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穩字當頭 穩中求進·堅定做好自己的事)
今年以來,百年變局交織世紀疫情,超預期因素衝(chong) 擊陡然增加,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保民生麵臨(lin) 新挑戰。
“不論遇到什麽(me) 困難,我們(men) 都要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指出:“要高效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工作,堅決(jue) 克服目前經濟發展麵臨(lin) 的一些困難,做好就業(ye) 、社會(hui) 保障、貧困群眾(zhong) 幫扶等方麵的工作,做好維護社會(hui) 穩定各項工作,保持人心穩定,保持社會(hui) 大局穩定。”
中國經濟“半年報”顯示,高質量發展民生底色更足:上半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ye) 654萬(wan) 人,完成全年目標任務的59%;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463元,實際增長3%;居民消費價(jia) 格(CPI)同比上漲1.7%,低於(yu) 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這是來之不易的民生答卷。
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隻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7月2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hui) 議強調,要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要著力保障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做好高校畢業(ye) 生等重點群體(ti) 就業(ye) 工作。
不折不扣貫徹落實黨(dang) 中央決(jue) 策部署,各地區各部門踔厲奮發、迎難而上,堅定做好自己的事,紮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讓人民群眾(zhong) 奔著更好的日子去。
穩崗位擴就業(ye) ,夯實民生之本
“我對一個(ge) 科研助理崗位很有意向,經曆多輪筆試、麵試,7月份簽署了入職協議。”福建農(nong) 林大學應屆畢業(ye) 生黃彩翔說,求職過程中,學校幫忙推薦了多個(ge) 崗位,幫助很大。
就業(ye) 是最大的民生。今年,需要在城鎮就業(ye) 的新增勞動力保持高位,其中高校畢業(ye) 生1076萬(wan) 人,為(wei) 曆年最高。受疫情等超預期因素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各地區各部門全力以赴穩就業(ye) 保就業(ye) 。
推出社保降費率、緩繳費政策,僅(jin) 降低失業(ye) 、工傷(shang) 保險費率一項就為(wei) 企業(ye) 減負超800億(yi) 元;高標準實施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政策,1至6月共向584萬(wan) 戶企業(ye) 發放穩崗資金331億(yi) 元……一係列穩崗位政策實施見效,助力企業(ye) 渡難關(guan) 穩就業(ye) 。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上半年我國就業(ye) 形勢保持總體(ti) 穩定。”人社部就業(ye) 促進司司長張瑩說,特別是城鄉(xiang) 困難人員就業(ye) 穩中有增,1至6月就業(ye) 困難人員就業(ye) 85萬(wan) 人,失業(ye) 人員實現再就業(ye) 250萬(wan) 人。
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帶動居民工資性收入繼續增長,為(wei) 居民收入增長奠定堅實基礎。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10576元,同比增長4.7%;外出務工農(nong) 村勞動力月均收入4362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7%。
張瑩表示,從(cong) 走勢看,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加快落地,就業(ye) 形勢有望繼續回暖。與(yu) 此同時,國際形勢依然複雜嚴(yan) 峻,國內(nei) 經濟恢複仍然麵臨(lin) 挑戰,就業(ye) 總量壓力依然存在,穩就業(ye) 保就業(ye) 工作仍需付出努力。
政策護航,築牢就業(ye) 底線。實施政策落實快辦行動,推行失業(ye) 保險穩崗返還“免申即享”,實施緩交社保費“即申即享”,推進就業(ye) 補貼“直補快辦”,以暖心服務釋放更大政策效益,助力企業(ye) 紓困解難、穩崗擴崗。
服務幫忙,暢通就業(ye) 渠道。針對高校畢業(ye) 生,全麵啟動未就業(ye) 畢業(ye) 生服務攻堅行動,對困難畢業(ye) 生開展結對幫扶,提供“一人一檔”“一生一策”專(zhuan) 項服務;針對就業(ye) 困難人員,啟動就業(ye) 援助“暖心活動”,聚焦殘疾、低保家庭等困難人群送信息、送服務、送政策、送保障。
“各級人社部門將以落實落細就業(ye) 優(you) 先政策為(wei) 抓手,堅持目標導向、強化底線思維,加強調度,加大力度,加快進度,努力完成各項就業(ye) 目標任務,努力確保就業(ye) 形勢總體(ti) 穩定。”張瑩說。
強弱項補短板,兜牢民生底線
“多虧(kui) 好政策,讓我們(men) 家及時得到幫扶,生活不再犯難。”今年5月份,廣西南寧市金陵鎮興(xing) 賢村脫貧戶黃少泉因車禍住院,剛開始還擔心住院花銷大,沒想到在醫療保險、防貧保險層層保障下,自費不到3000元。
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以真幫實扶行動、真金白銀投入打出政策“組合拳”,著力保障困難群眾(zhong) 基本生活。
——防貧抓得緊,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多點散發,我國經濟發展環境的複雜性、嚴(yan) 峻性、不確定性上升,一些脫貧戶麵臨(lin) 返貧風險,給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帶來挑戰。
