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蘇民營企業百強榜單:在“勇挑大梁”中作出民企貢獻

發布時間:2022-09-27 16:34:00來源: 新華日報

  展望江蘇經濟發展態勢,一年一度的全省民營企業(ye) 榜單是重要窗口。23日,省工商聯發布2022江蘇民營企業(ye) 200強、民營企業(ye) 製造業(ye) 100強,並聯合省生態環境廳、省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分別發布綠色發展領軍(jun) 企業(ye) 、民營企業(ye) 創新100強。

  深入分析四項榜單,具有7個(ge) 顯著特點——

  入圍門檻進一步提高。民營企業(ye) 200強、製造業(ye) 100強的入圍門檻分別達67.43億(yi) 元、96.2億(yi) 元,分別比上年提高8.83億(yi) 元、20.2億(yi) 元。92家企業(ye) 入圍中國民營企業(ye) 500強,3家企業(ye) 入圍世界500強。創新100強中,規模超百億(yi) 元的有16家,50億(yi) 元以上的有32家,分別比上年增加1家、2家。在民營企業(ye) 200強、製造業(ye) 100強榜單,前三位均為(wei) 恒力集團、盛虹控股、沙鋼集團,展現了龍頭企業(ye) 穩健發展態勢。

  經營效益整體(ti) 穩定。從(cong) 營業(ye) 收入看,民營企業(ye) 200強營收穩步增長,13家企業(ye) 營業(ye) 收入突破千億(yi) 元;製造業(ye) 100強企業(ye) 、創新100強企業(ye) 增勢更好,營業(ye) 收入比上年分別增長18.64%、23.88%。從(cong) 利潤看,製造業(ye) 100強、創新100強企業(ye) 利潤總額分別比上年增長33.71%、19.22%。

  納稅就業(ye) 保持平穩。民營企業(ye) 200強,納稅額超10億(yi) 元企業(ye) 38家、比上年增加2家;超過50億(yi) 元企業(ye) 4家,其中,恒力集團納稅額212.53億(yi) 元,貢獻最大。68家企業(ye) 員工數超1萬(wan) 人,5家企業(ye) 員工數超10萬(wan) 人,為(wei) 穩增長、穩就業(ye) 作出了重要貢獻。

  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民營企業(ye) 200強企業(ye) 研發投入總額達923.59億(yi) 元,比上年增長23.3%。研發投入10億(yi) 元以上企業(ye) 22家,沙鋼集團、恒瑞醫藥研發投入均超過50億(yi) 元。創新100強企業(ye) ,2021年度研發投入占比達3.7%,新產(chan) 品銷售收入占比達43.85%。入選企業(ye) 均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或核心子公司為(wei) 高新技術企業(ye) ,55%為(wei) 上市企業(ye) ,99%的企業(ye) 建有省級以上研發機構,戶均擁有有效專(zhuan) 利、有效發明專(zhuan) 利數分別比上年增加46件、35件。創新100強中,49家企業(ye) 或其母公司及子公司列入省級創新型領軍(jun) 企業(ye) 培育庫,58家榮獲國家或省科學技術進步獎,67家參與(yu) 或主持國家或國際標準製定,行業(ye) 影響力和帶動性強。

  製造業(ye) 基礎進一步夯實。民營企業(ye) 200強中,製造業(ye) 企業(ye) 131家、比上年增加16家。創新100強中,電子信息、先進製造與(yu) 自動化、新材料、生物與(yu) 醫藥4個(ge) 行業(ye) 入選企業(ye) 居多,分別達26家、25家、15家和15家。

  綠色低碳發展步伐加快。廣大民營企業(ye) 持續推進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綠色發展領軍(jun) 企業(ye) 強化源頭治理,圍繞工藝裝備、節能降耗、循環利用、汙染治理等方麵下功夫,推動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蘇北企業(ye) 占比上升。多年來,民營企業(ye) 200強中,蘇州、無錫、南京、南通、常州入選企業(ye) 居多。蘇北入圍企業(ye) 逐年增多,今年入圍企業(ye) 比上年增加6家。製造業(ye) 100強、創新100強中,蘇南地區優(you) 勢繼續鞏固,蘇北地區也有新亮點。總部位於(yu) 連雲(yun) 港的恒瑞醫藥、康緣藥業(ye) 、豪森藥業(ye) 位居創新100強榜單前列,展現了當地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的優(you) 勢。

  此次專(zhuan) 門發布綠色發展領軍(jun) 企業(ye) 榜單,傳(chuan) 遞了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導向。106家入選企業(ye) 中,機械製造、化工、電力行業(ye) 入選較多,分別達到24家、17家、11家,成為(wei) 全省加快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縮影。省生態環境廳、省工商聯將圍繞綠色金融、環境管理、執法監管、科技服務四個(ge) 方麵落實23項激勵措施,為(wei) 企業(ye) 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百強企業(ye) 的‘強’,不僅(jin) 要體(ti) 現在自身發展規模和質量效益上,還要充分展現龍頭企業(ye) 的引領帶動作用。”省工商聯主席劉聰表示,全省廣大民營企業(ye) 要堅定發展信心,堅持科技自立自強,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深耕實業(ye) 、做精主業(ye) ,在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上積極作為(wei) ,在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安全發展上積極作為(wei) ,在紮實推進共同富裕上積極作為(wei) ,敢為(wei) 善為(wei) 、勇挑大梁,為(wei) 全省“扛起新使命、譜寫(xie) 新篇章”貢獻更多力量。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