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異地派駐”黨支部:老典型發揮新作用

發布時間:2022-08-04 09:59:00來源: 山西日報

  離退休幹部流動黨(dang) 員的服務管理是離退休幹部黨(dang) 的建設工作亟須研究解決(jue) 的一大課題,也是《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離退休幹部黨(dang) 的建設工作的意見》(中辦發〔2022〕31號)中提出的5個(ge) “探索”之一。“異地派駐”黨(dang) 支部是我省在離退休幹部流動黨(dang) 員流出地、流入地黨(dang) 組織雙向共管方麵的有益探索,經曆20年的實踐檢驗,從(cong) 1個(ge) 黨(dang) 支部發展為(wei) 13個(ge) 黨(dang) 支部,從(cong) 最初服務管理45名老同誌增長到900多人,從(cong) 1個(ge) 縣推廣到9個(ge) 縣區,已成為(wei) 一條可推廣可複製的成功經驗。

  “異地建家”讓老同誌們(men) 有了歸屬感

  隨著經濟社會(hui) 和交通運輸的發展,離退休幹部的生活方式和養(yang) 老觀念也逐步發生轉變,異地居住、候鳥式養(yang) 老人群不斷增多,給離退休幹部服務管理和黨(dang) 建工作帶來了挑戰。  忻州市神池、偏關(guan) 、保德、岢嵐等“西八縣”地處偏僻、經濟落後,距忻州市區近的有100多公裏,遠的達到220多公裏。不少離退休幹部退休後,都到忻州市區居住。2002年,多位從(cong) 神池縣退休後居住在忻州市的老幹部,為(wei) 了組織生活和活動方便,自發向縣裏申請成立了駐忻黨(dang) 支部。成立之初共有老幹部45人,其中老黨(dang) 員23人,支部建在老幹部、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楊繼文的家裏,老同誌定期到老楊家參加黨(dang) 組織生活。2008年,在神池縣委、縣政府的關(guan) 心支持下,撥專(zhuan) 項經費租賃單元樓,正式掛上黨(dang) 組織的牌匾,成立了“老幹部之家”,大家格外珍惜這個(ge) 異地的“家”,從(cong) 最初的學習(xi) 內(nei) 容和活動形式單一,到如今支部學習(xi) 、主題黨(dang) 日、政治生日月月持之以恒,門球、舞蹈兩(liang) 支隊伍日日活動,他們(men) 群策群力、互幫互助,將支部生活開展得有聲有色。隨著神池縣退休人員駐忻人數增多,黨(dang) 組織由黨(dang) 小組發展為(wei) 黨(dang) 支部到現在黨(dang) 總支。目前黨(dang) 總支下設5個(ge) 支部,共有離退休幹部232人,其中老黨(dang) 員139人,離休幹部5人,副處以上老幹部14人。

  2019年,神池縣老幹部駐朔州黨(dang) 支部成立,44名長期居住在朔州市的老同誌也有了自己的“家”。大同市新榮區有數十名老同誌集中居住在大同市平城區雲(yun) 泉裏小區,兩(liang) 地距離近40公裏,2002年7月,新榮區在小區成立了雲(yun) 泉裏離退休幹部黨(dang) 支部,便於(yu) 老黨(dang) 員、老幹部就近學習(xi) 、活動。2012年6月,臨(lin) 縣縣委老幹部局黨(dang) 委考慮到居住在離石區的老幹部人數較多,為(wei) 老同誌就近學習(xi) 、就近活動創造條件,成立了臨(lin) 縣駐離石老幹部黨(dang) 支部,目前設立了兩(liang) 個(ge) 黨(dang) 支部,服務管理老幹部525人,其中老黨(dang) 員182人,老幹部343人。近年來,忻州市寧武、保德、偏關(guan) 、岢嵐,呂梁市臨(lin) 縣、方山,大同市雲(yun) 州、新榮等地陸續在市裏成立黨(dang) 支部,服務管理900多名異地居住的退休人員。

