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運動裝備產業加快成長(深度觀察·細看產業新亮點④)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ti) 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ye) 化”。
近年來,戶外運動在我國不少地方蓬勃興(xing) 起。瞄準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不少企業(ye) 深入推進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不斷創新產(chan) 品,推動戶外運動裝備產(chan) 業(ye) 加快成長。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露營天幕、便攜桌椅床、滑雪裝備銷售額分別增長331.8%、123.1%和72.7%。戶外運動裝備產(chan) 業(ye) 為(wei) 何會(hui) 走紅,將給市場帶來哪些新機遇?記者進行了采訪。
供需兩(liang) 旺:產(chan) 品銷售火爆,生產(chan) 供不應求
自打露營過一回,雲(yun) 南昆明市民王潤秋恨不得每周都去。駕駛越野車出昆明市區,停在郊區營地,王潤秋搭起帳篷、支起桌椅,眼前是湛藍的湖水,頭頂是潔白的天幕,非常愜意。他說:“置辦相關(guan) 裝備,花了3000多元,好多朋友都買(mai) 了,很享受一起露營的感覺。”
視線轉向北京,更多小眾(zhong) 戶外運動正在“出圈”。位於(yu) 北京國貿的CBD文化體(ti) 育廣場,從(cong) 早到晚都排滿了飛盤活動。“我每周至少教學5場。”一家飛盤俱樂(le) 部的合夥(huo) 人說,玩飛盤運動量大、對抗性較低,很受年輕人喜愛。
皮劃艇指導員戈壇當起了槳板教練。他經常去北京溫榆河、雁棲湖等地的水上基地:“槳板是一項很自在的運動,我專(zhuan) 門考取了教練證,今年學槳板的人越來越多。”
如今,戶外運動越發受到人們(men) 青睞。據統計,我國戶外運動愛好者已達1.3億(yi) 人,一個(ge) 新消費市場正快速壯大。
“折疊椅一天能賣40把,小拉車直接賣斷貨。”在探路者北京世紀金源店,店員告訴記者,從(cong) 天幕、帳篷到桌椅、小拉車,不少顧客一來就買(mai) 一整套,每天都要送好幾車貨。在京東(dong) 平台上,今年前8月,戶外露營車、帳篷和墊子、槳板、公路自行車成交額分別同比增長450%、340%、237%、155%。
生產(chan) 的繁忙,也印證了需求的火熱。“上半年,露營帳篷訂單量超過去年全年1倍多,生產(chan) 排期從(cong) 1個(ge) 月延長到4個(ge) 月以上。一些雨傘(san) 廠、釣具廠也開始改做帳篷骨架。”探路者集團技術項目部負責人劉昊海說。“我們(men) 生產(chan) 的飛盤和手套賣得很好,近三年公司年均業(ye) 績增速達150%,去年銷售額已達6000萬(wan) 元。”翼鯤飛盤創始人徐穎峰說。
銷量更高的同時,戶外運動裝備產(chan) 品的種類和樣式也越來越多。花色各異的飛盤、卡通形象的帳篷、造型別致的服飾……順應個(ge) 性化、時尚感的新需求,各大商家新品頻出。走進凱樂(le) 石北京合生匯店,新款裝備被擺在顯眼位置。據店員介紹,今年新上市的“大坡王”跑山鞋,外形像越野車,回彈好、包裹性強,還配備防沙套,走在沙地也不怕,很受顧客歡迎。
發展提速:產(chan) 業(ye) 支撐有力,升級步伐加快
在當前製造業(ye) 企業(ye) 麵臨(lin) 下行壓力的情況下,戶外運動裝備產(chan) 業(ye) 為(wei) 何能逆勢增長?
