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靚”美麗鄉村 繪就武陵源新畫卷
2020年以來,湖南武陵源區以“農(nong) 村景區化”為(wei) 目標開展了農(nong) 村人居環境治理提升行動,緊緊圍繞“四美三宜二園”(科學規劃布局美、村容整潔環境美、創業(ye) 增收生活美、鄉(xiang) 風文明身心美,宜居宜業(ye) 宜遊的群眾(zhong) 幸福家園、旅客休閑度假樂(le) 園)的美麗(li) 鄉(xiang) 村建設,點“靚”了百姓幸福生活,繪就武陵源鄉(xiang) 村旅遊山水畫卷。 目前,建成了全國文明村鎮1個(ge) 、省級文明村鎮2個(ge) ,全國“一村一品”鄉(xiang) 村旅遊示範村1個(ge) ,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2個(ge) 、省級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1個(ge) ,省級特色精品鄉(xiang) 村3個(ge) ,省級美麗(li) 鄉(xiang) 村9個(ge) ,省級以上美麗(li) 鄉(xiang) 村占比全區33村居的50%以上。2021年,實現旅遊總收入225億(yi) 元,其中鄉(xiang) 村旅遊收入達45億(yi) 元以上,全區農(nong) 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7150元,同比增長10%。
用製度創新 “打底”,提升人居環境治理“凝聚力”
緊密結合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推進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將人居環境提升行動納入精品景區、特色城鎮、美麗(li) 鄉(xiang) 村工程“一盤棋”,同部署、同調度、同督導,責任壓實,體(ti) 係“全”。建立區委常委包鄉(xiang) 、處級幹部聯村、鄉(xiang) 幹部包村、村幹部聯組、黨(dang) 員幹部包戶的“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工作體(ti) 係,堅持政府主導、群眾(zhong) 主體(ti) 、共商共建、費用分擔原則,群智群力優(you) 化行動方案,打造風格各異、特色明顯的“四美鄉(xiang) 村”。
精選骨幹力量,組建21支駐村工作隊駐村開展工作,找準人居環境提升行動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商討解決(jue) 辦法。爭(zheng) 優(you) 創先,機製“活”。對於(yu) 提升行動推進迅速、成效明顯的村組,優(you) 先考慮實施美麗(li) 庭院等人居環境提升項目建設。推行“一月一評比、一季一講評、一年一考核”的評比考核機製,鄉(xiang) (街道)、村(居)開展“美麗(li) 鄉(xiang) 村”評選,對入選的“美麗(li) 鄉(xiang) 村”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並在全區推介宣傳(chuan) 。後續管理實行積分量化管理機製,建立完善“兩(liang) 山幣”“文明銀行”,根據幣值對村民進行獎勵,享受物質分紅。全員參與(yu) ,熱情“高”。依托屋場會(hui) 開展“為(wei) 什麽(me) 建、怎麽(me) 樣建、由誰來建、建的怎樣”大討論,營造“人人想盼要、戶戶比趕超”的良好氛圍。按照“四議兩(liang) 公開”程序,采取以工代賑、以獎代投的模式組織實施,原則上公共區域建設項目內(nei) 容,除技術人員外優(you) 先聘請本村村民務工。人居環境項目建設內(nei) 容,則采取獎補模式,鼓勵村民投工投勞,以村民為(wei) 主體(ti) 。從(cong) 選點建設,到試點推進,到全麵推廣,村民參與(yu) 到人居環境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全方位、全細節,做到了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言獻言。
以示範帶動“扮靚”,激活美麗(li) 鄉(xiang) 村“內(nei) 動力”
以特色產(chan) 業(ye) 、五彩田園、網格屋場為(wei) 示範,內(nei) 塑美麗(li) “小家”,外築美麗(li) “大家”。開發特色產(chan) 業(ye) ,“添彩”鄉(xiang) 村旅遊。鼓勵支持工商企業(ye) 、社會(hui) 資本、企業(ye) 家、職業(ye) 經理人返鄉(xiang) 回村投資興(xing) 業(ye) ,開發特色產(chan) 業(ye) 促進全域旅遊發展。短短幾年,一大批有情懷、有思想、有鄉(xiang) 愁的成功人士返鄉(xiang) 投身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打造出“噗舍”“五號山穀”“梓山漫居”等一大批備受市場青睞的民宿品牌,旅遊旺季入住率達到100%,做到“一房難求”。
