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拆除違建還原院落本色 居民共商改造方案

發布時間:2022-08-05 14:10:00來源: 北京日報

 

  走進西城區東(dong) 中胡同22號院,滿目蔥蘢的綠意送來清涼。這個(ge) 400多平方米的院子裏住著4戶人家。院子裏,老樹邊上依著花架,綠植掩映,小貓一躍,上了屋瓦。傍晚時分,胡同居民王彩莉和老街坊們(men) 閑坐一旁,聊天嘮嗑,享受閑暇時光。

  很難想象,兩(liang) 個(ge) 多月前,這裏還像大雜院一樣,雜物堆積、小棚林立,尤其一到夏天,旱廁發潮,排水不暢,還有異味,如廁問題成了居民特別頭疼的事兒(er) 。

  改變,源於(yu) 西城區2022年首批“最美院落”試點。今年,為(wei) 助力破解城市管理難題,促進文明城區創建,西城區通過打造胡同“最美院落”,以點帶麵形成示範效應,持續推進全區院落的整理改造提升工作,帶動全區背街小巷環境整治提升進一步走向精細化。

  不遠處的東(dong) 中胡同31號院也是試點院落之一。如今,改造後的庭院寬敞靜謐,綠意點綴其間,和美雅致、盡顯古韻。“近幾年,我們(men) 背街小巷的環境有了很大提升,‘麵子’裝扮好了,‘裏子’更得夯實。”西長安街街道西交民巷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譚道亮介紹,和以往院落改造中的“一院一策”相比,此次改造主要通過居民共商、共同決(jue) 定院落公共空間改造方案的方式,加強居民的參與(yu) 度。

  想要變“最美”,首先要拆違。譚道亮以22號院和31號院舉(ju) 例,之前院裏的公共空間被嚴(yan) 重擠占,搭建了小煤棚、儲(chu) 物棚、雜物棚,“最多的時候,工作人員從(cong) 22號院一天清理出60車的違建垃圾。整個(ge) 街道拆除違法建設107處、200多平方米。”

  院子裏的老樹如何保護、線路怎麽(me) 走、屋頂漏雨問題怎麽(me) 解決(jue) ……街道、社區和西城的責任規劃師團隊也入戶走訪,廣泛征求百姓意見,為(wei) “最美院落”的打造提供最佳規劃方案。

  “咱們(men) 院裏的香椿樹挺不錯的,能不能再多弄些爬藤植物?”“夏天如廁真是大麻煩,上廁所的問題可以優(you) 先解決(jue) 嗎?”在居民們(men) 的建議下,31號院裏的3棵古樹圍上了竹架,大家正琢磨著添置些花草。新改造好的戶廁幹淨衛生,坐便器前還鋪上了腳墊,把手觸手可及,整個(ge) 廁所恒溫可達20攝氏度左右。有的居民覺得家裏儲(chu) 物空間不夠,街道利用院落裏違建拆除的空間,布置上了十餘(yu) 組鐵皮櫃,閑置不用的東(dong) 西有地兒(er) 放了。院內(nei) 還同步進行了地麵牆麵修繕、防水防潮處理、照明係統更新等多項改造。

  看著院落環境變美變好,居民們(men) 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譚道亮說,街道還製定了院落文明公約,打造了“小院議事廳”,居民輪流值班維護廁所衛生、管理院落公共設施、宣傳(chuan) 文明行為(wei) ,主動為(wei) 自家的共有院落出謀劃策。下一步還將打造“小院故事會(hui) ”,邀請老人講講小院曆史、古建講究,把胡同文化傳(chuan) 承下去。

  “我們(men) 希望以打造‘最美院落’為(wei) 契機,解決(jue) 胡同居民最需要解決(jue) 的問題,以‘一院一策’‘小院議事廳’等形式,營造整潔和諧、安全幸福的生活空間,凝聚起共建文明和諧家園的合力,讓文明新風真正融入百姓生活。”西城區城市管理委“最美院落”評選負責人王濤介紹,目前,全區共申報最美院落42個(ge) ,最終將通過實地走訪勘察,評選出5個(ge) 院落成為(wei) 西城區第一批“最美院落”。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