) 質西紅柿、網紋甜瓜等特色品種,再結合倒岔輪作方式,同樣的土地,所能產(chan) 生的價(jia) 值在這裏得到了飛速的增長。

  鄉(xiang) 村振興(xing) 不同於(yu) 傳(chuan) 統鄉(xiang) 村建設,需要新的觀念、技能、知識加持,青年一代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ou) 勢。

  “不僅(jin) 是本村,李慧峰還帶動了周邊兩(liang) 三個(ge) 村開展大棚種植。”靜遊鎮鎮長曹旭中介紹,去年換屆以來,靜遊鎮新一屆村“兩(liang) 委”班子中匯聚了大量優(you) 秀本土青年,在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號召下,大量返鄉(xiang) 青年選擇回鄉(xiang) 創業(ye) 發展。

  4月12日,靜遊鎮青年發展協會(hui) 創立,該協會(hui) 由靜遊鎮村“兩(liang) 委”中的青年幹部和靜遊鎮返鄉(xiang) 創業(ye) 青年組成,有成員31人,李慧峰擔任會(hui) 長。

  大到產(chan) 業(ye) 發展路徑、資源整合方向的探索,小到黑木耳近期市場價(jia) 格、直播帶貨信息分享、聖女果近期收購事宜......協會(hui) 一經成立就把社會(hui) 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裏,積極與(yu) 鎮裏的大小產(chan) 業(ye) 建立密切聯係,大家經常聚在一起“碰頭”開會(hui) 。

  在4月的一次“碰頭會(hui) ”上,“受疫情影響,大家對今年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感到迷茫”,李慧峰隨即召集會(hui) 員們(men) 研判產(chan) 業(ye) 發展事宜,在熱烈的討論中,大家最終在“搞大棚蔬菜種植吧”“農(nong) 戶們(men) 在觀望,我們(men) 必須先行先試、示範引領”“相關(guan) 技術指導必須同步到位”等意見上達成共識。

  第二天,協會(hui) 青年們(men) 開展了實地調研,隨後的幾天,大家積極利用政策幫扶資金,辦起了蔬菜大棚。今年,李慧峰的團隊在西六度村發展蔬菜大棚160畝(mu) ,預計年底村集體(ti) 經濟將突破100萬(wan) 元,牽頭盤活附近3個(ge) 村(新莊村、東(dong) 六度村、下靜遊村)閑置大棚273棟,預計為(wei) 三個(ge) 村集體(ti) 經濟各增收10萬(wan) 元,新莊村集體(ti) 經濟年底將突破50萬(wan) 元,將帶動周圍群眾(zhong) 增加務工收入280萬(wan) 左右。

  同時,該鎮引進複轉軍(jun) 人作為(wei) 產(chan) 業(ye) 帶頭人,通過校企合作等方式,引進中國食用菌協會(hui) 副會(hui) 長、山西農(nong) 業(ye) 大學食品科學院二級教授常明昌作為(wei) 技術專(zhuan) 家,利用縣統籌資金300萬(wan) 元和個(ge) 人投資,在步鬥村發展黑木耳種植,先行先試,目前已試種成功,種植60萬(wan) 袋,預計為(wei) 步鬥村村集體(ti) 經濟增收15萬(wan) 元,該村集體(ti) 經濟將突破50萬(wan) 元。

  婁煩縣通過實施“特”“優(you) ”戰略,夯實品牌基礎。目前已完成標準化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企業(ye) 認證5個(ge) 、農(nong) 產(chan) 品條碼認證30個(ge) ,力爭(zheng) 名特優(you) 新認證2個(ge) 。此外加大區域品牌和地理標誌品牌宣傳(chuan) 、創建、推廣使用、營銷力度,使“山水婁煩”和“婁煩山藥蛋”標誌得到廣泛使用。

  為(wei) 了進一步完善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獎補實施辦法,婁煩縣還對帶動脫貧戶的企業(ye) 、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ti) 進行獎補;圍繞“特”“優(you) ”精美農(nong) 副產(chan) 品種植加工,培育“產(chan) 品小而精、業(ye) 態精而美、布局聚而合”的“一村一品”示範村鎮,形成“一村帶多村連成片”的發展格局。

  “將聚焦‘四項重點’,縱深推進專(zhuan) 項行動,強化抓黨(dang) 建就是抓全局的理念,以黨(dang) 建引領促進基層治理能力有效提升,不斷激發基層治理活力。”

  婁煩縣委書(shu) 記李樹忠表示,下一步,婁煩將繼續配強鄉(xiang) 鎮班子,培優(you) 村級班子,推進“一支隊伍管執法”,努力打造過硬的基層幹部隊伍。完善機製,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ti) 式的網格治理新模式,完善農(nong) 村“三資”管理體(ti) 製機製,發展壯大集體(ti) 經濟。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