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唐大林:隻要群眾找到我的事,我還要管到底

發布時間:2022-11-03 10:32:00來源: 人民網-江蘇頻道

  “唐所,這事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麽(me) 辦了,隻能來找您幫忙了!”

  看著門口局促不安的群眾(zhong) ,唐大林緩緩起身倒了杯熱水,遞過去道:“坐下來,慢慢說。”

  52歲的唐大林,是南京市六合區司法局馬鞍司法所所長。7月中旬,他做完結腸癌手術完成化療後回到工作崗位,“有事找大林”的故事繼續書(shu) 寫(xie) 。

  紮根基層32年,作為(wei) 村幹部,唐大林曾經帶出了當地第一批“萬(wan) 元戶”、“億(yi) 元村”;轉崗司法所,他是為(wei) 群眾(zhong) 息紛止爭(zheng) 的貼心人,被稱為(wei) 田野上的“法治守護者”。今年8月30日,他榮膺全國“人民滿意的公務員”稱號。

  富民強村 兩(liang) 次擔任村居書(shu) 記

  唐大林皮膚黝黑,這是多年奔走基層留下的印記。還在術後恢複階段的他,一聊起工作就來了精神,往事曆曆在目。

  高中畢業(ye) 後,唐大林回鄉(xiang) 務農(nong) 。在村裏同齡人中,他是少數學會(hui) 了用牛犁田耙地的人;夏季抗旱,他曾負責十幾台拖拉機的翻水工作,睡在水庫邊一個(ge) 多月;在又高又陡的河堤上挑淤泥,他堅持到清淤工程結束。正是身上這股肯吃苦、不服輸的勁,讓他在一眾(zhong) 年輕人中脫穎而出,1990年唐大林被推舉(ju) 為(wei) 大聖鄉(xiang) 夏李村團支部書(shu) 記。

  在1995年團中央推出的“共青團服務萬(wan) 村脫貧致富奔小康行動”活動中,唐大林引進了秋季西紅柿項目,起初在自家責任田裏試種,第二年開始帶著村裏的年輕人一起種,實現了畝(mu) 均收入萬(wan) 元的目標。

  “那時交通不便,每天早晨四五點,我們(men) 拉著100多斤秋季西紅柿,騎一個(ge) 小時的自行車到15公裏外的集市上賣。”唐大林回憶道。

  1998年4月,28歲的唐大林被任命為(wei) 夏李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成了全鄉(xiang) 最年輕的村支書(shu) 。麵對群眾(zhong) 對過去村幹部官僚主義(yi) 、形式主義(yi) 作風的不滿,唐大林從(cong) 改進工作作風抓起,將辦公地點設到各個(ge) 生產(chan) 組,逐組逐戶走訪開會(hui) ,化解了一個(ge) 又一個(ge) 矛盾糾紛。

  實現晴雨路組組通,建成灰色化道路樣板路,建設當家塘10餘(yu) 個(ge) ,修建電管站3個(ge) ,危房改造10餘(yu) 戶……如今細數雖是點滴成績,但一件件做起來並不容易,吃了多少苦隻有唐大林自己心裏清楚。

  唐大林堅信行勝於(yu) 言,用行動和實績說話。待他2006年離任時,村級經濟已由負債(zhai) 轉為(wei) 盈餘(yu) ,村民對待村幹部的態度也從(cong) 最初的質疑懷疑變為(wei) 充分認可。

  時隔6年,唐大林服從(cong) 組織安排兼任大聖社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推進難啃的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在此期間,他帶領大夥(huo) 變散戶種植為(wei) 合作社規模經營,打響了“大聖水芹”特色農(nong) 業(ye) 品牌,建成1000餘(yu) 畝(mu) 水芹種植基地,助其成為(wei) 了全國鄉(xiang) 村特色產(chan) 業(ye) 億(yi) 元村。

  勇挑重擔 矢誌當好“法治守護者”

  唐大林通過招錄考試進入公務員隊伍是在2006年,當年即到六合區司法局馬鞍司法所報到。起初在工作中,遇到一些群眾(zhong) 不理解,“接訪時,衣服不知道被扯破多少件。”

  “這也是後來我堅持做全民普法活動的原因。”唐大林先在當地馬集社區試點開辦全民普法農(nong) 民輪訓班,持續6年組織居民學習(xi) 法律知識;在馬鞍街道開展“周周有約·法潤萬(wan) 家”鄉(xiang) 村普法行活動,每周在15個(ge) 村居流動開展;設計建成省級法治文化示範陣地1個(ge) ,市級法治文化示範陣地2個(ge) ……

  此外,唐大林還創新建立了“訪調驛站”,使更多的初信初訪通過調委會(hui) 第一時間化解。2019年,唐大林被司法部表彰為(wei) “楓橋經驗”實踐示範點先進個(ge) 人。

  十多年來,唐大林身臨(lin) 一線化憂解紛,累計調解大小矛盾2000餘(yu) 件。其中,馬鞍版“六尺巷”的故事在當地傳(chuan) 為(wei) 佳話。

  2021年1月,大聖社區的小郭家和老項家因蓋院牆起了糾紛,老項的家人還被打傷(shang) 住院,兩(liang) 家報了十幾次警,矛盾遲遲無法化解,唐大林一聽坐不住了。

  理清事實經過後,唐大林先找到打人的小郭家,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明動手打人有錯在先的利害關(guan) 係;又到老項家,告知小郭家的認錯和賠償(chang) 態度。兩(liang) 家“當家人”平常不好湊齊,唐大林就利用周末時間反複溝通,這場拉鋸式的調解一談就是半年。兩(liang) 家終於(yu) 握手言和,各自把院牆往後移了幾十厘米,留下了一條窄窄的“六尺巷”。

  去年7月,南京祿口機場疫情暴發後,唐大林接到任務負責本地防疫隔離點的管理。那一個(ge) 月,他吃住都在隔離點,先後接收了100多名隔離人員。“唐所瘦了這麽(me) 多!”完成隔離點工作後,唐大林回到司法所,同事們(men) 見了他,一個(ge) 個(ge) 都這樣問。

  2021年11月,唐大林積勞成疾,被妻子拉到醫院檢查,結果診斷為(wei) 結腸癌。如今,出院後返崗的唐大林,在身體(ti) 允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還在堅持履職盡責。“隻要群眾(zhong) 找到我的事,我還要管到底。”他說。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