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人民網評:科技興則產業興,深化“科創中國”建設

發布時間:2022-09-01 14:58:00來源: 人民網-觀點頻道

  企業(ye) 提需求、學會(hui) 送服務、科協搭平台、地方聚資源……近年來,“科創中國”服務行動為(wei)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科技與(yu) 經濟深度融合作出了重要貢獻。經過兩(liang) 年多來的實踐探索,日前中國科協公布了首批“科創中國”創新基地認定名單,著力在高校、園區、企業(ye) 等創新活動最活躍的地方,合作建設一批促進跨界、跨域、跨境集聚配置創新資源的服務平台。

  從(cong) 屬性看,創新基地是推動產(chan) 學研協同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合作載體(ti) ,也是各類科研資源往市場和產(chan) 業(ye) 下沉匯聚的承接平台。根據今年5月製定印發的《“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建設實施與(yu) 管理辦法(試行)》,創新基地依托創新型企業(ye) 、重點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產(chan) 業(ye) 技術研究院、創新創業(ye) 孵化園區等開展建設。創新基地是人才聚集地,也是資源集散場,還是項目孵化器,能夠最大化激發人才創新創造創業(ye) 積極性,確保各類資源高效服務於(yu) 創新攻關(guan) ,以高質量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

  在科技創新的鏈條中,成果轉化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一段時間以來,我國科技領域存在的一個(ge) 突出問題,是技術研發聚焦產(chan) 業(ye) 發展瓶頸和需求不夠,科技成果轉化能力不強。要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破解科研產(chan) 業(ye) “兩(liang) 張皮”難題,就必須徹底打通各類關(guan) 卡瓶頸,推動技術突破、產(chan) 品製造、市場模式、產(chan) 業(ye) 發展實現“一條龍”轉化。“科創中國”創新基地的重大意義(yi) 正在於(yu) ,幫助企業(ye) 家找到科學家,幫助科學家找到企業(ye) 家,用市場需求引領技術創新,用創新指引產(chan) 業(ye) 發展,進一步打通成果轉化這一關(guan) 鍵環節。

  創新資源的配置,需要推動有效市場和有為(wei) 政府更好結合,而這又需要各類服務平台更好發揮橋梁和紐帶作用。產(chan) 學研協作類創新基地重點聚焦關(guan) 鍵核心技術領域,創新創業(ye) 孵化類創新基地重點聚焦孵化優(you) 質科創企業(ye) ,國際創新合作類創新基地重點聚焦國際合作研究、國際技術轉移……“科創中國”創新基地的優(you) 勢是聚合科技要素,優(you) 化供給匹配,為(wei) 科技成果轉化當好“管家”、為(wei) 產(chan) 學研融合架好“橋梁”。下一步,還需要更精準聚焦經濟發展的難點、重點和“卡脖”難題發力,讓有效市場更高效、有為(wei) 政府更有力,構建好科研和產(chan) 業(ye) 之間的合作網絡、創新生態。

  創新強不強,關(guan) 鍵看創新主體(ti) 有沒有形成合力。大學、科研院所等是重要的創新策源地,是基礎研究的主力軍(jun) 。廣大科技工作者隻有把論文寫(xie) 在祖國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應用在實現現代化的偉(wei) 大事業(ye) 中,才能不斷創造更大的科研價(jia) 值。企業(ye) 既是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的主體(ti) ,也是創新的重要單元,扮演“出題者”的重要角色。企業(ye) 結合實際推進項目協同和一體(ti) 研發,有助於(yu) 真正發揮科技的“第一生產(chan) 力”作用。“科創中國”創新基地建設啟示我們(men) ,創新是一個(ge) 係統工程,加大力度促進創新主體(ti) 團結協作,讓創新、創造、創業(ye) 協同發力,才能更好帶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

  科技興(xing) 則產(chan) 業(ye) 興(xing) ,科技強則產(chan) 業(ye) 強。讓創新和市場、科研和產(chan) 業(ye) 、科學家和企業(ye) 家更好地對接、聯合,打造龍頭企業(ye) 牽頭、高校院所支撐、各創新主體(ti) 相互協同的創新聯合體(ti) ,必能讓創新成果如源頭活水持續湧流,讓科技更好服務於(yu) 經濟社會(hui) 發展。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