  “異地管家”讓老同誌們(men) 有了責任感

  我省“異地派駐”黨(dang) 支部都是在縣委、縣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的,由縣財政專(zhuan) 項經費配置硬件設施,租賃或購買(mai) 活動場所,配備學習(xi) 資料、活動器材,保障工作經費。神池、偏關(guan) 、寧武等縣財政專(zhuan) 門為(wei) 駐忻黨(dang) 支部購置了活動場所,讓這些老同誌有了穩定的“家”。這些黨(dang) 支部多為(wei) 功能型黨(dang) 支部,既是“黨(dang) 員之家”,也是“老幹部之家”,老同誌以互助式服務管理為(wei) 主,不僅(jin) 承擔著黨(dang) 組織的各項政治功能,也承擔著組織體(ti) 檢、走訪慰問、生病探望等黨(dang) 內(nei) 關(guan) 懷服務功能。

  “異地管家”讓各支部有了更強的責任心、更多的認同感、更大的凝聚力。

  ——堅持政治學習(xi) 是首要任務。各支部都能定期組織支部活動,堅持“三會(hui) 一課”等,組織引導黨(dang) 員和幹部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自覺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偏關(guan) 駐忻老幹部黨(dang) 支部始終堅持“三會(hui) 一課”製度,開展“兩(liang) 學一做”學習(xi) 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dang) 史學習(xi) 教育等,在思想和行動上自覺與(yu) 黨(dang) 中央保持一致。許多老黨(dang) 員堅持記讀書(shu) 筆記,學習(xi) 心得寫(xie) 了幾十萬(wan) 字。80多歲的退休幹部喬(qiao) 耀禮長期義(yi) 務擔任支部活動室管理員,堅持在活動室學習(xi) 閱讀報紙雜誌,將所學知識編成快板給大家表演。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喬(qiao) 耀禮編寫(xie) 了480字《公眾(zhong) 防疫順口溜》,自費打印出來,走進廣場、走上街頭向群眾(zhong) 發放。2020年7月1日,82歲的喬(qiao) 老終於(yu) 在黨(dang) 支部幫助下圓了入黨(dang) 夢。大同市新榮區雲(yun) 泉裏離退休幹部黨(dang) 支部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中,將每周二固定為(wei) 黨(dang) 員學習(xi) 日,組織支部成員開展學習(xi) 討論交流活動,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對因身體(ti) 原因不能參加組織活動的老黨(dang) 員實行送學送講上門,確保離退休幹部黨(dang) 員學習(xi) 教育全覆蓋。

  ——嚴(yan) 格服務管理是基礎保障。“管好家”既是責任又是義(yi) 務。偏關(guan) 縣老幹部駐忻黨(dang) 支部堅持“七一”、春節等重大節日慰問老幹部,堅持探望生病住院老幹部,離退休幹部去世後看望家屬,幫助處理後事。“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要忘記入黨(dang) 誓詞;要維護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不要地方主義(yi) 作風;要堅持堅定的政治立場,不要偏聽偏信、隨大流;要保持飽滿的革命鬥誌,不要人退意誌退;要堅持與(yu) 時俱進,不要因循守舊;要堅持公道正派,不要陽奉陰違;要保持高風亮節,不要晚節不保;要勇於(yu) 抵製網絡上各種不良內(nei) 容,不要信謠、傳(chuan) 謠;要勇於(yu) 自我批評,不斷提高政治覺悟,不要手電筒照人不照己……”這“十要十不要”的規定是寧武駐忻黨(dang) 總支為(wei) 規範離退休老幹部言行製定的剛性指標。多年來他們(men) 堅持黨(dang) 小組生活會(hui) ,要求每個(ge) 黨(dang) 員對照“十要十不要”檢視自己,及時糾正錯誤,不斷完善自我。針對網絡傳(chuan) 播內(nei) 容的良莠不齊,該黨(dang) 總支專(zhuan) 門組織多次研討會(hui) ,讓大家分析形勢,辨別是非,統一認識。臨(lin) 縣、方山縣駐離石區老幹部黨(dang) 支部還承擔著每年組織重大節日走訪慰問、組織體(ti) 檢等任務,幫助縣委老幹部局服務管理異地居住的老幹部。

