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陝西:“三車”齊發

發布時間:2022-10-26 15:59:00來源: 陝西日報

 

  今年前三季度,陝西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為(wei) 61.8萬(wan) 輛,同比增長331%,高於(yu) 全國211個(ge) 百分點;

  截至目前,陝西重卡龍頭企業(ye) 陝西汽車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陝汽)市場份額逆勢增長。尤其是6月,陝汽市場份額躍居全國重卡行業(ye) 第一位;

  截至目前,中歐班列長安號累計開行量突破1.4萬(wan) 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

  今年以來,以重卡、新能源汽車、長安號為(wei) 代表的陝西“三車”齊發力,成績喜人,為(wei) 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陝汽:創新突圍 市場份額逆增長

  “即使已經下定決(jue) 心,但我真正離開陝汽技術中心的那一刻,心裏多少有些忐忑。”10月25日,李司光說。近一年前,作為(wei) 陝汽最年輕的正高級工程師,他和一幫年輕人一起,放棄國企幹部身份,組建德創未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德創未來),成為(wei) 一名創業(ye) 者。

  以“智能化、電動化、網聯化、輕量化”為(wei) 代表的“新四化”正深刻地影響著整個(ge) 汽車產(chan) 業(ye) 。誰搶占了“新四化”製高點,誰就能在未來競爭(zheng) 中勝人一籌,贏得主動。

  德創未來是陝汽圍繞“新四化”趨勢,加快技術創新與(yu) 商業(ye) 模式的積極探索。成立近一年,德創未來先後完成了氫燃料牽引車、換電自卸車、純電動鋼廠車等多款重點產(chan) 品開發;自主開發的自動駕駛、全電固態底盤、智能座艙、鎂合金零部件等關(guan) 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為(wei) 鼓勵創新,陝汽連續舉(ju) 辦多屆創新大會(hui) ,設立小微創新啟動專(zhuan) 項資金,激發全員創新動能、獎勵員工創新成果。陝汽工業(ye) 總產(chan) 值從(cong) 2012年的398億(yi) 元到去年底突破900億(yi) 元,年產(chan) 量從(cong) 8.63萬(wan) 輛到突破20萬(wan) 輛。

  今年以來,重卡行業(ye) 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戰。陝汽黨(dang) 委書(shu) 記、董事長袁宏明說:“雖然感受到寒冬,但我們(men) 堅持創新引領,發力提升核心競爭(zheng) 力,創造新的增長點。”

  陝汽迎難而上,全力推進產(chan) 品細分領域布局和效能升級,積極進軍(jun) 海外市場。今年7月,數百輛陝汽SHACMAN牽引車發往蒙古國;作為(wei) 哥倫(lun) 比亞(ya) 銷量增長最快的品牌,陝汽的SHACMAN新產(chan) 品X5000天然氣牽引車已與(yu) 世界知名商用車品牌同台競技,覆蓋哥倫(lun) 比亞(ya) 危化品運輸、散貨運輸等行業(ye) 客戶。截至9月,陝汽實現出口訂單3.3萬(wan) 輛,產(chan) 品遠銷130多個(ge) 國家和地區。

  與(yu) 此同時,陝汽積極布局新能源市場,自主研製了牽引、自卸、載貨、專(zhuan) 用四大類49款新能源商用車產(chan) 品。今年以來,城市配送明星陝汽軒德E9電動輕卡載貨車等新能源車銷量較去年同比增長299%。

  通過打造差異化競爭(zheng) 優(you) 勢,今年5月至9月陝汽市場份額逆勢增長,尤其是6月,市場份額躍居重卡行業(ye) 第一位。

  新能源汽車:龍頭牽引 一馬當先拓市場

  10月25日,記者走進西安吉利汽車生產(chan) 車間,自動化生產(chan) 線上,一輛輛轎車正在完成組裝。今年上半年,西安吉利搶抓市場機遇,推出新能源混動車型,這標誌著我省又一家汽車製造企業(ye) 搭上了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快車”。

  今年以來,我省新能源汽車發展一馬當先。前9月,全省汽車產(chan) 量85.5萬(wan) 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61.8萬(wan) 輛,同比增長331%,高於(yu) 全國211個(ge) 百分點。全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量已占全國新能源汽車總產(chan) 量的13.1%,占全省汽車總產(chan) 量的72.2%。

