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科學嘉年華端出“科普大餐” 神舟十三號返回艙首次亮相

發布時間:2022-09-16 11:01:00來源: 北京日報

 

  本報訊(記者 劉蘇雅)與(yu) 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合個(ge) 影,“零距離”觸摸模擬版空間站,跟著“深海一號”虛擬現實設備遨遊1500米深的海底世界……今起至21日,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在北京科學中心舉(ju) 行。觀眾(zhong) 不僅(jin) 能在現場一睹諸多高大上的展品,還能借助高科技手段實現“上天入海”的夢想。

  市科協副主席陳維成介紹,第十二屆北京科學嘉年華從(cong) 今天起至30日舉(ju) 行,本屆嘉年華主題為(wei) “喜迎二十大,科普向未來”,主要由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首都科普聯合行動、北京雲(yun) 端科學嘉年華三大板塊組成。其中,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將從(cong) 今天起至21日在北京科學中心開展。

  本屆嘉年華期間,航天將成為(wei) “高頻詞”。在北京科學中心舉(ju) 行的“光年深處”深空探索主題展中,展出了一批珍貴的航天器實物。其中,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自太空返回地球後首次麵向公眾(zhong) 展出,返回艙降落傘(san) 、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殘骸也將一同登場。展覽以“跟中國航天的腳步一起去探尋星辰大海”為(wei) 主線,集中呈現我國在載人航天、深空探測等領域的高新技術以及最新成果。

  科普大篷車則變身“空間站”,虛擬現實互動設備與(yu) 車內(nei) 空間相結合,讓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近在咫尺”。大篷車裏,太空健身房、觀察舷窗、馬桶及睡眠艙等與(yu) 航天員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模塊一應俱全,生命生態實驗櫃、變重力科學實驗櫃等實驗單元也觸手可及。“天宮課堂”也有了實體(ti) 空間,內(nei) 部還設置了實驗小單元。未來,這處“移動空間站”還有望開向全國。

  國之重器“深海一號”也從(cong) 遙遠的海麵走到了觀眾(zhong) 眼前,通過虛擬現實技術提供的沉浸式體(ti) 驗,在數分鍾內(nei) ,就能展現從(cong) 深海油氣勘探開發到工程設計、施工建造的全過程。此外,在“眾(zhong) 心向黨(dang) 自立自強——黨(dang) 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上,240餘(yu) 張曆史照片和137件實物展品,展現了180餘(yu) 位科學家投身科學救國、科技報國的經曆。

  市科協介紹,此次推出的首都科普聯合行動將匯聚多方科普資源,協同社會(hui) 各方力量,本市16區分別開展主場科普活動,上千個(ge) 科技館聯動打造豐(feng) 富的科學教育體(ti) 驗,數百個(ge) 學會(hui) 、高校企業(ye) 科協和委辦局積極動員科技工作者參與(yu) 科普誌願活動。雲(yun) 端科普活動同樣精彩,將重點展現全國科普日北京主場活動、首都科普聯合行動優(you) 質內(nei) 容,館校合作“雙師課堂”還將在線上為(wei) 學校定製科學課。在即將舉(ju) 辦的2022中國科幻大會(hui) 上,“首都青少年科幻教育空間”將亮相,打造青少年自主學習(xi) 、創作交流、互動體(ti) 驗的科幻教育活動專(zhuan) 區。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