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新寬:我們手裏的水槍,就是保衛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鋼槍
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區翔宇消防救援站站長助理、二級消防長陳新寬,看上去又瘦又黑,顯得比實際要年長些,他其實是個(ge) “80後”。這些年來,從(cong) 火災到抗洪,從(cong) 車禍到地震,他一直堅守在救援一線,累計參與(yu) 滅火救援、抗洪搶險行動近萬(wan) 次,救出受困遇險群眾(zhong) 數千人。
“他衝(chong) 鋒陷陣、不畏艱險,用實際行動守護人民安寧,是舍生忘死的消防救援尖兵;他勇於(yu) 擔當、愛崗敬業(ye) ,充分展示了轉業(ye) 不轉誌、退役不褪色的優(you) 秀品質和良好精神風貌。”近日,陳新寬又被授予江蘇“最美退役軍(jun) 人”稱號。
“不論事大事小,隻要人民群眾(zhong) 有需要”
“叮叮叮叮……”6月13日早晨7點左右,淮安區翔宇消防救援站內(nei) ,正在檢查維護器材的陳新寬忽然聽到一陣警鈴聲響。任務來了:淮安外國語學校附近,一名兒(er) 童的腳被卡在了電動車後輪裏。他和5名同事登上搶險救援車當即趕往現場。
“我打完‘119’六七分鍾他們(men) 就到了,十分鍾左右孩子的腳就取出來了。”孩子的媽媽席敏敏感激不盡。在陳新寬看來,“這樣的事情每年都會(hui) 發生兩(liang) 三百起,但不論事大事小,隻要人民群眾(zhong) 有需要,隻要他們(men) 撥打了‘119’,我們(men) 肯定會(hui) 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這並非一句口號,而是陳新寬25年來的真實寫(xie) 照。
2005年3月29日,京滬高速公路淮安段特大氯氣泄漏事故發生後,陳新寬第一時間到達現場。劇毒的氯氣彌漫開來,戴著防護裝備的他奔襲兩(liang) 裏多地,將一名中毒的小女孩背出危險區,後又回到事故車輛旁,與(yu) 專(zhuan) 家一起承擔氯氣罐堵漏任務,直至最後一個(ge) 撤出現場。
2008年“5·12”汶川地震發生後,陳新寬奔赴受災嚴(yan) 重的北川,在沒有大型機械、隻能靠手摳鍬刨的情況下,與(yu) 戰友一道用了60多個(ge) 小時救出一名羌族姑娘。
地震中還有一位16歲的男孩,腳踝被壓在牆體(ti) 之下,醫生建議先截肢後救援,陳新寬拒絕了。為(wei) 了分散男孩的注意力,陳新寬和戰友們(men) 一邊刨,一邊跟他聊天,問他叫什麽(me) 名字、家在哪裏等,男孩一一回答,還說,“等我出去了,請你們(men) 去北川最好的大酒店吃飯。”就這樣,經曆了兩(liang) 天兩(liang) 夜,他們(men) 硬是從(cong) 6層樓的縫隙中倒掛著往下,把男孩刨了出來。
除此之外,2018年山東(dong) 壽光抗洪救災、2019年“3·21”江蘇響水特大爆炸事故、2021年河南抗洪搶險……這些大多數人隻能在新聞報道裏看見的災難,陳新寬卻是親(qin) 曆者和救援者。
“是群眾(zhong) 的認可和家人的支持,讓我堅持至今”
“我從(cong) 小就覺得軍(jun) 人最帥,特別是1997年在電視上看到中國人民解放軍(jun) 進駐香港的時候,那個(ge) 場麵非常震撼,我就立誌成為(wei) 一名軍(jun) 人。”於(yu) 是,當年12月,陳新寬在老家河南信陽報名參軍(jun) ,來到江蘇淮安成了一名消防戰士。
原本夢想手握鋼槍保家衛國,結果來到武警消防部隊後“每天跟水槍打交道”,陳新寬起初有些心理落差,但該有的訓練、該做的任務,每次都認認真真做好。在淮安區消防救援大隊黨(dang) 委書(shu) 記、政治指導員萬(wan) 開鬆眼裏,直到今天,陳新寬的自製力非常強,“無論白天工作多累,每天晚上最少加練跑步5公裏,有時候10公裏。”
