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試水多個品類地理標誌保險:勝訴敗訴均能獲賠付

發布時間:2022-08-08 16:40:00來源: 新華日報

  近日,全國首單工藝品類地理標誌保險落地宜興(xing) 。記者梳理發現,江蘇在知識產(chan) 權保護方麵已試水多個(ge) 品類地理標誌保險: “東(dong) 台西瓜”投保全國首單地理標誌被侵權損失保險;“鎮江金山翠芽”簽約全國茶葉類首單地理標誌保險;“陽山水蜜桃”獲得全國首例地理標誌保險理賠;宜興(xing) “楊巷大米”投保長三角地區第一單糧食作物類地標險……

  網絡打假難,

  地理標誌保險應運而生

  “近幾年,一批假冒鎮江金山翠芽茶葉在市場上出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正品茶葉的口碑。”鎮江金山翠芽茶業(ye) 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曉宏告訴記者,侵權主要表現為(wei) 注冊(ce) 與(yu) 金山翠芽相似或近似的商標,印刷假冒金山翠芽的外包裝盒,灌裝次品茶葉,在網絡上銷售。對茶農(nong) 來說,取證難、法律訴訟成本高,維權難度很大。

  享譽全國的陽山水蜜桃,麵臨(lin) 同樣的維權困境。無錫市惠山區陽山水蜜桃桃農(nong) 協會(hui) 法律顧問、江蘇崇寧律師事務所律師嚴(yan) 星陽說,網絡打假涉及到跨省調查取證,維權周期長、成本高、難度大,加上陽山水蜜桃的銷售周期隻有2—3個(ge) 月,有時取完證,侵權網店已換了馬甲跑路了。“不少侵權者的工商登記地址與(yu) 實際生產(chan) 地址不一致,往往藏在比較隱蔽的地方,光是找到侵權人都很費功夫,最後即使贏了官司,桃農(nong) 協會(hui) 反而倒貼錢。”

  網絡侵權給地理標誌品牌保護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一份地理標誌保護“名單”已不能解決(jue) 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地理標誌保險應運而生,通過“知識產(chan) 權+金融”新模式,進一步破解地理標誌保護難、維權成本高等問題。

  “目前,全省共有492件地理標誌,跟農(nong) 產(chan) 品相關(guan) 的占90%以上,年產(chan) 值在2000億(yi) 元以上。”省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服務處副處長朱煜介紹,截至2022年上半年,全省共有12個(ge) 地理標誌產(chan) 品投保了地理標誌保險,投保共計21單,投保金額2143.15萬(wan) 元。

  投保有補貼,

  勝訴敗訴均能獲賠付

  “我們(men) 投保還有政府補貼,能更加放心維權,大家也更有信心進一步做大做強金山翠芽這張‘地方名片’。”陳曉宏說。

  據了解,省知識產(chan) 權局與(yu) 人保財險在全國較早建立了戰略合作關(guan) 係,持續支持人保財險圍繞知識產(chan) 權加強產(chan) 品創新、服務創新。針對地理標誌保險,省知識產(chan) 權局加大宣傳(chuan) 推廣力度,支持各地對於(yu) 參保企業(ye) 給予一定比例的補貼。

  2020年6月,陽山水蜜桃桃農(nong) 協會(hui) 在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支持下,花費1.04萬(wan) 元向無錫人保財險投保“地理標誌被侵權損失保險”,獲得總金額30萬(wan) 元的保險保障,保障內(nei) 容涵蓋桃農(nong) 協會(hui) 為(wei) 維護“陽山水蜜桃”品牌而產(chan) 生的法律費用、調查費用,以及廣大授權企業(ye) 及個(ge) 人因侵權而遭受的直接經濟損失。實際保費支出後,桃農(nong) 協會(hui) 獲得了50%的保費補貼。

  有了地理標誌保險作為(wei) 後盾,維權的費用支出有了保障,桃農(nong) 維權的底氣足了。2020年,陽山水蜜桃桃農(nong) 協會(hui) 委托律師團隊,聯合無錫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chan) 權局)累計起訴9起涉陽山水蜜桃的侵權案。當年12月,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對其中一起案件宣判,桃農(nong) 協會(hui) 獲賠12萬(wan) 元。2021年3月,陽山水蜜桃桃農(nong) 協會(hui) 從(cong) 人保財險無錫分公司拿到3.2萬(wan) 餘(yu) 元理賠款。“不管是勝訴還是敗訴,隻要在保險責任範圍內(nei) ,保險公司都會(hui) 賠付。”人保財險無錫分公司政府項目業(ye) 務部陳於(yu) 思介紹,當年保險公司一共理賠了2筆共計6.5萬(wan) 元,均為(wei) 維權產(chan) 生的法律成本。

  仍在探索中,

  期待更精準的保險服務

  “多個(ge) 品類地理標誌保險首單落地江蘇,說明我省地理標誌維權意識進一步提升,農(nong) 戶主動維權的積極性不斷提升。”省知識產(chan) 權局產(chan) 業(ye) 促進處副處長薑有玉說,同樣也說明,地理標誌保險日益被市場所接受,保險產(chan) 品標準化程度高、普適性強,能夠較好地複製推廣。

  地標險在推進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難題。無錫市知識產(chan) 權局知識產(chan) 權服務處處長吳琪告訴記者,目前出現有的地標產(chan) 品曾經投保而不再續保。他認為(wei) ,主要原因是地標產(chan) 品協會(hui) 與(yu) 保險公司在保費問題上不能達成一致,部分協會(hui) 的維權意識也有待進一步提升。“還有的地標產(chan) 品難以模仿,被侵權的情況比較少,投保的需求比較低。”

  另外,舉(ju) 證難的問題在理賠中也存在。“比如陽山水蜜桃一年的賠償(chang) 限額為(wei) 30萬(wan) 元,其中法律費用賠償(chang) 總額不能超過6.5萬(wan) 元。如果協會(hui) 不能給出明確的直接的經濟損失證據,保險公司也無法理賠。”嚴(yan) 星陽說,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協會(hui) 投保的顧慮。

  麵對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朱煜表示,省知識產(chan) 權局將支持指導保險公司提供更精準的定製服務,並結合不同地理標誌產(chan) 品特性,加強保險產(chan) 品創新,不斷放大地理標誌保險的支農(nong) 惠農(nong) 效應,為(wei) 實現鄉(xiang) 村振興(xing) 作出積極貢獻。此外,發揮地方維權援助機構作用,組織專(zhuan) 業(ye) 化維權援助隊伍,幫助地理標誌科學合理維權。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