  ——特色文體(ti) 活動增強支部凝聚力。神池駐忻老幹部黨(dang) 總支的門球和舞蹈隊伍,已成為(wei) 支部的活動主力,他們(men) 堅持活動,積極參加比賽。舞蹈隊從(cong) 10餘(yu) 人發展到100多人,長期在忻州市日月廣場活動。方山駐離石老幹部黨(dang) 支部組織老黨(dang) 員開展唱革命歌曲、講紅色革命故事等活動,臨(lin) 縣駐離石老幹部黨(dang) 支部發揮人數多的優(you) 勢,經常組織歌詠比賽、誦讀比賽、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開展誌願活動等,支部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得到老同誌的一致認可。寧武駐忻老幹部黨(dang) 總支組成了門球隊、健身體(ti) 操隊、老大媽舞蹈隊、文藝宣傳(chuan) 隊等,平時堅持訓練、排練,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和演出。文藝宣傳(chuan) 隊、合唱隊堅持自編自演,宣傳(chuan) 地方人文景觀、風土人情,歌頌黨(dang) 的方針政策,每年都到忻府區社區、鄉(xiang) 鎮廣場等地表演。此外,黨(dang) 總支還不定期組織門球、歌詠、交誼舞、撲克、象棋、軍(jun) 棋、跳棋、書(shu) 法、繪畫、剪紙等比賽,發動老同誌人人參與(yu) ,豐(feng) 富他們(men) 的晚年精神生活。

  ——引導發揮作用是支部“名片”。大同市雲(yun) 州區駐平城區一、二支部結合支部實際情況和老同誌的優(you) 勢特長,組建了一支20人的雲(yun) 州老幹部消費助農(nong) 服務隊,精選雲(yun) 州特優(you) 產(chan) 品,主推雲(yun) 州好糧進家庭、進學校、進社區。新榮區雲(yun) 泉裏離退休黨(dang) 支部根據老幹部實際情況,倡導以黨(dang) 建凝聚隊伍、引領活動,以活動助推作用發揮、實現自身價(jia) 值。老幹部“政策理論宣講團”成員徐亮、馮(feng) 有財等人多次深入新榮區小學對師生開展愛國主義(yi) 宣講;老幹部“銀發支農(nong) 隊”多次到安樂(le) 莊、沙河堡等農(nong) 村幫助殘疾人耕種、秋收;由李源一行5人組成的“老幹部醫療隊”,深入花園屯鄉(xiang) 薑莊、侯家堡村免費義(yi) 診,發放4000餘(yu) 元的藥品。偏關(guan) 駐忻老幹部黨(dang) 支部積極為(wei) 縣域經濟發展出謀劃策,爭(zheng) 當推介家鄉(xiang) 的宣傳(chuan) 員、招商引資的聯絡員、聯係群眾(zhong) 的服務員,盡心盡力造福家鄉(xiang) 、回報桑梓;熱心服務駐地部隊和群眾(zhong) ,先後為(wei) 忻州市福利院兒(er) 童捐贈學步車20輛,為(wei) 忻州市軍(jun) 分區官兵贈送手工鞋墊50雙,帶動社區群眾(zhong) 組建了玫瑰苑健身隊,多次參加“七一”“五一”等重大節日演出。

  20年來,“異地派駐”黨(dang) 支部不斷煥發著生機與(yu) 活力,為(wei) 管理服務流動老黨(dang) 員和老幹部進行了積極探索,增強了離退休幹部黨(dang) 組織的有形覆蓋和有效覆蓋,成為(wei) 越來越多的老同誌在異地他鄉(xiang) 的“家”和“主心骨”。(晉老宣)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