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使命任務”
從(cong) 現在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摘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
新時代新征程,新使命新任務。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從(cong) 現在起,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
聽報告、談體(ti) 會(hui) ,話落實、道未來,黨(dang) 的二十大代表們(men) 一致表示,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了新時代新征程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人的使命任務,發出了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而團結奮鬥的動員令。奮進新征程,要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使命任務,堅定信心、埋頭苦幹,奮力譜寫(xie)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篇章。
深刻理解內(nei) 涵特征,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於(yu) 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進入新時代以來,黨(dang) 對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在認識上不斷深入、戰略上不斷成熟、實踐上不斷豐(feng) 富,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現代化不是單選題。曆史條件的多樣性,決(jue) 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貴州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李建軍(jun) 代表說,中國式現代化紮根中國大地,以其科學性和現實性開拓了強國複興(xing) 的光明前景,也為(wei) 人類實現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選擇。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我國14億(yi) 多人口整體(ti) 邁入現代化社會(hui) ,將徹底改寫(xie) 現代化的世界版圖,為(wei) 人類社會(hui) 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共青團湖南省委書(shu) 記李誌超代表說,“人口規模巨大”既是壓力與(yu) 考驗,也意味著優(you) 勢與(yu) 紅利,“億(yi) 萬(wan) 青年激發青春的能動力和創造力,就能激蕩起民族複興(xing) 的澎湃春潮。我們(men) 將團結引領廣大青年堅定跟黨(dang) 走、奮進新時代,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貢獻更大力量。”
“一個(ge) 民族的複興(xing) 需要強大的物質力量,也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中國式現代化追求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促進物的全麵豐(feng) 富和人的全麵發展。”浙江婺劇藝術研究院演員楊霞雲(yun) 代表說,近年來浙江在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同時,高水平建設文化強省,更好滿足了人民文化需求,“我們(men) 要推出更多優(you) 秀文藝作品,不斷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為(wei) 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添磚加瓦。”
“這些年,我們(men) 的祖國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大別山區的景色也越來越美。”湖北省黃岡(gang) 市英山縣孔家坊鄉(xiang) 農(nong) 村福利院院長鄒倩代表說,新時代十年,我國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生態環境改善、生活品質提升,“今後,我們(men) 要繼續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持之以恒建設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代表們(men) 表示,中國式現代化紮根中國大地,切合中國實際,彰顯了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的優(you) 越性。新征程上,要深刻理解中國式現代化的內(nei) 涵特征,堅定不移走好自己的路。
深刻領悟本質要求,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深刻指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堅持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實現高質量發展,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豐(feng) 富人民精神世界,實現全體(ti) 人民共同富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我們(men) 要深刻領悟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進一步增強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行動自覺。”安徽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yi) 學院教授路丙輝代表說。
高質量發展是創新成為(wei) 第一動力的發展。“這十年,我國由製造大國加快邁向製造強國,我和工友們(men) 見證和參與(yu) 了超大鍛件國產(chan) 化、產(chan) 業(ye) 化的發展曆程,內(nei) 心無比自豪。”中國一重集團有限公司鑄鍛鋼事業(ye) 部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劉伯鳴代表表示,下一步,我們(men) 將持續瞄準關(guan) 鍵核心技術開展攻關(guan) ,打造更多國之重器,為(wei) 推進製造強國建設、經濟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與(yu) 力量。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河南省安陽市委書(shu) 記袁家健代表說:“作為(wei) 傳(chuan) 統工業(ye) 城市,安陽近年來加快調整產(chan) 業(ye) 結構,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逐步走上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新征程上,我們(men) 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重要理念,持續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
“新時代十年的偉(wei) 大變革為(wei) 促進共同富裕創造了良好條件。”廣東(dong) 省雲(yun) 浮市雲(yun) 城區前鋒鎮羅坪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李勤賢代表說,“我們(men) 要腳踏實地、久久為(wei) 功,通過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舉(ju) 措,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向著共同富裕的目標更加積極有為(wei) 地進行努力。”
“麵對世界經濟複蘇乏力和國際政治經濟格局深刻變化,我們(men) 黨(dang) 堅持把發展作為(wei) 執政興(xing) 國的第一要務,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ti) ,在對外開放中展現了大國擔當。”廣西壯族自治區防城港市委書(shu) 記譚丕創代表表示,“開放合作仍是曆史潮流,互利共贏仍是人心所向,我們(men) 將抓住新機遇,加快構建邊海國際大通道,建設開放開發先行區,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
