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保法律體係基本形成
10月24日上午,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法工委舉(ju) 行記者會(hui) ,通報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第三十七次會(hui) 議擬審議的法律草案主要情況,以及近期法律草案向社會(hui) 公開征求意見情況。
法工委發言人臧鐵偉(wei) 介紹,提請本次常委會(hui) 會(hui) 議繼續審議的法律案有3件,包括婦女權益保障法修訂草案、黃河保護法草案、畜牧法修訂草案;提請本次常委會(hui) 會(hui) 議初次審議的法律案包括立法法修正草案、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行政複議法修訂草案等。
據了解,十三屆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hui) 加強生態環保領域立法,基本形成了“1+N+4”的生態環保領域法律體(ti) 係。“‘1’是發揮基礎性、綜合性作用的環境保護法;‘N’是環境保護領域專(zhuan) 門法律,包括針對傳(chuan) 統環境領域大氣、水、固體(ti) 廢物、土壤、噪聲等方麵的汙染防治法律,針對生態環境領域海洋、濕地、草原、森林、沙漠等方麵的保護治理法律等;‘4’是針對特殊地理、特定區域或流域的生態環境保護進行的立法,這是本屆全國人大常委會(hui) 開展的一項帶有創新性的工作,包括已經出台的長江保護法和黑土地保護法,已經提請審議的黃河保護法草案、青藏高原生態保護法草案。”臧鐵偉(wei) 說。
據介紹,作為(wei) 其中一部特殊流域的法律,黃河保護法草案將提請三審。“黃河保護法的特殊性,在於(yu) 它是圍繞水土來完善全流域生態保護製度,注重整個(ge) 流域生態的保護和修複,做好保水、固土、治沙的文章。為(wei) 此,提請本次常委會(hui) 會(hui) 議審議的黃河保護法草案三次審議稿作了進一步修改完善。”臧鐵偉(wei) 說。
臧鐵偉(wei) 介紹,2021年12月,常委會(hui) 第三十二次會(hui) 議對黃河保護法草案進行了初次審議。會(hui) 後公開征求意見期間,共收到90人提出的217條意見,另收到來信4封。2022年6月,常委會(hui) 第三十五次會(hui) 議對黃河保護法草案二次審議稿進行了審議。會(hui) 後公開征求意見期間,共收到110人提出的320條意見,另收到來信8封。社會(hui) 公眾(zhong) 就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完善水資源利用調度規則、健全取水許可製度、強化水沙調控和防洪安全、促進高質量發展等提出了意見建議。相關(guan) 意見建議在草案三次審議稿中作了體(ti) 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