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浠水:匠人匠心共建“匠人壪”
10月25日晚,湖北省黃岡(gang) 市浠水縣散花鎮石牛山村匠人文化館傳(chuan) 來陣陣歡快的嗩呐鑼鼓聲,一旁的村民拍手稱讚,匠人壪裏洋溢著幸福的氣息。
石牛山村胡祠堂壪有26戶人家,其中有20戶從(cong) 事木匠、鐵匠、泥瓦匠、篾匠、水電工、吹鼓手、刮仿瓷塗料等,幾乎家家都有手藝人、人人都有手藝活。胡祠堂壪在村民的共同商議和建設下,發掘壪組匠人文化,被打造成了如今的“匠人壪”。
今年69歲的錢衛東(dong) 吹嗩呐近40年了,每天晚上約上左右鄰居去壪裏的文化館吹嗩呐、敲鑼鼓,大家聚在一起有說有笑,享受著共建美麗(li) 鄉(xiang) 村的成果。
今年四月以來,村裏發動群眾(zhong) 共同建設美麗(li) 鄉(xiang) 村,決(jue) 定將胡祠堂壪作為(wei) 示範壪進行打造。
“我們(men) 壪有這麽(me) 多能工巧匠,不如就叫‘匠人壪。’”“村裏沒有散步休閑的地方,要建個(ge) 休閑廣場。”“‘匠人壪’要有一個(ge) 特色的匠人文化館,既可以展示工匠作品,又是村裏的一張特色名片。”
村子怎麽(me) 建,村民說了算。黨(dang) 員群眾(zhong) 代表大會(hui) 、壪組會(hui) 、戶主會(hui) 上,村民們(men) 紛紛各抒己見,“匠人們(men) ”發揮所長提出改造建議。
“村裏的牆麵光禿禿的,可以刷新做成文化牆,繪上我們(men) 壪裏的特色工匠圖。”村民錢衛東(dong) 建議說,錢衛東(dong) 從(cong) 事刮仿瓷塗料20多年,為(wei) 支持壪裏的改造,主動低價(jia) 為(wei) 村裏粉刷文化牆。
沿著村口向村裏延伸的主幹道,一旁的仿古文化牆,配上特色工匠圖文,美不勝收,這是村裏的泥瓦匠李建設帶頭設計施工的。李建設從(cong) 事泥瓦匠工作已38年,因為(wei) 手藝好,一年四季訂單不斷,為(wei) 了村裏示範壪建設,主動放棄了外麵的訂單。
“‘幸福長廊’雖然設計美觀,但是不夠穩固,還需要用鋼管做龍骨骨架加以穩固。”木匠錢旭東(dong) 有30多年的木工手藝,看過設計圖紙,提出建議。
“示範壪建設過程中,村民幾乎全程參與(yu) ,大家既當設計師、又當施工員和監理員,本村村民為(wei) 壪裏建設最少節約了四、五萬(wan) 元。”石牛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塗火林說起來既感動又自豪。
如今的“匠人壪”,道路寬敞整潔,花草林木蔥鬱,建起了匠人文化展示館、休閑廣場、幸福長廊、景觀塘等,一派田園宜居景象,村民臉上的笑容更燦爛了。(郭婷婷、夏虹、方俊、李夢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