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健康中國 如何降低“三育”成本(健康新征程①)

發布時間:2022-10-25 16:23:00來源: 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開欄的話

  健康連著千家萬(wan) 戶的幸福,關(guan) 係國家民族的未來。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方麵提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you) 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同時,報告對一係列領域的改革發展提出了方向性的指引和要求。

  本版今起推出“健康新征程”係列報道,對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的未來中國的人口發展、應對老齡化、深化醫改等方麵問題進行深入解讀,為(wei) 促進人民健康建言獻策,敬請關(guan) 注。

  

  人口生育不僅(jin) 是關(guan) 係你我他的家事,也是關(guan) 係中華民族長遠發展的國事。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優(you) 化人口發展戰略,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ti) 係,降低生育、養(yang) 育、教育成本。

  生育意願連年降低,已經成為(wei) 一個(ge) 不容忽視的問題。綜合研判,與(yu) 生育、養(yang) 育、教育有關(guan) 的成本已經成為(wei) 影響生育意願的重要因素。對此,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提出降低“三育”成本,可謂切中肯綮。

  經濟社會(hui) 因素已成為(wei) 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

  人口生育是一項涉及多重因素的係統工程。“人口要素具有基礎性地位,要始終作為(wei) 發展中最核心的變量來考慮。人口生育問題涉及經濟社會(hui) 的多個(ge) 方麵,不能就人口談人口,就生育來談生育,必須堅持係統觀念,注重統籌協調,形成工作合力。”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hui) 發展司副司長郝福慶說。

  正如之前國家衛健委在對人大代表建議的答複中所表示的,當前經濟社會(hui) 因素已成為(wei) 影響生育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經濟負擔、嬰幼兒(er) 照護和女性職業(ye) 發展等方麵。

  因此,專(zhuan) 家表示,提高生育水平,關(guan) 鍵是要順應群眾(zhong) 期待、聚焦群眾(zhong) 期盼,在公共服務方麵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切實解決(jue) 家庭生育養(yang) 育子女的後顧之憂,以提高生育積極性。

  “十四五”規劃綱要對此已經作出了專(zhuan) 門部署,減輕家庭生育、養(yang) 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

  發改委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完善政策體(ti) 係,聚焦嬰幼兒(er) 無人照料的關(guan) 鍵痛點,不斷完善規劃、土地、住房、財政、投融資、人才等方麵的支持政策,實施普惠托育專(zhuan) 項行動,多渠道擴大普惠性的托位供給,減輕家庭養(yang) 育負擔;同時,積極促進家政服務業(ye) 提質擴容,深入實施家政“領跑者”行動、家政培訓提升行動、家政信用建設行動三項措施,讓家政在嬰幼兒(er) 居家照護上也提供更多的支持。

  郝福慶介紹,為(wei) 了提高優(you) 生優(you) 育服務水平,還專(zhuan) 門實施了婦女兒(er) 童健康服務能力建設工程,支持省級婦產(chan) 、兒(er) 科以及地市級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十四五”期間,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將支持10個(ge) 左右兒(er) 科類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項目,支持兒(er) 科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

  降低生育成本

  單純生孩子,成本其實不高。

  國家醫保局待遇保障司副司長劉娟介紹,隨著生育保險和醫療保險製度的健全完善,目前全體(ti) 婦女生育醫療費用都有相應的製度安排予以保障,也都可以由基金按規定來支付待遇。總體(ti) 上來看,現行的製度安排有力支持了生育政策的實施。

  北京的王女士2010年、2021年分別生下兩(liang) 個(ge) 孩子。“都是順產(chan) ,老大就花了1800多塊,全報銷了,當時我跟朋友開玩笑說跟白撿似的。”她說,“生老二時,因為(wei) 過了40歲,有些產(chan) 檢項目是自費的,比如羊水穿刺、耳聾基因檢測,都是兩(liang) 千多,不能報銷。但生這塊實際依然沒花多少錢。”

