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北京:地鐵職工展示跨界創新成果 多領域人才合作開展科技攻關

發布時間:2022-11-01 10:11:00來源: 北京日報

 

  檢修閘機控製板不再“占道施工”,變電所裏有了智能巡檢機器人……作為(wei) 市民出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北京地鐵正著力打造“智慧地鐵”。在近日舉(ju) 行的北京地鐵職工創新工作室暨聯盟工作推進會(hui) 上,15項職工創新工作室及聯盟項目組創新成果和10項青年創新創意大賽成果進行了現場展示,秀出首都“智慧地鐵”的發展成果。

  新裝置提升閘機檢修效率

  在地鐵路網中,車站內(nei) 的檢票閘機是使用率最高的設備之一,各個(ge) 零部件承擔著極大的運轉負荷。其中,控製閘門開啟、閉合的控製板起到“大腦”的作用。以往,檢修人員在維修控製板時,都需要現場進行測試,會(hui) 長時間占用閘機通道,給乘客進出站造成一定的影響。為(wei) 解決(jue) 這一問題,跨專(zhuan) 業(ye) 設備維修項目組研發了一款“地鐵閘機乘客通行控製板測試裝置”,大大提升了地鐵閘機的檢修效率。

  北京地鐵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支援保障部創修主管工程師任振餘(yu) 現場操作了這款測試裝置。盡管測試裝置隻有一個(ge) 行李箱大小,卻能模擬出整台閘機的工作環境。檢修人員隻需將控製板連接到測試儀(yi) 上,就能對控製板的各個(ge) 功能進行測試。任振餘(yu) 介紹,有了這款測試裝置,以往自主維修一塊控製板平均需要2天時間,現在一天最少能維修3塊。

  據介紹,這款測試裝置目前已應用於(yu) 北京地鐵11條線路的進出站閘機控製板測試,在提高設備安全可靠性的同時,每年可節省大量維修成本。

  變電站有了機器人巡檢員

  在現場,一台地鐵供電係統智能巡檢機器人格外引人注目。靠著底部的四個(ge) 輪子,機器人可在變電站內(nei) 快速移動,頂部兩(liang) 個(ge) 攝像頭能夠上下移動,幫助巡檢人員識讀儀(yi) 表。

  北京地鐵供電分公司總工程師閆思玲介紹,這款機器人支持自主定位及導航,自動進行巡檢,同時安裝了紅外測溫、氣體(ti) 檢測、聲音采集設備,自動生成報表、分析數據,及時預警異常情況。目前,兩(liang) 台智能巡檢機器人已部署在10號線的兩(liang) 處變電站內(nei) ,24小時全天候無死角進行巡查,降低員工勞動強度,提高運行安全水平。

  人才優(you) 勢互補破解瓶頸難題

  北京地鐵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職工創新工作室模式的推廣進一步帶動勞模和工匠人才發揮作用,目前北京地鐵已創建1個(ge) 國家級首席技師工作室、1個(ge) 市級首席技師工作室、6個(ge) 市級創新工作室和26個(ge) 公司級創新工作室。

  北京地鐵組建了4個(ge) “跨區域”“跨專(zhuan) 業(ye) ”“跨企業(ye) ”職工創新工作室聯盟項目組,以勞模工匠人才領銜,集中優(you) 勢力量開展科技攻關(guan) 。一年多來,4個(ge) 聯盟項目組合力破解了一批在車輛檢修、供電機電、通信信號和運營服務過程中存在的瓶頸問題,發揮了強強聯合、優(you) 勢互補的顯著成效。北京地鐵還大力開展青年創新創意大賽等工作,推動一批青年員工自主創新成果脫穎而出。2021年,北京地鐵共產(chan) 生29項職工自主創新成果,其中2項獲得市總工會(hui) 助推。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