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四川再生稻收獲進度超七成

發布時間:2022-10-25 09:18:00來源: 四川日報

  原標題:四川再生稻收獲進度超七成

  川南等地再生稻陸續成熟收獲,農(nong) 田裏傳(chuan) 來“再生稻畝(mu) 產(chan) 首破400公斤”的喜訊。10月19日至20日,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組織四川農(nong) 業(ye) 大學、省農(nong) 科院等有關(guan) 專(zhuan) 家對隆昌市雲(yun) 頂鎮實施的“中稻+再生稻”高產(chan) 高效栽培示範片進行測產(chan) 驗收,平均畝(mu) 產(chan) 和大麵積均產(chan) 都取得曆史性突破。

  “內(nei) 6優(you) 103”百畝(mu) 示範片的3田塊測產(chan) 驗收顯示,平均畝(mu) 產(chan) 達369.11公斤,最高田塊畝(mu) 產(chan) 達404.0公斤。“這是內(nei) 江再生稻畝(mu) 產(chan) 首次突破400公斤。”內(nei) 江市農(nong) 業(ye) 科學院水稻研究所所長陳勇介紹,該示範片頭季中稻加上再生稻畝(mu) 產(chan) 達1217.6公斤,兩(liang) 季稻穀加起來畝(mu) 產(chan) 超過1噸,實現一種雙收、“噸糧田”目標。一級優(you) 質稻“甜香優(you) 2115”百畝(mu) 示範片再生稻平均畝(mu) 產(chan) 達306.96公斤,加上頭季中稻,兩(liang) 季畝(mu) 產(chan) 達1045.06公斤,再次實現“噸糧田”目標。

  在瀘州市瀘縣潮河鎮五穀寺村,再生稻也迎來豐(feng) 收。近日,當地的“中稻+再生稻”噸糧攻關(guan) 田測得再生稻平均畝(mu) 產(chan) 達413.8公斤,最高畝(mu) 產(chan) 達427.1公斤。“每畝(mu) 比去年多收50公斤。”五穀寺村種糧大戶李定元說,今年他家蓄留30畝(mu) 再生稻,稻穀按3元/公斤計算,30畝(mu) 再生稻比去年多掙4000多元。

  再生稻是在頭季水稻收割後,利用稻樁重新發苗、長穗,進而抽穗成熟的水稻,是一項重要的糧食增產(chan) 技術。由於(yu) 秋季溫光條件較好,川南地區是我省再生稻主產(chan) 區。特別是今年夏季部分秋糧作物因幹旱受災,再生稻等晚秋糧食作物成為(wei) 彌補糧損的重要手段。今年我省提出全省要蓄留再生稻500萬(wan) 畝(mu) ,力爭(zheng) 再生稻畝(mu) 產(chan) 提高20公斤以上,各地均把再生稻當成一季正種莊稼來抓。

  目前,全省再生稻收獲進度超過七成。從(cong) 各地再生稻長勢和測產(chan) 情況來看,預計全省平均畝(mu) 產(chan) 超過150公斤。“豐(feng) 收得益於(yu) 科技支撐。”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廳種植業(ye) 與(yu) 農(nong) 藥肥料處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今年我省多地水稻生產(chan) 遭遇持續高溫幹旱天氣,各級農(nong) 業(ye) 主管部門、農(nong) 業(ye) 科技工作者強化技術指導和抗旱服務,指導廣大種糧戶科學選種留樁、加強田間管理,為(wei) 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在新時代打造更高水平的“天府糧倉(cang) ”貢獻力量。(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史曉露)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