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徐水:“一老一小”手拉手 黨史教育潤童心
“1928年4月,全縣第一個(ge) 共產(chan) 黨(dang) 支部在徐水第二高級小學建立,組織群眾(zhong) 、師生開展革命活動,培養(yang) 黨(dang) 的新生力量。日軍(jun) 侵占徐水後,聽到掃蕩的消息,學生們(men) 就轉到村旁山裏,在大樹下繼續上課……”今年暑假期間,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區退休幹部、區關(guan) 工委常務副主任汪東(dong) 走進文明實踐站、社區活動中心,為(wei) 孩子們(men) 講革命故事、英烈事跡。
“少年兒(er) 童是祖國的未來,也是常態化接受黨(dang) 史教育、傳(chuan) 承紅色基因的重要群體(ti) 。”據汪東(dong) 介紹,徐水區注重發揮老幹部、老戰士、老專(zhuan) 家、老教師、老模範等“五老”人員了解黨(dang) 史、經曆豐(feng) 富、表達力強的優(you) 勢,老幼手拉手,上好特色黨(dang) 史課。
老同誌們(men) 聯係黨(dang) 的百年曆史,用好當地紅色資源,采取接地氣的方式,開展黨(dang) 史教育“四小”“四進”活動。即小馬紮上的微課堂、豐(feng) 富多彩的小演出、社區裏的小展覽、互學互促的小競賽;宣講進農(nong) 村、社區、校園、革命傳(chuan) 統教育基地,教育中小學生“學黨(dang) 史、感黨(dang) 恩、跟黨(dang) 走”。
為(wei) 提高宣傳(chuan) 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五老”自編自演三句半、小快板、表演唱等文藝節目。走家串戶搜集老照片、老物件,作為(wei) 特殊教具,以物育人。編輯《傳(chuan) 承紅色基因、講好徐水故事》教育讀本,整理完成一批反映村莊革命史、小康奮鬥史的村誌。
線下麵對麵,線上鍵對鍵。區關(guan) 工委聯合區委宣傳(chuan) 部、融媒體(ti) 中心,開設“雲(yun) 上黨(dang) 史課堂”,老幹部走進演播室,錄製微視頻。城鄉(xiang) 群眾(zhong) 、中小學生在自身學習(xi) 的同時,“朋友圈”推送,《老黨(dang) 員講黨(dang) 史》《徐水百年黨(dang) 史曆程》《革命後代講紅色故事》等一係列黨(dang) 史專(zhuan) 題片接續熱傳(chuan) 。(劉柯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