一方麵,強勁的市場需求提供了發展契機。
中國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協會(hui) 發布的行業(ye) 報告顯示,今年1至7月,我國篷、帆布規模以上企業(ye) 的營業(ye) 收入和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0.5%和36%,增長勢頭良好。同時,我國篷布、遮陽布所屬的產(chan) 業(ye) 用塗層織物,成為(wei) 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行業(ye) 最大的出口產(chan) 品,出口額30.2億(yi) 美元,同比增長30.4%。
在凱樂(le) 石總經理孔繁泳看來,我國戶外運動裝備已進入快速成長期,增長潛力巨大,“登山運動以前比較小眾(zhong) ,現在卻越來越大眾(zhong) 化。今年,公司組織新疆慕士塔格峰登山活動,隻發放300張登山證,但報名者超過1000人。”
中國戶外裝備也越來越受到國際認可。“公司業(ye) 績已連續兩(liang) 年實現超過60%的增長。”孔繁泳介紹,這兩(liang) 年,公司戶外裝備出口額接近翻番。翼鯤飛盤也走紅海外,已出口6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另一方麵,完備的產(chan) 業(ye) 體(ti) 係為(wei) 企業(ye) 快速轉型提供了強大支撐。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產(chan) 業(ye) 用紡織品生產(chan) 國。”上海市紡織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張慶認為(wei) ,我國戶外裝備生產(chan) 已經擁有完善的產(chan) 業(ye) 鏈條,“以露營帳篷為(wei) 例,從(cong) 織物、複合麵料到縫紉、支架製造,每個(ge) 環節都能找到合適的供應商,浙江、江西、山東(dong) 等地還形成了一定規模的產(chan) 業(ye) 集群。”
推進產(chan) 業(ye) 數字化、數字產(chan) 業(ye) 化,進一步增強了我國產(chan) 業(ye) 鏈供應鏈優(you) 勢。探路者集團品牌副總裁韓曄介紹,公司與(yu) 犀牛智造合作,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排產(chan) 、製造、物流等環節進行升級,可精準洞察消費需求、助力推出更多新產(chan) 品。
細看戶外運動裝備產(chan) 業(ye) 的組成,不乏紡織、服飾、製鞋、家具等傳(chuan) 統製造企業(ye) 。在供需兩(liang) 端利好帶動下,戶外運動裝備企業(ye) 加快提質升級。比如凱樂(le) 石的連體(ti) 羽絨服,可抵禦海拔8000米以上高山的極寒,硬殼衝(chong) 鋒衣則能在最大限度防雨的同時保持透氣。又如探路者生產(chan) 的露營天幕,展開麵積有20多平方米,隻需6根風繩和2根支柱,10分鍾內(nei) 就能搭好。“如此便捷,是因為(wei) 地釘擁有抓地更牢的專(zhuan) 利技術,風繩結構可以快速調節長短,支撐杆則采用精心設計的榫卯結構,能快搭快拆。”韓曄說。
在張慶看來,近年來,國產(chan) 露營帳篷無論在質量還是設計上都有明顯進步,“相比以前造型單一、款式老舊的帳篷,如今露營帳篷外形時尚、功能多樣。材質方麵也有改進,以前的篷布很厚重,現在不僅(jin) 更輕薄,還平整不起皺,織造工藝大幅提升。”
把握機遇:加強研發創新,深耕品牌文化
數據顯示,我國現有的4.7萬(wan) 家露營產(chan) 品相關(guan) 企業(ye) 中,近半數成立時間在1年以內(nei) ,僅(jin) 今年1至4月就新增7200多家。
“單從(cong) 質量看,我國戶外產(chan) 品不輸國際大牌,差的是品牌溢價(jia) 。”韓曄分析,一些國外品牌起步更早,文化積澱深厚,在開拓細分市場上更有經驗。戶外品牌可隆體(ti) 育有關(guan) 負責人也認為(wei) ,目前國內(nei) 露營產(chan) 品較為(wei) 同質化,隻有將品牌做強做優(you) ,才能脫穎而出。
不少受訪企業(ye) 認為(wei) ,我國戶外運動消費總體(ti) 向好,國產(chan) 品牌要想贏得長期競爭(zheng) ,仍需在創新和運營上深耕,不斷增強市場競爭(zheng) 力。
——加強研發創新,提升技術含量。
浙江宇立新材料有限公司車間內(nei) ,用於(yu) 充氣帳篷的新型夾網布正在試製。公司董事長張宇蝶說,以前充氣帳篷主要用軟膜覆蓋,使用中容易炸裂,“市場痛點就是企業(ye) 商機。我們(men) 曆時近1年,研發出強度更高、更輕便的夾網布材料,多家客戶正在洽談量產(chan) 。”
“隻有依靠創新,才能掌握更多話語權。”韓曄介紹,如今探路者的科研人員占公司員工總數的1/3,公司還專(zhuan) 門成立“極地仿生科技平台”,力爭(zheng) 實現進口替代,“我們(men) 選取了紡織麵料保溫、防雨、防滑等26個(ge) 功能方向,力求實現相關(guan) 技術100%國產(chan) 化。比如防水透濕技術,經有關(guan) 部門認定,性能已經超越國外同類產(chan) 品。”
——推介體(ti) 育文化,擴大品牌影響。
“戶外運動裝備產(chan) 業(ye) 不僅(jin) 要做產(chan) 品,還要經營好體(ti) 育文化。”徐穎峰介紹,為(wei) 營造良好的飛盤運動生態,公司在體(ti) 育推廣上下了很大功夫,“除了讚助專(zhuan) 業(ye) 賽事,我們(men) 還加強與(yu) 飛盤愛好者社群的合作,已在30多個(ge) 城市推廣。”
“社群運營是我們(men) 的主要營銷策略之一。通過組織線下活動,增強消費者的體(ti) 驗感,並通過開展戶外運動指導,提升品牌專(zhuan) 業(ye) 形象。”可隆體(ti) 育有關(guan) 負責人說。
張慶認為(wei) ,長期看,我國戶外運動裝備產(chan) 業(ye) 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立足國內(nei) 大市場,堅持創新驅動、質量第一、優(you) 化服務,從(cong) 做產(chan) 品轉向做品牌、做標準、做文化,企業(ye) 就能夠跳出同質競爭(zheng) ,實現更好發展。”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