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奮鬥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非凡十年】大同各項事業穩步向上持續向好

發布時間:2022-08-23 10:49: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黨(dang) 建工程與(yu) 各項事業(ye) 齊飛並進,轉型發展和傳(chuan) 承文脈交相輝映。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是名城大同“兩(liang) 個(ge) 維護”見行動的政治自覺更加堅定的十年,是譜寫(xie) 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新篇章的十年,是在大戰大考中交出優(you) 異答卷的十年。

  十年來,全市上下以習(xi) 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思想為(wei) 根本遵循,認真貫徹落實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考察調研山西重要指示精神,以黨(dang) 的建設為(wei) 統領,認真踐行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立足實際拓思路,凝心聚力抓落實,全方位推動構建資源與(yu) 地緣同步開放、文化與(yu) 文物交相輝映、作風與(yu) 作為(wei) 同向發力的全方位高質量協調發展新生態,大同的內(nei) 生動力、發展態勢和總體(ti) 形象發生了新的深刻變化,各項事業(ye) 穩步向上、持續向好。

  十年來,大同市產(chan) 業(ye) 結構不斷優(you) 化,發展新動能加速形成。地區生產(chan) 總值從(cong) 874.3億(yi) 元增長至1686.0億(yi) 元,經濟總量增長1.93倍,年均增長6.6%,綜合實力持續增強。截至2021年底,煤炭先進產(chan) 能占比達到90.7%;建成並網可再生能源裝機達到690萬(wan) 千瓦,全省排名第一。非煤工業(ye) 占比由2012年的24.8%提高到2021年的35.8%,單位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能耗累計下降32.97%,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數量由169家增加到452家。文化旅遊、現代物流、數據服務等生產(chan) 生活性服務業(ye) 蓬勃發展,第三產(chan) 業(ye) 在經濟總量中占比達到51.5%,近五年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年均增長13.4%。資源型經濟轉型取得顯著進展,高質量發展有目共睹。

  全市上下把為(wei) 民造福作為(wei) 最大政績,努力推動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事業(ye) 行穩致遠。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曆史性解決(jue) 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ti) 貧困,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2021年提高到10246元,小黃花變成了產(chan) 值達30億(yi) 元的大產(chan) 業(ye) ,“大同好糧”品牌叫響全國。環境質量持續領先,空氣質量連續保持全省第一,“大同藍”經驗做法受到國務院通報表揚。同時,統籌抓好疫情防控與(yu) 生產(chan) 生活,切實解決(jue) 教育、醫療、就業(ye) 、安全等民生領域存在的問題,以各項民生工程、惠民實事的落地見效,不斷增強人民群眾(zhong) 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黨(dang) 的二十大召開之際,大同市圍繞“奮鬥兩(liang) 個(ge) 五年、跨入第一方陣”的爭(zheng) 先進位目標,堅決(jue) 扛起防範化解重大安全風險的政治責任,自覺堅持更高站位、更高標準、更嚴(yan) 要求,緊緊圍繞人民群眾(zhong) 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堅持改造提升傳(chuan) 統優(you) 勢產(chan) 業(ye) 和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雙輪驅動,不斷提升產(chan) 業(ye) 發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綠量,齊心協力共建文旅融合、產(chan) 業(ye) 蓄能、開放引領的新大同,以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優(you) 異成績迎接黨(dang) 的二十大勝利召開。(記者賀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