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興區實幹爭先 江蘇靖江開發區交十年發展答卷
地區生產(chan) 總值年均增長8.9%,2021年工業(ye) 開票銷售、服務業(ye) 開票銷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達918.66億(yi) 元、733.13億(yi) 元、24.03億(yi) 元,是十年前的2倍、3倍、1.9倍……9月26日,在江蘇靖江開發區成立30周年、晉升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10周年新聞發布會(hui) 上,靖江經濟技術開發區黨(dang) 工委委員、管委會(hui) 副主任羊進明亮出十年發展成績單。
2012年,經國務院批準,靖江開發區升格為(wei)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晉升十年來,開發區圍繞高質量發展目標追求,經濟指標增勢強勁、產(chan) 業(ye) 興(xing) 區有力推進、機製體(ti) 製煥發活力,交出了一份發展成效好、麵貌變化大、生態環境優(you) 、群眾(zhong) 實惠多的滿意答卷。十年來,開發區全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累計新增“四上企業(ye) ”418家,新增高新技術企業(ye) 148家,高新技術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工業(ye) 總產(chan) 值比重達45.1%,比十年前增加20個(ge) 百分點。
始終堅持“項目為(wei) 王”,產(chan) 業(ye) 集群效應加速顯現。十年來,靖江開發區始終把項目建設作為(wei) “頭版頭條”和“重中之重”,注重提質擴量,依托大產(chan) 業(ye) 、大項目、大企業(ye) 和大平台開展大招商,先後吸引芬蘭(lan) 科尼、德國凱傲、英國吉凱恩等16家知名外企,中信泰富、中國商飛、深國際、青山集團等18家大型國企(民企)來區興(xing) 業(ye) 。期間,累計新開工億(yi) 元以上項目706個(ge) ,新竣工億(yi) 元以上項目528個(ge) ,累計完成投資2000多億(yi) 元,實際利用外資14.27億(yi) 美元。
當前,靖江開發區形成了以青山為(wei) 鏈主的金屬材料產(chan) 業(ye) 鏈、以凱飛為(wei) 龍頭的航空零部件產(chan) 業(ye) 鏈、以卓然為(wei) 依托的高端裝備產(chan) 業(ye) 鏈、以恒艾為(wei) 支撐的健康營養(yang) 產(chan) 業(ye) 鏈、以新程為(wei) 代表的汽車配件產(chan) 業(ye) 鏈、以深國際為(wei) 引領的港口物流產(chan) 業(ye) 鏈,形成鏈主、鏈核、鏈群齊頭並進的特色產(chan) 業(ye) 集群。
十年來,靖江開發區開發區持續優(you) 化發展環境,競爭(zheng) 優(you) 勢取得明顯突破。可以看到,當地發展空間進一步拓展,通過對土地利用、產(chan) 業(ye) 發展、城鎮建設等規劃的科學製訂、適時調整,目前開發控製麵積已達102平方公裏,形成了“一區四園”發展格局。同時,針對營商環境提升,建立市領導掛鉤聯係製度,推進“1230”和“五個(ge) 最”營商政策落地,即確保企業(ye) 開辦最多1天,不動產(chan) 登記最多 2 天,拿到施工許可證最多 30 天,對企業(ye) 輕微違法違規行為(wei) 0處罰,致力打造環節少、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you) 、監督嚴(yan) 的長三角“最優(you) 營商地”,期間實施“靖心服務項目建設”行動計劃,全區營商環境滿意率達94%,先後3次榮獲泰州“駿馬獎”。
由產(chan) 向城、產(chan) 城融合的完美蝶變使得一座現代化的新型港城拔地而起。晉升十年來,靖江開發區累計投入近100億(yi) 元,建成阜前路、城西大道、新建北路、潤新路等骨幹道路,完成水、電、路、網、氣等“七通一平”,實現了功能區與(yu) 拓展區的無縫銜接,開發區與(yu) 主城區的互聯互通。此外,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省靖中專(zhuan) 校、城北實驗學校、新港城初中、新港城幼兒(er) 園等學校,形成了高低搭配、立體(ti) 覆蓋的全齡化教育體(ti) 係。國際汽貿城、萬(wan) 都五金城、百富紳家居、新港天街等商貿配套投入運營,城北眼科醫院、新橋醫院服務功能持續完善,漁婆農(nong) 貿批發市場成為(wei) 泰州最大的農(nong) 產(chan) 品批發市場,人民群眾(zhong) 生活的便利度、體(ti) 驗感明顯提升。
今年是靖江開發區成立30周年、晉升國家級開發區10周年的喜慶之年,也是開啟新征程,邁向新目標的起始之年。羊進明表示,作為(wei) 當地經濟發展的“主引擎”“主陣地”,靖江開發區始終高揚“東(dong) 線第一帆”精神,堅持產(chan) 業(ye) 興(xing) 區、改革創新、實幹爭(zheng) 先,以更準的定位、更清的思路、更高的目標,謀求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挑起靖江高質量發展大梁。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