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重大項目一線探訪 | 傳統工廠這樣變“聰明”
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老樹發新枝”,具有投資少、周期短、見效快等特點的技術改造是主要手段。目前,山東(dong) 省各地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為(wei) 主導方向的技改項目加速建設,通過“智改數轉”,傳(chuan) 統工廠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
威海魏橋新型纖維綠色智能一體(ti) 化改造項目——用工減少超80%
一排排巨大的紡織機器排列成一個(ge) 巨型方陣,工人們(men) 緊張有序地對設備進行安裝、調試。8月17日,威海魏橋新型纖維綠色智能一體(ti) 化改造車間,項目已進入收尾階段。
在5.3萬(wan) 平方米的廠房內(nei) ,有190多台世界最先進的智能紡紗設備、11萬(wan) 個(ge) 紗錠,每年能生產(chan) 新型纖維1.1萬(wan) 噸。項目負責人李中斌說,該項目預計9月底投產(chan) ,屆時這裏將成為(wei) 名副其實的“黑燈工廠”。
李中斌告訴記者,目前的紡紗車間每1萬(wan) 紗錠需要70名工人負責,智能化改造把這個(ge) 數字降到了10,“工人騎著電動代步車在車間裏穿梭,每人持一台平板電腦值班即可。自動生產(chan) 、自動檢驗、自動記錄、自動運輸、自動包裝……全程不需要人工直接參與(yu) 。”
用工減少超80%的同時,產(chan) 品質量可追溯率卻高達100%。“以往,產(chan) 品出現問題,隻能靠人工去排查,一個(ge) 車間需要幾十名工人排查好幾天。智能化改造後,能實現產(chan) 品追溯的精確定位,可以直接找到出問題的紗錠。”李中斌說,生產(chan) 線上安裝有多種智能裝備和傳(chuan) 感器,實時在線監控生產(chan) 狀況,並進行數據采集、實時傳(chuan) 送,繼而進行實時的自動分析。任何一個(ge) 數據超標,都會(hui) 引發預警,技術人員可立即進行幹預。
智能係統不僅(jin) 實時監控著產(chan) 品質量,也同時監控著能耗,實現成本在線預算,使得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除了節能,車間的噪音和粉塵也會(hui) 大大降低。
在李中斌看來,綠色智能化改造是紡織業(ye) 的一次技術革命,“這套係統運用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一舉(ju) 破解了用工多、生產(chan) 效率低、產(chan) 品質量不穩定等諸多難題。”
棗莊市瑞隆機械智能製造技改項目——從(cong) 20小時到20分鍾
8月18日下午,在棗莊市瑞隆機械製造有限公司新修建的車間內(nei) ,一名工人操作按鍵,將一個(ge) 重達100公斤的振動篩連接管放置在架子上,焊接機器人揮動著手臂,20分鍾後,連接管焊接完畢,其表麵光滑平整,幾乎看不出焊接的痕跡。
而在過去,這項工作,一名熟練工人需要20個(ge) 小時才能完成。“人工焊接精確度用毫米計量,現在則用絲(si) 米計量,工作效率和精確度都成倍提高。”公司副總經理李濤告訴記者。
在該公司另一座新整修的車間裏,一台巨型激光切割機正將一大塊鋼板“吞”入腹中,工人隨後將圖紙輸進電腦,不到10分鍾的工夫,鋼板被裁剪成不同形狀的部件“吐”了出來。
李濤說,這是公司新上的型材智能化下料機。過去下料,工人要先用尺子、粉筆在板材上畫好線,然後再用氣切割,工序繁重效率低下,因為(wei) 精度不夠還極易出現廢料。如今,智能化下料機代替了原來的切割機、鑽床下料,效率和精度大大提升。
瑞隆機械是一家集礦山裝備、環保裝備、電氣自動化研發、設計、製造、銷售、運營與(yu) 服務為(wei) 一體(ti) 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從(cong) 去年開始,實施了總投資3.5億(yi) 元的環保型成套裝備智能製造技術改造項目。目前,公司擁有100餘(yu) 項專(zhuan) 利,其中發明專(zhuan) 利19項。
李濤告訴記者,等明年技改項目全部竣工後,瑞隆機械將脫胎換骨,變身數字化生產(chan) 的智慧工廠,產(chan) 量和收入將實現翻番,達到年產(chan) 500台套、銷售收入8億(yi) 元。
巨野金牛車業(ye) 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項目——八成作業(ye) 量將由機器人完成
機聲隆隆,焊花閃爍,8月18日,時值中午,位於(yu) 巨野縣新經濟產(chan) 業(ye) 園區的山東(dong) 金牛車業(ye) 有限公司智慧冷鏈物流裝備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園項目施工現場一派繁忙景象。“工期緊、任務重,我們(men) 現在倒排工期、掛圖作戰,正按照時間節點有序推進。”金牛車業(ye) 項目負責人劉鴻垚說。
金牛車業(ye) 項目投資10.8億(yi) 元,今年1月開工建設。目前,項目的兩(liang) 個(ge) 3.6萬(wan) 平方米高標準生產(chan) 車間已建成竣工,正在進行電纜鋪設和設備安裝,科研樓、辦公區正在加緊施工,預計年底前實現投產(chan) 。
“我們(men) 這個(ge) 項目主要進行國際標準高端冷鏈物流裝備的研發、生產(chan) 與(yu) 銷售,並建立大數據分析中心,項目引進國際先進的智能生產(chan) 線,生產(chan) 環節80%作業(ye) 量由智控機器人完成。”劉鴻垚介紹,項目投產(chan) 後,可年產(chan) 高端冷鏈物流裝備10000台,高標準冷鏈集裝箱4000台,箱式冷藏運輸車3000台,年銷售額達20億(yi) 元,並將作為(wei) 公司布局的南區與(yu) 遼寧北區遙相呼應,輻射全國,打造山東(dong) 省國際標準裝備製造產(chan) 業(ye) 基地和國內(nei) 重要的智慧冷鏈智能製造產(chan) 業(ye) 基地。(陶相銀 張環澤 趙念東(dong) )(賈依琳 謝新華 參與(yu) 采寫(xie) )
(責編:聶俊穹、邢曼華)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