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國內最嚴地方生態環境標準體係助力北京“藍起來”

發布時間:2022-10-27 15:55:00來源: 人民網-北京頻道

  人民網北京10月26日電(李博)近年來,“北京藍”多次刷屏朋友圈,北京藍天背後,生態環境標準助推作用功不可沒。記者從(cong)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獲悉,目前北京市已建立了由“兩(liang) 個(ge) 層次、九個(ge) 重點領域”構成的生態環境標準新體(ti) 係,涵蓋現行有效的地方生態環境標準111項。

  “北京市基本形成了國內(nei) 最為(wei) 嚴(yan) 格的地方生態環境標準體(ti) 係,在實現空氣質量全麵達標、生態環境整體(ti) 改善過程中,成為(wei) ‘幕後功臣’。”北京市生態環境局法規與(yu) 標準處處長白文傑說。

  為(wei) 推動大氣汙染防治工作,1998年北京市在全國率先製定發布了相當於(yu) 歐Ⅰ與(yu) 歐Ⅱ標準的《輕型汽車排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白文傑表示,就像運動員追求更好的成績一樣,北京市生態環境標準體(ti) 係也努力朝“更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更匹配環境保護發展、更銜接國家生態環境標準建設和體(ti) 係”的目標靠近。

  通過不斷完善標準建設,北京市環境保護標準體(ti) 係結構框架於(yu) “十二五”時期初步確立。之後,北京市生態環境標準體(ti) 係不斷拓展優(you) 化,逐步形成了包括大氣、水、土壤、固體(ti) 廢物、環境噪聲與(yu) 振動、放射性和電磁輻射等要素,分為(wei) 強製性、推薦性兩(liang) 個(ge) 層次,涵蓋排放標準、監測方法及技術規範等多種類型的標準體(ti) 係。

  2022年,北京市印發了《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地方生態環境標準發展規劃》,在原有標準體(ti) 係基礎上,擴展了應對氣候變化和自然生態保護兩(liang) 個(ge) 重點領域,建立了“兩(liang) 個(ge) 層次、九個(ge) 重點領域”的生態環境標準新體(ti) 係。北京市最新版生態環境標準體(ti) 係中的“兩(liang) 個(ge) 層次”,分別為(wei) 強製性標準和非強製性(推薦性)標準。強製性標準以環境質量標準、汙染物排放(控製)標準為(wei) 主體(ti) ;非強製性標準包括監測方法標準、汙染防治技術規範、環境影響評價(jia) 技術導則等管理標準。“九個(ge) 重點領域”包括應對氣候變化、大氣環境保護、水生態環境保護、土壤生態環境保護、自然生態保護等。

  “十四五”時期,北京市發布了《大型活動碳中和實施指南》《建築類塗料與(yu) 膠粘劑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含量限值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等20項地方生態環境標準,完成了《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地方生態環境標準發展規劃》41項重點項目中的13項。至此,北京市現行有效的地方生態環境標準達到111項。

  應對氣候變化標準28項,充分發揮標準約束引領作用,對標國際先進標準,完善行業(ye) 碳排放限額和先進值、碳排放核算評價(jia) 標準體(ti) 係,逐步形成完善的低碳先進標準體(ti) 係。發布實施《二氧化碳排放核算和報告要求》係列標準,指導碳排放企業(ye) 開展碳排放核算。

  大氣環境保護標準42項,包括固定源排放標準21項,技術規範5項;移動源排放標準12項;產(chan) 品環保標準4項。重點控製顆粒物、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等主要汙染物。

  固定源方麵,涵蓋了工業(ye) 源和服務行業(ye) 排放標準。根據工藝與(yu) 排放特征製定行業(ye) 排放標準,將北京市所有固定源排放納入管控。適時修訂《印刷工業(ye) 大氣汙染物排放標準》等標準,緊跟行業(ye) 發展,提高適用性。

  移動源方麵,落實國家機動車和非道路移動機械相關(guan) 排放標準,修訂《在用汽油車排氣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遙感檢測法)》等,地標與(yu) 國標共同發揮作用,起到補充加強的作用。

  產(chan) 品環保標準,為(wei) 北京市大氣汙染防治提供了源頭管控的依據。修訂發布《車用汽油環保技術要求》《車用柴油環保技術要求》,主要控製指標與(yu) 目前國際上最嚴(yan) 格的車用燃油標準相當。

  水環境保護領域標準4項,以水汙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城鎮汙水處理廠和農(nong) 村汙水處理設施排放標準為(wei) 基準,強化各行業(ye) 、各領域水汙染物排放管控。

  土壤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標準9項,分別涉及土壤環境風險評價(jia) 、汙染場地修複等內(nei) 容,為(wei) 汙染場地修複提供規範和指導。

  自然生態保護領域標準1項,圍繞提升生態環境質量、強化生態監管體(ti) 係建設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重點工作。發布實施《生態環境質量評價(jia) 技術規範》,構建了國內(nei) 首個(ge) 符合超大城市特色的生態環境質量評價(jia) 指標體(ti) 係。

  此外,固體(ti) 廢物汙染防治、噪聲汙染防治等其他重點領域標準也不斷完善,共同支撐北京市生態環境標準體(ti) 係。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