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崇川打造“一刻鍾便民生活圈”
早上在便民核酸采樣點完成采樣,步行兩(liang) 分鍾即可在24小時便利店或街巷小店買(mai) 到早餐,回家還能順路在農(nong) 貿市場采購蔬果生鮮……近日,記者來到崇川區學田街道南川園社區發現,“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已經融入市民生活,各類消費服務在短短幾分鍾內(nei) 就能應享盡享。
“一刻鍾便民生活圈”是指以社區居民為(wei) 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wei) 步行15分鍾左右範圍內(nei) ,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為(wei) 目標,以多業(ye) 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今年8月,商務部公布全國第二批城市“一刻鍾便民生活圈”試點名單,南通成功入選。作為(wei) 主力軍(jun) 的主城崇川,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今年,崇川區共有集聚式、街坊式、分布式三類共12個(ge) 社區被列為(wei) 省級試點單位。
近年來,崇川區聚焦商貿流通業(ye) 發展,培育壯大生活服務業(ye) 企業(ye) ,引導各類商業(ye) 資源向社區下沉集聚。全區現有各類社區商業(ye) 門店逾6500個(ge) ,涵蓋蔬菜零售、便利店、早餐、家政、美發美容、末端配送、洗染和便民維修等八類基本便民服務業(ye) 態。
“從(cong) 早教、幼兒(er) 園到平價(jia) 食堂、居家養(yang) 老,從(cong) 高檔咖啡廳、24小時便利店到農(nong) 貿市場、金鷹圓融綜合體(ti) ,‘一刻鍾便民生活圈’實現了服務內(nei) 容、服務人群、服務時間的全覆蓋。”南川園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倪燕介紹,除了街坊一條街的70餘(yu) 家便民服務商鋪外,羅森、7-11等24小時連鎖便利店的入駐和圓融商圈的輻射,實現了在傳(chuan) 統生活圈便民基礎上的提檔升級,讓居民15分鍾內(nei) 即可享受到吃、穿、娛等各項服務。
218家品牌連鎖便利店,本土和國內(nei) 外品牌競相“首秀”“首發”;“盒馬鄰裏”致力為(wei) 短半徑500米內(nei) 的消費者提供商品配送,“豐(feng) 巢”快遞櫃、“菜鳥驛站”快遞收發點成為(wei) 小區標配;全區升級改造41家菜市場,引入智慧市場管理係統;“15分鍾便民醫療圈”“15分鍾圖書(shu) 館服務圈”全麵建成……從(cong) 群眾(zhong) 最關(guan) 心的問題入手,崇川區圍繞綜合服務、全民健身、養(yang) 老服務、健康醫療、社區文化、就學便利、綠色出行、便捷消費等八個(ge) 方麵,實行一圈一方案、一台賬,項目清單化推進便民生活圈建設。
從(cong) 村裏的“赤腳大夫”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cong) “吃個(ge) 飯都難”到小餐飲店遍地,從(cong) 簡單的日用品代銷店到各類超市、快遞驛站……如今,幸福街道祖望社區居民迎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區別於(yu) 城市社區,我們(men) 原先都分散在各個(ge) 村裏,大多極為(wei) 偏遠,如今居民隻需騎車約10分鍾就能滿足所需。”祖望社區黨(dang) 委書(shu) 記許鋒介紹,除了餐飲、日用品等基礎需求外,護理院、五星級書(shu) 吧、群樂(le) 匯大舞台等設施的配套,更是在便民服務的理念、規模、質量上再上一個(ge) 台階,讓居民從(cong) “吃得飽穿得暖”向“吃得好穿得好”提升,便民服務分類更加深入、係統和全麵。
“崇川區便民生活圈建設已經駛入快車道,但仍存在商業(ye) 網點布局不均、設施老舊、新業(ye) 態新技術發展不平衡等問題。”崇川區商務局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全區將結合12個(ge) 省級試點社區,從(cong) “標準化、便利化、智慧化、品質化”四個(ge) 維度提升便民生活圈建設水平,不斷完善社區商業(ye) 網點建設,加快居民生活服務業(ye) 發展,使之成為(wei) 服務保障民生、推動便利消費、擴大就業(ye) 創業(ye) 的重要載體(ti) 。(江姝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