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江油校園女足模式”煉成記

發布時間:2022-11-04 15:06:00來源: 成都商報電子版

  原標題:“江油校園女足模式”煉成記

  全國推廣

  10月24日,國家體(ti) 育總局、教育部、財政部、中國足協四部門聯合發布《中國女子足球改革發展方案(2022-2035年)》。該方案第二十四條指出:“深化校園女子足球教學改革……推廣上海普陀、四川江油、海南瓊中女足發展模式,推動各地體(ti) 育部門、足球和女足俱樂(le) 部等青訓梯隊建在中小學校,解決(jue) 學訓矛盾。”

  成功之道

  2012年,整合7所學校資源,江油市校園女足完整梯隊構建。目前,各年齡段正式在訓運動員200餘(yu) 人。“現在打通了小、初、高‘一條龍’的升學通道,以後還準備建立5級模式,即幼兒(er) 園就開始訓練足球,並且和大學達成協議,成為(wei) 大學的足球生源基地。”

  當文榮看到四川江油校園女足發展模式被納入《中國女子足球改革發展方案(2022-2035年)》進行全國推廣時,他激動地給其他9名教練打去電話,告知這一喜訊。

  作為(wei) 江油校園女足的一名教練,此時,他的心情與(yu) 見證中國女足奪得2022女足亞(ya) 洲杯冠軍(jun) 一樣興(xing) 奮。當時,正是來自江油的女足小將張琳豔在決(jue) 賽中頭球扳平比分,最終幫助中國女足戰勝韓國隊奪冠。

  江油,位於(yu) 四川盆地北部邊緣的涪江中上遊,其名取自“江水所由之意”,至今已有近2000年建縣(郡)史,1988年撤縣建市,轄區麵積2719平方公裏,總人口86萬(wan) 。

  就是這樣一座四川小城,迄今已為(wei) 中國女足輸送了包括張琳豔在內(nei) 的2名國家隊隊員和3名國少隊隊員。而在2006年成立江油校園女足時,隻有2名教練和4名隊員。經過16年的發展,江油女足青訓中心已有10名教練員,十支梯隊,200餘(yu) 名運動員,江油校園女足模式如今更是全國推廣。

  那麽(me) ,江油校園女足到底是一個(ge) 什麽(me) 模式?它又是如何煉成的?連日來,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走進“江油校園女足”,采訪多位教練及當地主管部門,探尋這座四川小城女足模式走向全國的成功之道……

  一份喜訊傳(chuan) 來

  江油校園女足發展模式

  納入中國女足改革發展方案

  11月1日,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來到江油市花園小學,54歲的體(ti) 育老師何功梁拿出自己打印的《中國女子足球改革發展方案(2022-2035年)》,在“四川江油”幾個(ge) 字下麵重重地畫了一筆。這份方案,由國家體(ti) 育總局、教育部、財政部、中國足協四部門10月24日聯合發布。

  “文件一出來,文榮就給我們(men) 打電話告知這一喜訊,我們(men) 聽後都非常激動,不亞(ya) 於(yu) 張琳豔在2022女足亞(ya) 洲杯上進球、中國女足奪冠時的心情。”何功梁興(xing) 奮地說。

  他和文榮都是江油校園女足的教練,也是江油校園女足獲得成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中國女子足球改革發展方案(2022-2035年)》上,記者看到第二十四條這樣寫(xie) 道:“深化校園女子足球教學改革。針對女子足球運動特點,進一步完善‘健康知識+基本運動技能+專(zhuan) 項運動技能’的校園足球教學模式;研製女子足球教學指南、示範課、技能演示視頻,豐(feng) 富教學資源;鼓勵有條件的學校開展以女子足球為(wei) 特色的“一校一品”體(ti) 育教學改革。推廣上海普陀、四川江油、海南瓊中女足發展模式,推動各地體(ti) 育部門、足球和女足俱樂(le) 部等青訓梯隊建在中小學校,解決(jue) 學訓矛盾。暢通優(you) 秀女足退役運動員、教練員進入學校兼任、擔任體(ti) 育教師的渠道,提高校園足球教學質量。”

  這可能是張琳豔在女足亞(ya) 洲杯上打進珍貴的扳平頭球之後,令江油校園女足教練們(men) 更開心的事情。

  在江油市教育和體(ti) 育局相關(guan) 負責人看來,江油校園女足的成功,一個(ge) 核心主線就是“體(ti) 教融合”,逐步建立了小、初、高“一體(ti) 化”人才梯隊,形成完善的校園女子足球人才培育體(ti) 係,解決(jue) 了學訓矛盾。這背後,也離不開包括文榮、何功梁在內(nei) 的熱愛足球、堅守初心的“草根教練”團隊……

  一根筋地堅守

  帶出女足名將張琳豔 從(cong) 2人到10人 有數學老師改行

  回到16年前,江油校園女足2006年重新組建時,僅(jin) 有江油一中的文榮、劉海濤兩(liang) 名教練和4名小隊員。

  2008年汶川大地震之後,江油全市甚至找不到一塊標準足球場,女足隊員們(men) 隻能利用狹小的場地開展課餘(yu) 訓練,她們(men) 用最原始的方式詮釋了足球的本質——參與(yu) 、快樂(le) ,沒有功利。