雖然工作艱苦,但總有溫暖的瞬間讓陳新寬感動。他記得,工作第三年冬天的一個(ge) 夜晚,中隊所在轄區的一家廠房發生了火災,他和戰友們(men) 在廠房旁一戶居民家的二層小平台上,連夜設置水槍陣地來堵截火勢,天亮時才結束。“那時候我們(men) 又冷又餓,忽然聽到後邊有聲音,轉頭一看,是一位老奶奶拿了熱水和包子給我們(men) ,當時心裏就覺得暖暖的,很感動。”
後來,在江蘇阜寧發生風雹災害後的廢墟上,群眾(zhong) 趕到駐地送上手寫(xie) 的感謝信;在山東(dong) 壽光抗洪救災任務完成後,百姓們(men) 自發在夜色中為(wei) 消防員們(men) 送別……這些都一一印在陳新寬的記憶裏。“是群眾(zhong) 的認可和家人的支持,讓我堅持至今。我也深切意識到,我們(men) 手裏的水槍,就是保衛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的鋼槍。”他說。
參加了數次重大搶險救援任務的陳新寬,在現場留下了一張張“工作照”,卻缺席了與(yu) 妻子的婚紗照。“相知相戀到結婚的15年來,我們(men) 倆(lia) 之前唯一的合照,就是結婚證上的照片。”妻子王玉勤說。
今年5月19日,陳新寬和妻子的遺憾終於(yu) 得以彌補——消防站的同事們(men) 共同策劃,為(wei) 他們(men) 補拍了一組火焰藍主題的婚紗照。
“訓練時快一秒,救援現場就多一秒挽救生命的時間”
“陳班長教學非常細致,他常給我們(men) 親(qin) 身示範,還手把手地教我們(men) 。”蔣建明是“陳新寬勞模創新工作室”的一名消防員,今年夏天,在近40度高溫的天氣下,他們(men) 每次訓練都穿著三四公斤重的個(ge) 人防護裝備,“加入工作室之後,自己的體(ti) 能、裝備認知度和操作熟練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陳新寬勞模創新工作室”成立於(yu) 2021年6月。2018年,武警消防部隊轉製,工作任務也從(cong) 過去單純的滅火救援,向“全災種、大應急”轉變,除了滅火器材裝備,搶險救援器材裝備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為(wei) 了適應消防救援專(zhuan) 業(ye) 化要求,陳新寬主動參加專(zhuan) 業(ye) 培訓後,向年輕隊員開展“傳(chuan) 幫帶”。為(wei) 此,淮安區消防救援站設立了“陳新寬班”。
陳新寬作為(wei) 班長,經常要負責隊員所有訓練項目的整體(ti) 協調和技術指導,要求每位隊員在24小時值守中保持狀態。蔣建明透露,訓練的時候,陳新寬對隊員要求非常嚴(yan) 格,對自己更嚴(yan) 格,“他經常跟我們(men) 年輕隊員比賽,隻要有一點比不過我們(men) ,他就自己加訓。”
“我們(men) 一般是白天熟悉場地進行訓練,晚上在宿舍休息。”萬(wan) 開鬆指導員還記得,2016年在蘇州參加競賽時,一天夜裏,他忽然接到一個(ge) 電話,要求隊員們(men) 抓緊回去休息,不要再訓練。“我急忙趕到訓練場,就看到陳新寬同誌打著手電,正帶著幾名隊員在磨合訓練,他們(men) 身上的戰鬥服都被水槍衝(chong) 得濕透了。”
“訓練時候快一秒,在救援現場就多一秒挽救生命的時間,盡最大可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chan) 安全。”陳新寬這句口頭禪,淮安區消防救援大隊的隊員們(men) 耳熟能詳。
談起感悟的由來,陳新寬說,剛參加工作時他所在的中隊消防車輛少,到現場救援的機會(hui) 要靠搶。陳新寬“搶”了好幾次,仍然沒能登上消防車。為(wei) 此,他比別人更刻苦,日日加練5到10公裏、加快穿衣下樓速度,甚至在睡覺時也穿著衣服,就是為(wei) 了在警情來時能捷足先登。
實至而榮歸。25年來,陳新寬榮立個(ge) 人二等功5次、個(ge) 人三等功9次,榮獲“江蘇省先進工作者”“江蘇省道德模範”“公安消防部隊抗震救災先進個(ge) 人”“全國應急管理係統先進工作者”等稱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