  西安比亞(ya) 迪已成為(wei) 我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快速崛起的“龍頭”,其新能源汽車係列產(chan) 品供不應求。前9月,西安比亞(ya) 迪生產(chan) 新能源汽車61萬(wan) 輛,同比增長334%,整車實現產(chan) 值811億(yi) 元,同比增長233%。

  通過多年的技術積累,比亞(ya) 迪在新能源汽車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2021年,比亞(ya) 迪憑借刀片電池、DM-i超級混動等顛覆性技術,迎來了市場“爆發”。目前,西安比亞(ya) 迪新能源汽車的電池、電機、電控等關(guan) 鍵部件都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去年西安比亞(ya) 迪實現產(chan) 值700多億(yi) 元,今年西安比亞(ya) 迪整車產(chan) 值有望突破1000億(yi) 元大關(guan) 。

  今年以來,陝汽純電動重卡銷量快速增長,預計全年可銷售純電動重卡2000輛以上。陝汽與(yu) 常州易控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合資成立的西安智德汽車電子控製係統有限公司,開發出擁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的純電動重卡電驅係統,其各項技術指標行業(ye) 領先。

  截至9月,西安吉利今年已累計生產(chan) 新能源汽車3920輛;寶雞吉利已完成技改升級,具備新能源汽車生產(chan) 能力,預計今年底推出新能源汽車。

  截至目前,我省新能源汽車產(chan) 業(ye) 鏈發展集聚效應明顯,西安比亞(ya) 迪具備了新能源汽車全產(chan) 業(ye) 鏈供應體(ti) 係,三星環新10GWh電池、陝西越博動力新能源汽車動力係統、法士特新能源汽車變速器、漢德電動車橋等項目的相繼建成,將進一步推動陝西新能源汽車實現高質量發展。

  長安號:“五最”班列聯通歐亞(ya) 暢“循環”

  對西安國際陸港多聯公司總經理邵博爾來說,9月29日又是一個(ge) 值得記錄的日子。

  當天,裝載smart精靈#1的長安號從(cong) 西安國際港站出發,駛向歐洲。這是中歐班列開通以來,首次裝載西安製造的新能源汽車出口歐洲。10月15日,長安號順利抵達德國杜伊斯堡場站。10月24日,首批smart精靈#1完成所有清關(guan) 手續等待交付客戶。

  “smart正積極布局中國、歐洲兩(liang) 大商品車主流市場。此次長安號裝載全新的smart精靈#1抵達歐洲,為(wei) 我們(men) 提供了一條便捷、高效的國際物流通道,將助力smart加速拓展歐洲市場。”smart公司製造副總裁陶鵬說。

  邵博爾見證過很多這樣的重要時刻:西安發出第一列中歐班列;西安港整車進口口岸獲批,第一批進口車搭乘長安號抵達;首列中國至德國“點對點”快速班列產(chan) 品“德國快線”開通;創新開通亞(ya) 歐陸海貿易大通道日韓過境班列……他聽過很多客戶給予的肯定、讚譽,並與(yu) 許多慕名而來的新客戶達成合作,但每次馳騁的長安號有了新突破,他仍如第一次般激動、振奮。

  “高質量開行的長安號構築起一條內(nei) 陸地區效率高、成本低、服務優(you) 的國際貿易通道,帶動了產(chan) 業(ye) 聚集和產(chan) 能轉移。”邵博爾說,“我們(men) 將持續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開拓,助力國產(chan) 新能源汽車走向世界。”

  如今的長安號,是中歐班列中運輸時效最快、智能化程度最高、線路輻射最廣、服務功能最全、綜合成本最低的“五最”班列。17條常態化運行的國際幹線直通國際貿易熱點地區,17條省內(nei) 外集結班列線路輻射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地。

  截至目前,長安號累計開行量突破1.4萬(wan) 列。開行量、重箱率、貨運量等核心指標持續位居全國前列。

  借助長安號搭建的國際貿易“黃金通道”,一批陝西企業(ye) “高水平”走出去,在市場開拓、資源開發、技術合作、人才建設等方麵深度參與(yu) 國際分工,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內(nei) 外行業(ye) 龍頭企業(ye) 帶著資金、技術、訂單來到陝西、投資陝西、紮根陝西,為(wei) 構建新發展格局注入強勁動能。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