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葛塘街道:江北新區“後花園”打造城市化“實驗田”
在南京江北新區葛塘街道45平方公裏的轄區內(nei) ,城市、農(nong) 村、產(chan) 業(ye) 園區三態並存。作為(wei) 江北新區“後花園”,葛塘街道可謂城鄉(xiang) 結合區域探索城市化建設的天然“實驗田”。近年來,當地圍繞城市化發展,堅持精細化打造“為(wei) 民工程”,以“工匠精神”完善城鄉(xiang) 基礎功能配套,以“繡花精神”落實城市精細化管理,攻堅城市“髒亂(luan) 差”難題,描繪出了城市靚麗(li) “風景線”。
“精細”入手,升級城市硬件
今年初,在葛塘街道第一屆議政代表會(hui) 第一次會(hui) 議上,當地推出了2022年度32件民生實事項目。
翻開民生實事項目清單,從(cong) 內(nei) 部道路環境整治到積淹水點改造,從(cong) 打造少兒(er) 圖書(shu) 室到推進社區亮化工程,無處不在體(ti) 現一個(ge) “細”字。以民生民意為(wei) 出發點,以惠民利民為(wei) 原則,葛塘街道在精細之處做足了文章。
“小區以前一直沒有明確出入口,開車進出很不方便。”中山社區聚瑞家園小區居民楊先生反映。在葛塘街道城市管理辦的工作人員實地調研後,聚瑞家園很快實現了進出口分離,解決(jue) 了上下班高峰期的車輛擁堵問題。
為(wei) 解決(jue) 停車難問題,葛塘街道將原葛塘電影院拆遷舊址變為(wei) 公共停車場,增設泊位101個(ge) ,並配備了路燈和公廁。當地還在浦六北路老中山社區拆遷閑置地塊建設了大型車輛臨(lin) 時停車場,緩解了周邊大型客、貨車違停現象。
“家裏的歡聲笑語多了,父母健康快樂(le) 就是家庭和諧的一劑良藥。”聊起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建成後給家庭帶來的變化,仁錦苑居民李先生十分欣慰。通過不斷完善城市配套,葛塘“15分鍾便民服務圈”更加具體(ti) ,“圈內(nei) 人”生活更加便捷,“宜居、宜業(ye) 、宜遊、宜學、宜養(yang) ”的生活氛圍更加濃厚。
“扮靚”環境,描繪宜居圖景
長城新苑小區門前有一片綠地,“以前這裏是一片菜地,街道改造後還安裝了休閑座椅”。居民王女士笑言,平時在這裏散步,好心情能持續一整天。
去年以來,葛塘街道將一處處“荒地”“空地”建成草地,“添綠”約24萬(wan) 餘(yu) 平方米。目前,其綠地覆蓋麵積達85萬(wan) 平方米,真正做到了讓居民推窗見綠,構建起了“15分鍾綠色生活圈”。
扮靚城市,“添綠”的同時更要“去漬”。美利廣場海棠花街匯聚了大量餐飲小吃店鋪,這條煙火氣息濃鬱的美食街,雖然聚集了人氣,但也帶來了油煙、占道經營以及衛生髒亂(luan) 等問題。針對這一問題,葛塘街道召開專(zhuan) 題會(hui) ,開展了聯合整治行動,美食街的環境衛生得到了顯著改善。
不讓問題掉到“空隙”裏,確保文明創建的“毛細血管”暢通無阻。葛塘的“綠”越來越多,“汙漬”越來越少,城鄉(xiang) 環境質量大幅提升,百姓的幸福指數更是節節攀高。
“優(you) 治”惠民,築造幸福高地
環境整治扮靚了“麵子”,基層治理則夯實了“裏子”。今年以來,葛塘街道以為(wei) 民辦實事為(wei) 宗旨,著力解決(jue) 群眾(zhong) 迫切關(guan) 心的問題,持續推進“我為(wei) 群眾(zhong) 辦實事”實踐活動。
9月21日,一輛大篷車開進了芳庭社區黨(dang) 群文化廣場,為(wei) 居民提供修補、修腳、磨刀、理發、按摩、修傘(san) 等公益服務。居民張大媽腿腳不便,“不用走太久就能理發修腳,還都是免費的!”
“我們(men) 是安置社區,老年人居多,這些公益服務是他們(men) 切實需要的。”芳庭社區副主任魏姍說,“這樣的服務已持續了兩(liang) 年,基本每個(ge) 月都會(hui) 有一次。”
在一次巡邏時,社區網格員發現芳庭潘園小區一段道路坑窪不平,後經過一個(ge) 月的施工,500平方米的破損道路重新翻修、硬化,居民們(men) 出行不再煩。
2021年,葛塘派出所綜合服務窗口進駐街道為(wei) 民服務中心,在江北新區率先開通了新生兒(er) 落戶“跨省通辦”服務,推動更多與(yu) 群眾(zhong) 生活密切相關(guan) 的民生事項、高頻事項審批在村(社區)辦理,將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努力打造好家門口的“政務服務圈”。與(yu) 此同時,當地又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在為(wei) 民服務大廳、部分村居投放自助設備,開啟基層便民服務工作的智能化時代。
創新社會(hui) 治理方式,紮實增進民生福祉,葛塘街道努力擦亮民生幸福的招牌。葛塘街道黨(dang) 工委書(shu) 記餘(yu) 建軍(jun) 表示,一張藍圖繪到底,未來將繼續推進城鄉(xiang) 社區現代化建設,切實為(wei) 當地群眾(zhong) 打造更加美好的幸福家園。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