  近年來,生育保險的參保人數持續增長,覆蓋麵也在進一步擴大。2021年生育保險參保人數達到了2.4億(yi) 人,是2012年的1.5倍。未就業(ye) 和靈活就業(ye) 婦女的生育所發生的符合規定的醫療費用可以通過參加基本醫保按規定報銷。

  因此,生育成本高,更多是社會(hui) 層麵的機會(hui) 成本。比如對女性就業(ye) 的影響。“實踐表明,假期過長可能會(hui) 帶來職業(ye) 女性的生育顧慮,增加女性的就業(ye) 歧視,不利於(yu) 男女的公平就業(ye) ,繼而影響女性的生育意願,需要統籌考慮各方的負擔和對就業(ye) 的影響,綜合施策、責任共擔,共同構建積極的生育支持體(ti) 係。”劉娟說,“國家非常重視女職工產(chan) 假期間生育津貼待遇保障,明確規定由生育保險來支付國家法定產(chan) 假期間的生育津貼,在實踐中起到了均衡用人單位負擔、促進男女公平就業(ye) 的積極作用。”

  從(cong) 國際情況看,我國的國家法定產(chan) 假已經達到了國際勞工組織《生育保護公約》規定的14周標準,產(chan) 假期間生育津貼的計發標準也高於(yu) 上述公約標準。總體(ti) 上來看,保障還是比較好的。不過,近年來隨著人口政策的調整優(you) 化,地方在國家法定產(chan) 假之外新設了一些生育獎勵假,比如男同誌的陪產(chan) 假等。整體(ti) 上來看,各地的假期時長不一,差異較大。特別是在權益保障的做法上也各有不同,地區間待遇水平不均衡。這是接下來需要注意的。

  降低養(yang) 育成本

  養(yang) 娃牽扯大量精力、孩子一多住房需要改善……說到養(yang) 育子女的煩心事兒(er) ,相信不少家庭都有。

  不久前,國家衛健委、國家發改委等17部門印發了《關(guan) 於(yu) 進一步完善和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導意見》,其中,加快構建托育服務體(ti) 係是落實積極生育支持措施一個(ge) 非常重要的方麵。

  “各方麵的研究,包括國際經驗也表明,發展托育服務對於(yu) 減輕家庭負擔、提高生育意願具有明顯的作用。”郝福慶說。

  近年來,中國在普惠托育服務上的供給不斷擴大。2020—2022年,發改委、衛健委持續開展了普惠托育服務專(zhuan) 項行動,下達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20億(yi) 元,帶動地方政府和社會(hui) 投資超過50億(yi) 元,累計新增托位20萬(wan) 個(ge) 。

  同時,在加大對托育服務機構投入和幼師隊伍培養(yang) 方麵,國家發改委會(hui) 同國家衛健委組織開展“關(guan) 於(yu) 支持社會(hui) 力量發展普惠托育服務專(zhuan) 項行動”,通過中央預算內(nei) 投資,支持城企合作,增加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力求減輕嬰幼兒(er) 照護的經濟負擔。

  在通過加強公租房保障來促進解決(jue) 多子女家庭住房困難方麵,國家也在逐步推進。“截至去年底,通過公租房保障幫助111.4萬(wan) 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6.9萬(wan) 三孩家庭、2.3萬(wan) 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解決(jue) 了住房問題。”住房和城鄉(xiang) 建設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長潘偉(wei) 說。

  下一步,住建部將繼續指導督促各地進一步規範發展公租房,加大對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準保障的力度:一是在配租公租房時,對符合條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據其未成年子女的數量,在戶型選擇方麵給予適當照顧;二是優(you) 化公租房輪候與(yu) 配租規則,將家庭人數及構成等納入輪候排序或綜合評分的因素,對符合條件且子女數量較多的家庭,可直接組織選房;三是完善公租房調換政策,因家庭人口增加、就業(ye) 、子女就學等因素產(chan) 生需求的,根據房源情況及時給予調換。