精準確定監測對象、簡化識別程序、及早落實幫扶措施,各地區各部門落實落細各項舉(ju) 措,做到應納盡納、應幫盡幫,守住了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截至6月底,近70%的監測對象已消除返貧致貧風險;脫貧人口務工規模達3223萬(wan) 人,同比增加160萬(wan) 人。
“我們(men) 將通過強化防止返貧監測幫扶,強化穩崗就業(ye) 、產(chan) 業(ye) 幫扶,強化社會(hui) 幫扶和駐村幫扶,促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有效銜接。”國家鄉(xiang) 村振興(xing) 局副局長洪天雲(yun) 說。
——救助跟得上,實現急有所紓、困有所扶。
把寶貴資金用在民生急需上,2022年中央財政安排困難群眾(zhong) 救助補助資金1546.8億(yi) 元,比上年增加70.6億(yi) 元;第一時間解燃眉之急,截至6月底,已臨(lin) 時救助因疫遇困群眾(zhong) 147.9萬(wan) 人次,臨(lin) 時救助未參保失業(ye) 人員1.9萬(wan) 人次……救助跟得上,民生之底才能兜得住、兜得穩、兜得好。
“我們(men) 將重點加大對困難群眾(zhong) 特別是失業(ye) 人員、未就業(ye) 大學生等群體(ti) 的救助幫扶力度,指導各地開展基層社會(hui) 救助能力提升工程,切實提高社會(hui) 救助服務質量。”民政部新聞發言人賈維周說。
——織密保障網,確保應保盡保、兜牢底線。
“生活有低保還有養(yang) 老金,住進幸福大院,有人幫忙洗衣做飯,身體(ti) 越來越硬朗。”河南南陽市桐柏縣黃崗鎮幸福大院裏,66歲的李明俊老人在醫護人員幫助下做體(ti) 檢。
社會(hui) 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hui) 公平、增進人民福祉的基本製度保障,發揮著民生保障安全網、經濟運行減震器的作用。今年以來,我國不斷織密織牢社會(hui) 保障網,築牢民生底線。
守底線,保證困難群眾(zhong) 生活水平不降低。聚焦低保對象、特困人員,增發生活補貼,保障基本生活;上半年,為(wei) 1600多萬(wan) 困難群體(ti) 代繳城鄉(xiang) 居民養(yang) 老保險費,努力確保老有所依;向620萬(wan) 失業(ye) 人員發放失業(ye) 保險待遇402億(yi) 元,幫助他們(men) 渡過難關(guan) 。
提標準,讓困難群眾(zhong) 共享發展紅利。截至5月底,城鄉(xiang) 低保標準同比分別提高5.5%、7.6%;上半年,全國居民人均養(yang) 老金或離退休金比上年同期增長7.5%,社會(hui) 救助和補助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6.2%……堅持實事求是,既盡力而為(wei) 又量力而行,社會(hui) 保障水平穩步提升。
“人社部將持續推進參保擴麵工作,指導各地落實社保幫扶政策,確保困難人員、退捕漁民等基本養(yang) 老保險應保盡保。”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說。
穩物價(jia) 保供應,惠民生安民心
物價(jia) 穩則市場穩、民心穩。今年以來,受地緣政治衝(chong) 突、世界主要經濟體(ti) 流動性增加等因素影響,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特別是糧食和能源價(jia) 格持續高位,對國內(nei) 輸入性通脹影響加大。再加上國內(nei) 疫情多點散發,部分地區物流受阻,穩物價(jia) 麵臨(lin) 新挑戰。
關(guan) 鍵時刻,各地區各部門做好能源資源保供穩價(jia) 工作,抓好糧食生產(chan) 工作,組織好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全力穩物價(jia) 保供應。上半年,CPI同比上漲1.7%,低於(yu) 全年3%左右的預期目標,其中食品價(jia) 格同比下降0.4%。
“物價(jia) 穩則民生穩,這是從(cong) 容應對外部不確定性衝(chong) 擊、穩住國內(nei) 基本盤的重要支撐。”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研究室主任郭麗(li) 岩說。
展望下半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價(jia) 格司司長萬(wan) 勁鬆表示,“受國際通脹高企、烏(wu) 克蘭(lan) 危機、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物價(jia) 運行麵臨(lin) 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但我們(men) 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繼續保持物價(jia) 運行在合理區間,實現全年3%左右的CPI預期目標。”
供給能力穩定,穩物價(jia) 有底氣。當前,我國商品和服務市場供給能力總體(ti) 充裕,煤炭優(you) 質產(chan) 能持續釋放,糧食生產(chan) 實現“十八連豐(feng) ”。夏收小麥產(chan) 量高、品質好;生豬產(chan) 能總體(ti) 合理充裕;牛羊禽蛋和蔬菜水果生產(chan) 正常、供給充足,保供穩價(jia) 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
應對機製完善,穩物價(jia) 有信心。“近幾年,經過應對疫情做好生活必需品供應的實踐、應對國際大宗商品價(jia) 格大幅波動衝(chong) 擊的實踐,各地保供穩價(jia) 工作體(ti) 係逐漸完善,預案逐步成熟,調控手段更加豐(feng) 富,部門間、地區間的協調協作效率進一步提升,應急調控能力明顯增強。”萬(wan) 勁鬆說。
政策落地落實,穩物價(jia) 有能力。萬(wan) 勁鬆表示,國家發改委將繼續密切跟蹤物價(jia) 總水平和重要商品價(jia) 格走勢,持續加強市場調控,抓好各項保供穩價(jia) 政策措施落地見效。全力穩定糧食生產(chan) ,進一步壓實“菜籃子”市長負責製,確保重要民生商品供應充足、價(jia) 格基本穩定。必要時適時投放中央豬肉儲(chu) 備,指導地方聯動投放儲(chu) 備,充分發揮豬肉儲(chu) 備對穩肉價(jia) 、穩物價(jia) 的作用。以煤炭為(wei) “錨”繼續抓好能源保供穩價(jia) 工作,通過完善煤炭產(chan) 供儲(chu) 銷體(ti) 係、強化市場預期管理等措施,引導煤炭價(jia) 格在合理區間運行。
悠悠萬(wan) 事,民生為(wei) 大。新征程上,讓我們(men)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讓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14日 01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