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市:壯大文旅康養產業 激活鄉村振興新動能
時值盛夏,蟬鳴縈繞,綠蔭蔥蔥,沿著太行一號旅遊公路來到高平市寺莊鎮釜山村,白牆灰瓦的古村落、錯落有致的棋盤六院、頗具年代感的步行古街、碧波蕩漾的泫水湖,目及所至,皆是風景。
生活在這裏的村民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對於(yu) 村裏這年欣喜的變化更是如數家珍,“村裏的道路整潔平坦、環境清新怡人,黨(dang) 群服務中心、兒(er) 童廣場、酒店、飯店、銀行等配套齊全,我們(men) 在家門口也吃上了‘旅遊飯’,就業(ye) 增收不用愁。”
釜山村的變化是高平市推動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大發展的生動縮影。
2022年以來,晉城高平市堅持把文旅康養(yang) 作為(wei) 引領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戰略支柱產(chan) 業(ye) 來抓,按照“提品質、出精品、創經典”的要求,以山水為(wei) 底色、以生態為(wei) 特色、以文化為(wei) 靈魂、以康養(yang) 為(wei) 載體(ti) 、以旅遊為(wei) 紐帶,堅持“路景村業(ye) ”融合、一二三產(chan) 融合、農(nong) 林文旅康產(chan) 業(ye) 融合,精心培育三個(ge) 特色康養(yang) 村,全力打好生態牌、文化牌、康養(yang) 牌,加快推動文旅康養(yang) 融合發展,探索出多元化“康養(yang) +”路徑,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
人居環境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基礎和關(guan) 鍵。2022年以來,釜山村通過與(yu) 高平市農(nong) 投集團合作,以村企共建的模式,傾(qing) 力打造鄉(xiang) 村振興(xing) 示範村。先後投資2000餘(yu) 萬(wan) 元完成了村莊的改廁、改水、改汙“三改”工作以及公共基礎設施提升、立麵改造、汙水處理站建設。如今,旅遊公路、車行道、步行道、環湖步道、綠道,阡陌縱橫;修葺一新的黨(dang) 群中心、鄰裏中心、文化廣場,也成為(wei) 了村民們(men) 日常休閑的好去處。
文化繁榮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軟實力。釜山村以古村舊時光休閑旅遊環線為(wei) 中心,深挖鄉(xiang) 村文化內(nei) 涵,對晉商王家棋盤六院、宣聖廟等文物古建進行了重新修繕。利用原有廢棄學校修建了錢幣博物館,講述145造幣廠的文化故事。對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供銷社進行改造,營造出“釜山1978”大時代風格商業(ye) 步行古街。
產(chan) 業(ye) 發展是鄉(xiang) 村振興(xing) 的硬支撐。釜山村以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和文旅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為(wei) 重點,依托百年老梨樹,修建賞花小道、觀景平台和獨具梨園風格的木屋驛站,打造以古梨樹種植為(wei) 主題的生態公園,助推黃梨產(chan) 業(ye) 發展。創新應用“物聯網、雲(yun) 計算、5G”等現代信息技術,新建11棟智慧大棚,讓農(nong) 業(ye) 種植數字化、可視化,數字農(nong) 業(ye) 發展前景廣闊。
如今,釜山村已形成了集山水觀光、餐飲休閑、古村民宿、時代體(ti) 驗、果蔬采摘為(wei) 一體(ti) 的鄉(xiang) 村文旅業(ye) 態,宜居宜業(ye) 宜遊成為(wei) 了該村的鮮明標識。
高平市推動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大發展不僅(jin) 體(ti) 現在釜山村。2022年以來,高平市大力在特色上做文章,在成效上下功夫,立足豐(feng) 富的紅色文化旅遊資源、農(nong) 林文旅康資源,高標準、高質量推進特色康養(yang) 村建設。目前,南城街街道瓦窯頭村“康養(yang) +紅色旅遊”特色名片、野川鎮韓家莊村“康養(yang) +農(nong) 林文旅”發展試點成效初顯。
瓦窯頭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占地175畝(mu) 。近年來,為(wei) 進一步弘揚革命精神,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瓦窯頭村不斷整合革命文化資源,擦亮紅色品牌,先後建設了瓦窯頭烈士紀念館、烈士紀念公墓等。並修複了一批革命舊址,設立了紅色會(hui) 堂、紅色食堂、紅色廣場,打造了微型黨(dang) 史館、農(nong) 史館和軍(jun) 事館,利用場景複原、現場體(ti) 驗等方式,讓紅色文化呈現形式多元化、生動化,形成了一條瓦窯頭紅色教育精品路線。
“我們(men) 將情景表演、團建活動、傳(chuan) 統文化體(ti) 驗、文旅康養(yang) 有機融入其中,打造‘沉浸式’紅色文化品牌,著力提升遊客的參與(yu) 度和體(ti) 驗感。自6月以來,共接待145批次團隊來這裏參觀學習(xi) ,掀起了紅色旅遊新熱潮。如今寶貴的紅色資源,已成為(wei) 我們(men) 村發展的強力引擎。”瓦窯頭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王衛勇介紹說。
韓家莊三山環抱、甘泉長流、景色宜人,發展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得天獨厚。該村因姓而名,村中有碑文記載“維泫水之名儒,實昌黎之後裔”,經專(zhuan) 家實地調查、多方考證,韓家莊韓姓一族確係唐宋八大家之首韓愈之後裔。為(wei) 把韓愈文化發揚光大,該村投資265萬(wan) 元重修了“昌黎書(shu) 院”,設有大講堂、小講堂、會(hui) 議室、展廳,還有四個(ge) 可供文人墨客居住的休閑創作室。同時,該村玉露香梨種植麵積達550畝(mu) ,每年僅(jin) 玉露香梨一項收入就達30萬(wan) 元。“我們(men) 成立了花果山玉露香梨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全村共念一本產(chan) 業(ye) 經,家家戶戶種植玉露香梨,還注冊(ce) 了‘韓梨’商標。如今小小的‘韓梨’遠銷上海、廣州等地,成為(wei) 了農(nong) 民增收致富的‘金鑰匙’。”合作社社長劉錦鋒介紹,接下來,將推出更具特色農(nong) 家套餐,提高住宿接待能力,吸引更多遊客來韓家莊休閑娛樂(le) 、體(ti) 驗康養(yang) ,打造以韓梨產(chan) 業(ye) 為(wei) 支撐的農(nong) 林文旅康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試點。
文旅康養(yang) 風正勁,破浪前行立潮頭。下一步,高平市將堅持點、線、麵一體(ti) 化協同推進,以太行一號旅遊公路為(wei) 紐帶,以七佛山、牛山生態圈為(wei) “兩(liang) 環”,以“百村百院”為(wei) 支撐,以琺華園、潞綢園、上黨(dang) 梆子園“高平三寶園”為(wei) 品牌,以醫養(yang) 社區建設為(wei) 載體(ti) ,精心打造更多具有高平特色、主題突出、個(ge) 性鮮明的康養(yang) 村,聚力發展壯大文旅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形成全民、全域、全時文旅康養(yang) 發展的新格局,助力鄉(xiang) 村振興(xing) 。(李金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