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時24天!受瀘定地震影響阻斷道路應急通道全部搶通
人民網成都9月28日電 (郭瑩)雲(yun) 霧環山,河水湍急,在四川省甘孜州瀘定縣,經曆地震陣痛的河穀小城生產(chan) 生活已逐步恢複如常,但震後搶險救災工作仍在緊鑼密鼓地展開。
今日,“9·5”瀘定地震震後搶險迎來新的節點:隨著省道217鄭家坪至聯合村隧道段應急通道、聯合村隧道至灣東(dong) 村、王崗坪鄉(xiang) 至發旺村生產(chan) 生活通道同步打通,受此次地震影響阻斷的所有國省幹道、縣鄉(xiang) 公路應急通道實現全部搶通。目前,為(wei) 確保安全,搶通路段通行已實行交通管製。
震後及時搶通應急通道,能夠保障應急運輸需求、助力傷(shang) 亡人員搜救,對於(yu) 後續災後安置重建也有決(jue) 定性意義(yi) 。受此次地震影響,震中多條國省幹道、縣鄉(xiang) 公路阻斷,尤其是S217省道瀘定至石棉段全線塌方,道路中斷長度達59公裏,其中需重點搶通路段達到19公裏。
道路的中斷,導致救援人員、物資難以進入震中受災點位,暢通“生命通道”迫在眉睫!
為(wei) 了將大型機械設備快速運送到道路搶通關(guan) 鍵點位,在四川省交通運輸廳的統一部署下,四川省公路交通應急裝備物資儲(chu) 備中心、蜀道集團聯合開展應急搶險,搶建臨(lin) 時碼頭、開啟水陸聯運應急通道,投入16節動力舟橋拚接成動力船運載設備。
“一艘動力船由4艘動力舟橋拚接而成,可載重量80噸。這就意味著,一艘動力船可以搭載兩(liang) 台大型挖掘機,四五台小型機械設備。”四川路橋交建集團黨(dang) 委委員、副總經理周永軍(jun) 介紹,這些機械設備通過水運運送至金竹林、芝麻坨、鬆林坪、鄭家坪、紫雅場五個(ge) 登陸點,再陸續轉運至大渡河下遊省道217線的28個(ge) 受災點位。
一邊爭(zheng) 分奪秒加速運輸設備搶通保暢,一邊科學謀劃“掛圖作戰”。搶通過程中,搶險突擊隊隊員應用衛星遙感、無人機等設備提前查清阻斷點,滑坡垮塌點,對搶險難點進行了科學預判。這些高科技的賦能,為(wei) 路段盡快暢通“加碼提速”。
“但即便如此,應急道路暢通過程中,突擊隊員還是遇到了重重困難。”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黨(dang) 委委員、總工程師李林透露,“此次震後應急道路搶險持續了24天,這是除汶川地震外,近年來我們(men) 在抗震救災過程中,國省幹線公路搶通耗時最長的一次。地震對當地道路交通損害極其嚴(yan) 重,餘(yu) 震造成高邊坡連續垮塌,大量滑落的泥沙土石成為(wei) 搶通中遇到的最大難點。”
李林還表示,“以S217省道瀘定至石棉段重點搶通的19公裏路段為(wei) 例,路麵到路基幾乎完全損毀,沿線有20餘(yu) 處塌方點。這些點位靠山臨(lin) 水,一麵是陡峭的懸崖絕壁,一麵是水流湍急的大渡河,搶險沿線因地震作用形成高位滑坡點,受到風力、降水影響,反複出現滑坡、塌方等情況。”
任俊傑是參與(yu) 此次搶險工作的一名長臂挖掘機駕駛員,據他介紹,在搶險工程中,他們(men) 麵臨(lin) 的難度是此前從(cong) 未遇到過的,“道路剛疏通,沒過多久碎石又席卷而來,挖掘機作業(ye) 危險重重。”他說,搶通作業(ye) 的過程中,每個(ge) 挖掘機手都是全神貫注,河麵上、高處設置觀察哨,必須隨時關(guan) 注落石狀況,才能保證挖掘工作安全進行,“說實話,怕的情緒肯定有,但關(guan) 鍵時刻,我們(men) 必須迎難而上。”
“根據統計,我們(men) 已投入超過6500餘(yu) 人參與(yu) 道路搶險,搶通道路(含村道)224.3公裏,疏通堵塞點位348餘(yu) 處。”李林說,省道S217瀘定至石棉段全線應急通道已經全部打通,受“9.5”瀘定地震影響的主要通道搶通工作基本完成,這為(wei) 後續應急物資及人員進入震中,參與(yu) 當地重建創造了前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