龍尾巴居委會(hui) 是昔日貧窮的空心村,如今已是鄉(xiang) 村旅遊“網紅村”,村裏有中高端民宿13家,總投資過億(yi) 元。雙文村打造出大湘西第一個(ge) 具有人文曆史、民俗風情的熊風雕塑園,成為(wei) 大湘西地區最專(zhuan) 業(ye) 的寫(xie) 生、創作、實習(xi) 、培訓、接待村,解決(jue) 50多戶脫貧戶務工就業(ye) 。
打造五彩田園,“增色”景觀農(nong) 業(ye) 。突出葛園、稻園、茶園、菜園、花園“五園”建設,做到家家春有花、夏有綠、秋有果、冬有景,創建星級美麗(li) 庭院1000戶,一步一景的的生態旅遊走廊初步成型。黃龍洞生態廣場、天子山空中田園就是五彩田園的延伸,有農(nong) 田、耕地300多畝(mu) ,常年栽種水稻、油菜及時蔬瓜果等農(nong) 作物,既是遊客體(ti) 驗張家界原生態鄉(xiang) 村生活的旅遊勝地,也是深受中小學生喜愛的農(nong) 耕文化研學教育基地。
建好網格屋場,“點睛”基層治理。以索溪峪街道為(wei) 試點,在全區推廣“黨(dang) 建小廣場”模式,即鼓勵老百姓充分利用民房、老祖屋、舊村部等閑置資源,根據自然村落、居民小組分布以及巷道、小區分類管理劃分網格屋場,按照“一麵國旗、一個(ge) 黨(dang) 小組、一支誌願隊伍、一名專(zhuan) 幹、一塊電子顯示屏、一個(ge) 廣播、一個(ge) 監控”的標準建設238個(ge) 黨(dang) 建小廣場,定位為(wei) 黨(dang) 員服務群眾(zhong) 平台、宣傳(chuan) 教育平台、幹群議事平台和文化娛樂(le) 活動平台。
讓共建共享“定妝”,煥發鄉(xiang) 村“新魅力”
在武陵源這片絕美山水間,一幅幅美麗(li) 鄉(xiang) 村新畫卷正徐徐展開。“走出去,請進來”,讓理念新起來。組織鄉(xiang) (街道)、村(居)幹部到江浙、廣東(dong) 等地學習(xi) 先進經驗,鄉(xiang) (街道)組織村(居)骨幹跨村學,村(居)組織農(nong) 戶相互學。同時,邀請專(zhuan) 家來武陵源為(wei) 幹部、村民授課,興(xing) 起人居環境治理新熱潮。武陵源區舉(ju) 行鄉(xiang) 村基本建設與(yu) 實踐專(zhuan) 題學習(xi) ,北京安哲建築設計事務所創始人、主持建築師王求安以介紹了全新的人居環境、鄉(xiang) 村建設等先進理念。
“小屋場,大治理”,讓鄉(xiang) 風好起來。建設美麗(li) 屋場238個(ge) ,靈學活用 “講、聽、演、評、辦”五字訣,當好村民貼心人、辦好百姓貼心事。2021年召開美麗(li) 屋場會(hui) 782場,摸排收集問題807個(ge) ,解決(jue) 問題525個(ge) 。
2020年12月,龍尾巴、泗南峪榮膺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2021年11月,石家峪村被列入省級鄉(xiang) 村治理示範村名單。2021年,武陵源區榮獲“全省法治政府建設示範地區”稱號。2020年、2021年,武陵源區連續兩(liang) 年成功創建全省信訪“三無”區縣。
“美院落,興(xing) 鄉(xiang) 村”,讓生活富起來。按照“小青瓦、坡屋麵、外挑簷、轉角樓、淺灰牆”風格,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施工,改造民居939戶。改廁1517口,實現農(nong) 村衛生廁所全覆蓋。建成4個(ge) 汙水處理廠(站),農(nong) 村生活汙水處理率82%,農(nong) 村垃圾減量70%以上。拆除農(nong) 村違章建設1萬(wan) 多平方米,恢複生態植被1萬(wan) 多平米。房前屋後、空閑餘(yu) 地種植莓茶、葛根、七星椒、枇杷等特色農(nong) 業(ye) ,美化環境同時實現穩定增收,實現農(nong) 產(chan) 品向旅遊商品轉變。
龍尾巴、泗南峪居委會(hui) 入選全國鄉(xiang) 村旅遊重點村,實現農(nong) 業(ye) 向旅遊業(ye) 、農(nong) 村向鄉(xiang) 村旅遊目的地轉變。全區有5500餘(yu) 名農(nong) 民從(cong) 事旅遊服務業(ye) ,占全區農(nong) 村人口的30%,實現農(nong) 民向旅遊從(cong) 業(ye) 者轉變。
如果說武陵源核心景區是“縮小的仙境”,那麽(me) 周邊龍尾巴、野雞鋪等村就是點綴在仙境周邊最美的綠葉。楊家坪等村春天油菜花金黃、百花爭(zheng) 豔;夏夜清風避暑、蟬蛙齊鳴;秋天蔬菜招蜂、瓜果奔熟;冬暖如春、花開不敗,一村村宛如世外桃源。(李祥富 唐勇軍(jun)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