代表們(men) 表示,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要求,是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理論的一次重大創新。這些本質要求緊密聯係、內(nei) 在貫通,蘊含了新時代十年黨(dang) 治國理政的成功經驗,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提供了根本遵循。
錨定目標篤行不怠,貫徹落實好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
“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大幅躍升,人均國內(nei) 生產(chan) 總值邁上新的大台階,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了到2035年我國發展的總體(ti) 目標。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站在民族複興(xing) 和百年變局的製高點,對全麵建成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強國兩(liang) 步走戰略安排進行了宏觀展望,科學謀劃未來5年乃至更長時期黨(dang) 和國家事業(ye) 發展的目標任務和大政方針,提出一係列新思路、新戰略、新舉(ju) 措,將指引我們(men) 沿著正確方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湖南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鄧衛代表說。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未來五年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guan) 鍵時期。”
“做好今後五年的工作,對於(yu) 實現第二個(ge) 百年奮鬥目標至關(guan) 重要。”吉林大學黨(dang) 委書(shu) 記薑治瑩代表表示,“我們(men) 要齊心協力、乘勢而上,緊緊抓住解決(jue) 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著力補短板、強弱項、固底板、揚優(you) 勢。”
“沒有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ge) 國家現代化。”山西省晉城市委書(shu) 記王震代表說,新時代十年,我國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鄉(xiang) 村振興(xing) 道路。踏上新征程,全麵實施鄉(xiang) 村振興(xing) 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不亞(ya) 於(yu) 脫貧攻堅,必須進一步加強頂層設計,采取有力舉(ju) 措,“我們(men) 將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加快補齊農(nong) 村民生短板,讓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更興(xing) 旺、農(nong) 民生活更幸福。”
“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創新居於(yu) 核心地位。”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黨(dang) 委書(shu) 記、主任古嫵代表說,新時代十年,我國在載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工程等領域成果豐(feng) 碩,攻克全海深載人深潛等關(guan) 鍵技術,“我們(men) 科技工作者要攻堅克難、勇往直前,為(wei) 我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進入創新型國家前列’不懈努力。”
“黨(dang) 的十八大以來,全麵深化改革蹄疾步穩,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製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山東(dong) 省菏澤市委書(shu) 記張新文代表說,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到2035年“基本實現國家治理體(ti) 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對各地區各部門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們(men) 將深入推進改革創新,持續提高經濟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zheng) 力。”
代表們(men) 紛紛表示,將錨定目標篤行不怠,把黨(dang) 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決(jue) 策部署貫徹好、落實好,把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美好藍圖一步步變為(wei) 現實。
牢牢把握重大原則,不斷奪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勝利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我國發展需要應對的風險和挑戰、需要解決(jue) 的矛盾和問題比以往更加錯綜複雜。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我們(men) 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綢繆,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深刻闡明了前進道路上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深化改革開放,堅持發揚鬥爭(zheng) 精神。
“這些重大原則是對新時代十年偉(wei) 大變革寶貴經驗的全麵總結,體(ti) 現了堅定的曆史自信和強烈的曆史擔當,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甘肅省社會(hui) 科學界聯合會(hui) 學術部副部長康忠芳代表說。
代表們(men) 表示,踏上新征程,要牢牢把握、長期堅持這些重大原則,埋頭苦幹、勇毅前行。
“實踐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正確道路。”陝西省鹹陽市委書(shu) 記夏曉中代表說,奮進新征程,必須堅持和加強黨(dang) 的全麵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道路,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為(wei) 民造福是立黨(dang) 為(wei) 公、執政為(wei) 民的本質要求。“走中國式現代化道路,必須堅持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實現發展為(wei) 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ti) 人民。”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規劃設計研究院農(nong) 村能源與(yu) 環保研究所所長沈玉君代表說。
“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一招,也是決(jue) 定實現‘兩(liang) 個(ge) 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關(guan) 鍵一招。”內(nei) 蒙古自治區烏(wu) 海市委書(shu) 記唐毅代表表示,新征程上,經濟社會(hui) 高質量發展、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呼喚更深層次改革、更高水平開放,“我們(men) 必須堅持向改革要動力,向開放要活力。”
號角已吹響,奮進正當時。踏上新征程,代表們(men) 意誌堅定、豪情滿懷——
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xi) 近平同誌為(wei) 核心的黨(dang) 中央周圍,深刻領悟“兩(liang) 個(ge) 確立”的決(jue) 定性意義(yi) ,增強“四個(ge) 意識”、堅定“四個(ge) 自信”、做到“兩(liang) 個(ge) 維護”,深入學習(xi) 貫徹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的使命任務,我們(men) 就一定能不斷奪取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新勝利,推動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號巨輪乘風破浪、揚帆遠航!
(本報記者宦翔、常欽、嚴(yan) 瑜、黃超、葉子、戴林峰、程龍、宋爽、徐雷鵬、龐革平、龔仕建、張棖、李縱參與(yu) 采寫(xie) )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