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083場群眾文化活動精彩紛呈
昨天上午,遊船在大運河森林公園柳蔭碼頭與(yu) 漕運碼頭間的河麵上穿梭,載著遊客在中秋假期領略城市副中心的美景。 本報記者 白繼開攝
本報訊(記者 李洋)中秋假期開啟,北京以“月圓京城情係中華”為(wei) 主題,圍繞歌唱北京、舞動北京、藝韻北京、戲聚北京、影像北京、閱讀北京六大板塊,組織開展文藝演出、展覽展示、文化講座、詩歌朗誦、遊園會(hui) 等各類線上、線下重點文化活動1083場。其中,線上活動450場、線下活動633場。
圍繞紅色文化、革命文化等主題,市文化館舉(ju) 辦全民藝術普及攝影沙龍月賽以及“影像北京”第十屆首都市民網絡攝影大賽。東(dong) 城區文化館舉(ju) 辦“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中秋詩會(hui) ,邀請朗誦名家和文化館業(ye) 務幹部同台誦讀經典。朝陽區文旅局舉(ju) 辦第八屆“藝術朝陽”社會(hui) 主義(yi) 核心價(jia) 值觀原創文藝作品征集和展示活動——中秋專(zhuan) 場展播,將群眾(zhong) 優(you) 秀原創作品進行集中播出,倡樹文明新風。
節日伴書(shu) 香是北京市民業(ye) 餘(yu) 文化生活的特色之一。中秋節期間,全市各級公共文化服務機構精心策劃詩歌朗誦、專(zhuan) 題展覽、親(qin) 子共讀、知識競答等活動,讓市民群眾(zhong) 過中秋、品書(shu) 香。首都圖書(shu) 館舉(ju) 辦“讀不完的熱愛”——2022年北京市誦讀大賽名家主題誦讀會(hui) 。房山區文旅局、密雲(yun) 區文旅局舉(ju) 辦“月圓京城 情係華夏”中秋朗誦會(hui) ,昌平區文旅局舉(ju) 辦“居庸山月”昌平詩歌晚會(hui) ,通過文藝演出、主題詩會(hui) 、吟詠朗誦、戲曲彩唱等藝術形式歡度中秋。延慶區舉(ju) 辦媯川文化大講堂——非遺係列文化講座。平穀區圖書(shu) 館舉(ju) 辦“月圓京城 情係中華”中秋音樂(le) 戲劇主題藝術展,普及傳(chuan) 統音樂(le) 戲劇文化知識。懷柔區文旅局舉(ju) 辦筆繪長城畫展,展覽由30餘(yu) 名優(you) 秀畫家的創作組成,表達對祖國河山的熱愛與(yu) 讚美。
民俗鬧中秋。為(wei) 弘揚中華優(you) 秀民俗文化,海澱區非遺展示中心舉(ju) 辦“喜迎二十大 非遺頌中華”特色體(ti) 驗活動,引領市民走進非遺館,走近非遺傳(chuan) 承人,體(ti) 驗中國傳(chuan) 統文化魅力和非遺文化精髓。西城區圖書(shu) 館舉(ju) 辦“雅集中秋 共賞明月”活動,教市民製作紙雕創意燈籠、傳(chuan) 統走馬宮燈、講解詠月詩詞。大興(xing) 區文化和旅遊局舉(ju) 辦“明月滿京城 中秋話非遺”係列活動,包括服飾體(ti) 驗、藝術觀賞、技藝體(ti) 驗、燈謎打卡與(yu) 拍照留念等內(nei) 容。
文旅融合過中秋,助市民體(ti) 驗“新玩法”。豐(feng) 台區文旅局、中國園林博物館舉(ju) 辦“山水清音”2022年中國園林博物館中秋戲曲文化活動,包含園林戲曲展演、主題講座、傳(chuan) 統民樂(le) 展演、非遺教學等內(nei) 容,引導市民感受中秋節家國團圓的節日內(nei) 涵。門頭溝區舉(ju) 辦“紫氣潤京西 中秋月團圓”係列活動,采用線上線下互動的方式,集合舞台表演、交互式H5、場景化遊戲、快閃活動、體(ti) 驗類Vlog等,帶來“沉浸體(ti) 驗、科技創新、傳(chuan) 統時尚”的新體(ti) 驗。大興(xing) 區文旅局舉(ju) 辦2022年“月圓京城 情係中華”傳(chuan) 統佳節之中秋遊園活動,活動融合了特色節目展演、文旅線路推廣、文旅市集售賣、傳(chuan) 統民俗互動、遊園趣味互動等。
係列文化惠民活動也在中秋節期間開展。房山區燕山文化活動中心開展“望月懷遠·花好月圓”中秋佳節走進溫馨家園關(guan) 愛殘疾人慰問演出。大興(xing) 區舉(ju) 辦2022年“關(guan) 愛弱勢群體(ti) ·共建和諧社區”文藝匯演活動以及“院區手拉手·戲曲藝術進基層”係列活動。經濟開發區舉(ju) 辦中秋“愛心采購助農(nong) 增收 一線慰問情暖人心”主題黨(dang) 日活動,為(wei) 堅守防疫一線的工作人員送去中秋祝福和慰問物資。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