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級、三級公立醫院啟動“國考”,醫療機構加強能力建設
原標題:二級、三級公立醫院啟動“國考”,醫療機構加強能力建設
加強醫療機構能力建設是深化醫改的重要內(nei) 容。28日,國家衛健委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具體(ti) 介紹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醫療機構加強能力建設服務百姓健康有關(guan) 情況。
公立醫院運行新機製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局長焦雅輝指出,十八大以來,公立醫院圍繞“三個(ge) 轉變、三個(ge) 提高”,加強黨(dang) 建、臨(lin) 床專(zhuan) 科能力建設和人才隊伍的建設,以公立醫院運行新機製為(wei) 重點來推動深化醫藥衛生體(ti) 製改革。
“三個(ge) 轉變”是指發展方式從(cong) 規模擴張性向提質增效轉變,運行模式從(cong) 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轉變,資源配置從(cong) 注重物質要素轉向注重人才技術的要素來進行轉變。“三個(ge) 提高”即提高醫療服務的質量,提高醫療服務的效率和提高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我們(men) 以‘國考’作為(wei) 一個(ge) 指揮棒,不斷地推動公立醫院高質量的發展。”焦雅輝介紹,二級公立醫院和三級公立醫院啟動全覆蓋的績效考核,業(ye) 內(nei) 稱之為(wei) “國考”。
她指出,通過多年努力,醫院管理現代化水平不斷提升,整體(ti) 醫療服務質量和醫療安全狀況也持續改進,以目標為(wei) 導向的質量改進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多舉(ju) 措改善醫療服務
據了解,預約診療、多學科診療、臨(lin) 床路徑管理、優(you) 質護理服務、日間手術、分娩鎮痛等一係列改善醫療服務的舉(ju) 措也已在全國推廣。
據不完全統計,到目前為(wei) 止,全國50%二級以上公立醫院都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超過4800家醫院能夠提供精準的分時段的預約診療。2000多家醫院提供多學科診療服務模式。接近60%的三級公立醫院,以及36%的二級公立醫院開展了日間手術,日間手術國家一級推薦的目錄超過了700項。
“在基層醫療機構為(wei) 慢性病的患者開具長期的處方,就是一張處方可以延長到兩(liang) 個(ge) 月、三個(ge) 月,減少長期用藥的慢性病患者往返奔波於(yu) 醫療機構和家庭之間。”焦雅輝指出,特別是在疫情期間,長期處方政策惠及了更多慢性病患者。
焦雅輝提到,分娩鎮痛試點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好的社會(hui) 效應。試點醫院分娩鎮痛率從(cong) 2017年的28%上升到了53%。
“五大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創傷(shang) 中心、高危孕產(chan) 婦救治中心、高危兒(er) 童和新生兒(er) 救治中心,作為(wei) 提升急診急救能力的重點,在挽救患者生命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國“五大中心”建設超過1.4萬(wan) 個(ge) 。
同時,遠程醫療服務和智慧醫院建設不斷推進,用互聯網技術來延伸醫療服務時間和空間,讓優(you) 質醫療服務能夠到患者身邊。此外,著力加強兒(er) 童醫療衛生服務,加強兒(er) 童大病救治;解決(jue) 老年人看病就醫過程當中的“數字鴻溝”問題;把農(nong) 村貧困人口大病救治作為(wei) 健康扶貧的重要內(nei) 容,增強“一老一小一貧”等弱勢群體(ti) 就醫獲得感。(中新網韋香惠)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