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在發展中保護 在保護中發展(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成效)

發布時間:2022-08-12 15:11: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經濟發展不應是對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竭澤而漁,生態環境保護也不應是舍棄經濟發展的緣木求魚,而是要堅持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實現經濟社會(hui) 發展與(yu) 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

  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重大戰略實施中生態環境保護要求落實情況,是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緊盯的重點之一。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統籌經濟發展與(yu) 生態環境保護,在長江經濟帶相關(guan) 省份,圍繞“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要求開展督察,在黃河流域相關(guan) 省份,圍繞水資源短缺突出問題開展督察,推動各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努力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社會(hui) 效益多贏。

  打造綠色生態濱江岸線

  “十裏造船帶”變身“十裏風光帶”,是盧孝華的直觀感受。盧孝華家住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橋林街道周營村,離長江隻有數百米。白天到江邊看風景,晚上去江邊跳廣場舞,已成為(wei) 她的生活習(xi) 慣。浩浩蕩蕩的長江水以及綠地、花海,讓她感到愜意舒心。

  但在2016年以前,這裏還是另一番景象——“濱江不見江,近水不親(qin) 水”。

  橋林街道水務站站長詹純龍介紹,長江岸線浦口段橋林一帶岸線平緩,從(cong) 2003年開始,逐漸聚集起近50家大小船廠,成為(wei) 遠近聞名的“十裏造船帶”,江邊被船廠和吊機占據,機器轟鳴。附近居民出行時常常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

  轉變出現在2016年。那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進駐江蘇省,在反饋督察意見時明確指出:“要加強環境風險防控,推進長江、太湖、通榆河等重點流域生態修複和環境治理”;2018年,督察組向江蘇省反饋“回頭看”及專(zhuan) 項督察意見時進一步提出:“強化長江大保護,全麵控源截汙,清理整治違規占用岸線問題”。

  擁有18.9公裏長江岸線的橋林街道,按照“沿江非法碼頭整治”“江豚保護區整治”“長江岸線專(zhuan) 項整治”三個(ge) 階段,逐步推進整治工作。

  詹純龍說,2018年開始實施“長江岸線專(zhuan) 項整治”,“我們(men) 成立了工作專(zhuan) 班,白天到船廠一家一家宣傳(chuan) 政策、懇談協商、指揮拆除,晚上研究製定工作方案。”曆時兩(liang) 年,“十裏造船帶”退出曆史舞台。

  經過整治,橋林段長江岸線複綠麵積達170萬(wan) 平方米。

  在南京,退出曆史舞台的不止“十裏造船帶”。沿江而下,長江江寧段建成綠色親(qin) 水濱江公園,魚嘴濕地公園成為(wei) 網紅打卡地,雨花台區梅山9號路片區重現江畔明珠勝景……

  對標督察要求,南京深入開展岸線清理整治和規範提升工作。2016年以來,全市累計退出生產(chan) 岸線37.6公裏,完成226個(ge) 幹流岸線清理項目,中心城區生產(chan) 岸線全部退出。

  新濟洲原本是一座“江中荒島”。2018年以來,南京推進長江岸線整治和水岸生態修複,在新濟洲及對岸19公裏江堤累計建成近1萬(wan) 畝(mu) “濱江秀林”。目前,洲島水體(ti) 質量穩定在Ⅱ類以上。

  “南京嚴(yan) 格壓實責任,主動作為(wei) 、靠前行動,探索‘整體(ti) 性、原生態、係統化’濕地保護新路徑。變新濟洲這座‘江中荒島’為(wei) ‘生態寶庫’,就是一個(ge) 生動例子。”南京市生態環境局局長李文青說。

  12條入海河流全部消除劣五類水質

  天津市西青區王穩莊鎮鎮長、鎮級河長楊洋下班後,專(zhuan) 門來到獨流減河河堤路上。“我管著這段河道,隔幾天就得走個(ge) 來回。獨流減河出了王穩莊,沒多遠就流入渤海了,水質問題一點兒(er) 也不能馬虎。”

  天津因河而立,因海而興(xing) 。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由於(yu) 汙染嚴(yan) 重加之岸線以泥灘為(wei) 主,天津隻有“臨(lin) 海”之名,卻無“親(qin) 海”之實。在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中,天津壓力很大。2017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直指症結,指出“天津市河道生態流量嚴(yan) 重不足,活水少、汙水多”“水環境形勢不容樂(le) 觀”等問題。