  降低教育成本

  當“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遇上教育資源分布不均衡的特點,就導致了很多家庭的教育成本居高不下。比如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仍有缺口,“入園難”“入園貴”難題亟待破解;為(wei) 了升學,很多家長不斷給孩子安排課外輔導,苦了孩子累了自己……這些情況對未生育家庭的生育意願產(chan) 生了負麵影響。

  針對孩子的入園問題成為(wei) 家庭剛性需求的現狀,國家這些年推動學前教育事業(ye) 快速發展,普及普惠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88.1%,普惠性幼兒(er) 園覆蓋率達到87.8%。

  據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介紹,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人口發展戰略,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水平,到2025年全國學前三年毛入園率達到90%;強化入園需求預測,通過多種渠道進一步擴大學前教育資源;堅持以遊戲為(wei) 基本活動,深入推進幼小科學銜接,有效緩解家長對孩子入學的焦慮。

  2021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guan) 於(yu) 進一步減輕義(yi) 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e) 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這個(ge) 簡稱為(wei) “雙減”的政策,實施一年多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校外培訓治理取得明顯成效。87.8%的學生認為(wei) 作業(ye) 量明顯減少,90%以上的學生能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學校課後服務基本實現‘5+2’全覆蓋,有92%以上的學生自願參加了課後服務,學校教育主陣地作用進一步強化。”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劉昌亞(ya) 說。

  同時,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數量大大壓減,線下機構壓減比例達到95.6%,線上機構壓減比例達到87.1%;校外培訓價(jia) 格明顯下降,平均下降四成以上。

  呂玉剛表示,下一步教育部將認真落實中央決(jue) 策部署,按照鞏固、深化、防風險的總體(ti) 思路,聚焦減負、提質、增效,不斷提高“雙減”工作水平,推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延伸閱讀

  重慶構建出生缺陷防治體(ti) 係

  本報重慶電 (記者王欣悅)記者從(cong) 重慶市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技術研究院獲悉:為(wei) 減少出生缺陷,重慶積極采取三級幹預措施,目前已構建起涵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er) 和兒(er) 童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體(ti) 係。

  為(wei) 減少出生缺陷的發生,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出生缺陷的三級預防策略。近年來,重慶積極推進出生缺陷三級預防工作,啟動實施了國家免費孕前優(you) 生健康檢查、增補葉酸預防神經管缺陷、地中海貧血防控、新生兒(er) 疾病篩查、先天性結構畸形救助等公共衛生項目,構建起涵蓋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兒(er) 和兒(er) 童各階段的出生缺陷防治體(ti) 係。

  截至2021年,重慶市以醫院監測為(wei) 基礎的出生缺陷發生率穩定在10‰以下,神經管缺陷、先天性心髒病、唐氏綜合征等嚴(yan) 重出生缺陷得到有效控製。

  

  鏈接

  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ye) 環境

  全國總工會(hui) 女職工部副部長洪莎表示,下一步,圍繞構建生育友好的就業(ye) 環境,為(wei) 幫助職工解決(jue) 生育後顧之憂,將重點做好三方麵工作。

  一是加強源頭參與(yu) ,運用好《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定》頒布十周年的實施評估結果,進一步推動女職工權益保護法律法規政策的健全。

  二是圍繞職工關(guan) 切,切實做好女職工休息哺乳室建設,更好滿足孕產(chan) 期、哺乳期女職工需求,推動用人單位將彈性上下班等靈活工作方式納入集體(ti) 合同和女職工權益保護專(zhuan) 項集體(ti) 合同,製定有利於(yu) 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責任的製度機製。

  三是發揮工會(hui) 勞動法律監督作用,做好女職工權益保護法律法規政策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用人單位落實相關(guan) 法律法規。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2年10月25日 第 09 版)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