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古街巷裏尋“寶藏”

發布時間:2022-09-07 15:39: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

  古槐、古井、古街巷,固新村裏的古民居裏有“寶藏”。

  地處晉冀豫交界處,固新村自古就是打鐵、磨豆腐、席編、印染、釀酒等傳(chuan) 統技藝的匯聚地。經過歲月的沉澱,如今這些藏在古街巷裏的老手藝,依舊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俺家有個(ge) 小爐匠,每天起來叮叮當……”規規整整的四方小院裏,爐火燒得正旺,老鐵匠李捧廷精神抖擻地揮動著手中的鐵錘,幾個(ge) 孩童圍繞一旁,歡快地哼著流傳(chuan) 數百年的“打鐵小調”。

  打鐵,打的是鐵,塑造的是生活。風箱拉起,爐火燃旺,火苗隨著風箱的節拍跳躍,鐵器在爐火的炙烤中變得通紅。李捧廷見狀,迅速將鐵器用鐵夾夾至大鐵墩上,與(yu) 身邊青年一起輪番揮動大小錘子。鐵器與(yu) 錘子碰撞得叮當作響,“刺啦”一聲淬火後,一件鐵器便初步完成。李捧廷從(cong) 16歲起便開始跟隨父親(qin) 學習(xi) 打鐵,如今60多年過去了,他依然堅守著這門老手藝。

  除打鐵外,石磨豆腐也是固新村有名的老手藝。每到秋季黃豆收獲時,村民馬計生的“石磨鹵水豆腐鋪”便會(hui) 熱鬧開張。

  “做豆腐,還得是老馬!石磨磨豆、點鹵成腦,用的是古法。”在固新村,提起馬計生的石磨鹵水豆腐,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10斤飽滿無損新豆、30斤山泉水,泡發一宿,石磨磨漿,柴火大鍋製漿,鹵水點化,布包,石壓成形……一份新鮮的石磨鹵水豆腐需要經過十幾道工序,花費整整兩(liang) 天時間。程序繁瑣、耗時長,可馬計生從(cong) 不含糊。“做豆腐跟做人是一樣的,講規矩、憑良心,摻不得一點假,使不得一點壞。”馬計生說。

  做豆腐還是個(ge) 力氣活兒(er) ,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兩(liang) 三個(ge) 人配合。一聽說老馬要做豆腐了,街坊四鄰便都趕了過來。選豆的選豆,磨漿的磨漿……大家聚在一起,共製美食,共嚐美味,頗為(wei) 熱鬧。

  哼唱著固新村傳(chuan) 統小調,固新村手工刺繡工藝傳(chuan) 承人郭保果在自家小院裏繡起了小花鞋。穿針、引線、繡花……不一會(hui) 兒(er) 幾朵漂亮的小花就綻放在鞋尖。“以前村裏姑娘出嫁,都得穿這手工繡鞋。”郭保果說,“大紅的底色繡上蓮花等寓意吉祥的圖案,代表家人對新人的美好祝願。”

  郭保果的院子裏,村裏的文化誌願者正手持攝像機,記錄繡花技藝的步驟和細節,他們(men) 希望用影像的方式記錄下這些傳(chuan) 統老手藝,一代一代傳(chuan) 承下去。

  (周金立參與(yu) 采寫(xie) )


  《 人民日報 》( 2022年08月27日 05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