  天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把不折不扣做好督察整改,打好碧水保衛戰、實現入海河流消劣作為(wei) 重大政治任務,持續壓茬推進,深化“控源、治汙、擴容、嚴(yan) 管”四大措施,累計完成工程項目6700餘(yu) 個(ge) 。天津市用3年時間對全市汙水處理廠實施提標改造,每年約10億(yi) 噸城鎮汙水由劣Ⅴ類轉變為(wei) Ⅳ類或Ⅴ類。

  12條入海河流中,治理難度最大的就是獨流減河。在督察推動下,天津市為(wei) 獨流減河量身定製治理方案,包括治理城鎮汙水、改造工業(ye) 集聚區汙水處理設施、實施沿岸生態修複工程等。

  經過大力治理,獨流減河水環境持續改善,萬(wan) 家碼頭國控斷麵達到Ⅳ類標準。2017年天津市12條入海河流水質全部為(wei) 劣Ⅴ類,到2021年已總體(ti) 達到Ⅳ類標準,全市水環境質量發生質的轉變。2021年,天津海河(河北區段)入選生態環境部第一批美麗(li) 河湖提名案例。

  “全部消劣隻是起點,更重要的是做好下半篇文章。”天津市生態環境局黨(dang) 組成員、總工程師孫韌表示,下一階段,天津將堅持以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為(wei) 核心,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打好入海河流水質提升攻堅戰,推動重點河湖實現“有河有水、有魚有草、人水和諧”。

  確保鳥類繁衍棲息不受人為(wei) 活動幹擾

  山東(dong)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伴隨著聲聲脆鳴,一行水鳥振翅高飛,翱翔藍天。

  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於(yu) 1992年經國務院批準建立,是以黃河口新生濕地生態係統和珍稀瀕危鳥類為(wei) 主要保護對象的自然保護區,嗬護著我國暖溫帶最廣闊、最完整、最年輕的濕地生態係統。

  2017年,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指出,黃河三角洲自然保護區存在保護區被侵占、遊客違規進入緩衝(chong) 區等問題。保護區管委會(hui) 直麵問題、立行立改,推進生態環境綜合整治。

  “‘遊客違規進入保護區緩衝(chong) 區’問題被指出後,保護區堅決(jue) 關(guan) 停了‘觀鳥秘境’旅遊項目。同時,關(guan) 閉了觀鳥網上預約通道,拆除相關(guan) 標識牌、廣告牌,增設生態保護宣傳(chuan) 牌。”保護區管委會(hui) 副主任古金魁介紹,保護區還對道路出入口、鳥類分布區等關(guan) 鍵位置實行24小時全麵監控,確保鳥類繁衍棲息不受人為(wei) 活動幹擾。

  在黃河三角洲生態監測中心,保護區管委會(hui) 高級工程師趙亞(ya) 傑通過大屏幕實時觀察著鳥類。監控畫麵中,東(dong) 方白鸛等鳥類的一舉(ju) 一動都一目了然。為(wei) 了減少人類活動對鳥類的幹擾,保護區加強智慧監管,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手段,借助“天空地一體(ti) 化”監測網絡,打造全方位監管體(ti) 係。

  “我們(men) 不斷強化督導調度,采取清單督戰、暗查督戰等方式,有力推動保護區問題整治。”古金魁說,此前督察指出的1391個(ge) 問題點位,已於(yu) 2020年11月完成整改銷號。

  近年來,保護區退耕還濕、退養(yang) 還灘7.25萬(wan) 畝(mu) ,修複鹽地堿蓬、海草床4.7萬(wan) 畝(mu) ,生態補水4.52億(yi) 立方米,取得了“一次修複、自然演替、長期穩定”的良好濕地修複效果。2017年以來,保護區濕地麵積增長了188平方千米,原先的光板地、鹽堿灘,變成了水草豐(feng) 茂、生物多樣性豐(feng) 富的大美濕地。

  據統計,在黃河三角洲,鳥類已由保護區建立之初的187種,增至現在的371種。這裏已經成為(wei) 東(dong) 方白鸛全球最大繁殖地、黑嘴鷗全球第二大繁殖地,每年經這裏遷徙過往的鳥類超600萬(wan) 隻。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2日 01 版)
(責編: 李文治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