  文榮告訴記者,資金不足,他們(men) 在多方籌集時,也千方百計節省開支。隊員的訓練服,一屆穿完後洗幹淨留給下一屆的孩子接著穿;學校足球場隻有正規場地的三分之一,就練短傳(chuan) 配合;沒有守門員教練,他們(men) 就到處物色,發現距江油城區50公裏的厚壩初中體(ti) 育老師何飛大學時擔任過守門員,便請何飛出山。

  第4名教練,請來的是何功梁,一名鄉(xiang) 村數學教師。

  今年54歲的何功梁,畢業(ye) 於(yu) 地方師範學校,這個(ge) 班專(zhuan) 為(wei) 培養(yang) 鄉(xiang) 村教師而設,一個(ge) 老師包全班所有門類的課程。他長期在江油重華鎮的村小和鄉(xiang) 鎮小學任教,一待就是20多年。學校沒有體(ti) 育老師,靠他主持運動事項。

  “以前在鄉(xiang) 鎮,我帶孩子們(men) 練中長跑,2006年到江油參加比賽後,文榮找到了我,說想選幾個(ge) 田徑好的孩子參加女足,但那時孩子們(men) 根本沒有接觸過足球,都不願意參加。”何功梁告訴記者,後來,文榮專(zhuan) 門送了10個(ge) 足球到學校,“我也是門外漢,我也開始學習(xi) ,開始編練女足隊伍。”

  讓何功梁沒想到的是,還真練出了一批苗子。2011年,何功梁被調到城區小學,以為(wei) 會(hui) 繼續教數學,卻被告知“你是足球人才,改行教足球吧”。就這樣,何功梁成為(wei) 江油女足青訓教練。他帶隊打四川省“萌芽杯”比賽,一下子轟動全省:麾下有個(ge) 黑瘦黑瘦的“小不點”,全隊56個(ge) 進球,她一個(ge) 人獨進48個(ge) !這個(ge) “小不點”就是張琳豔。

  在何功梁的辦公桌抽屜裏,放著有《巴西青少年足球訓練方法300例》《足球技戰術訓練全書(shu) 》等足球書(shu) 籍,他的微信關(guan) 注了關(guan) 於(yu) 校園足球的眾(zhong) 多公眾(zhong) 號。現在,他經過培訓,也取得了中國足協D級教練員證,“隻有不斷地學習(xi) ,才能更好帶隊員訓練。”

  教練員周虎家住綿陽,天天紮在訓練場,短短40公裏,一個(ge) 月才回家一次看望家人。

  現在,教練有10人了。“江油模式中有一條,就是教練員們(men) 一直堅守初心,而他們(men) 其實都是學校的老師,都不是專(zhuan) 業(ye) 教練,我們(men) 稱他們(men) 為(wei) ‘草根教練’。”江油市教育和體(ti) 育局黨(dang) 總支書(shu) 記龍體(ti) 健說。

  對於(yu) 這份堅持,何功梁等人則戲稱自己是“一根筋”地堅守初心。

  一條龍的通道

  打通小初高升學通道 構建校園女足完整梯隊體(ti) 係

  在龍體(ti) 健看來,“江油校園女足”模式,成功的核心主線是“體(ti) 教融合”,江油市教育和體(ti) 育局打通了小、初、高“一條龍”的升學通道,解決(jue) 孩子們(men) 的學訓矛盾。

  文榮告訴記者,2006年,江油一中將女足作為(wei) 突破口,打造學校的特色項目,走體(ti) 教融合的模式。“剛開始招人難啊,最開始隻有4名隊員,還是我們(men) 苦口婆心找家長進行動員。”文榮回憶,當年為(wei) 了招一個(ge) 好苗子,他會(hui) 多次到位於(yu) 幾十公裏外的鄉(xiang) 鎮,找到學生家長溝通交流。

  在文榮看來,如果從(cong) 高中開始練足球,效果並不是太理想,至少要是初中,但江油一中隻有高中,怎麽(me) 辦?於(yu) 是,他找到學校領導,提出自己的想法,與(yu) 初中進行聯合辦隊。後來,經過江油教體(ti) 部門的支持,他們(men) 和江油華豐(feng) 初中開始了聯合辦隊,選中的女足隊員,高中可以直接就讀江油一中。

  “我們(men) 最初的選人,都是通過田徑比賽、籃球比賽選人,選身體(ti) 素質好的,她們(men) 都是零基礎。和初中聯合辦隊後,第二批隊員小升初就到華豐(feng) 初中。”文榮說,後來,他們(men) 又動員了6所小學發展女足,並找到教體(ti) 局,爭(zheng) 取舉(ju) 辦了小學生女足比賽。到2010年,小、初、高都有梯隊了,小學選擇了江油市花園小學。

  2012年,在綿陽、江油兩(liang) 級教體(ti) 部門的支持下,以江油一中為(wei) 主體(ti) ,通過整合華豐(feng) 初中、花園小學等7所學校資源,構建江油市校園女足完整的梯隊體(ti) 係。目前,各年齡段正式在訓運動員200餘(yu) 人。

  文榮記得,以前沒有標準的比賽場地,大型比賽時,孩子們(men) 有些發怵。他們(men) 就在比賽前“狠狠心”闊氣一把,專(zhuan) 門到大城市包個(ge) 標準球場,讓孩子們(men) 感受實際比賽的距離和空間。

  在賽場外,老師們(men) 則像父母一樣疼愛隊員。

  一體(ti) 化地訓練

  已為(wei) 國家隊輸送多名隊員 教練分布各校 隊員從(cong) 小一起訓練

  江油校園女足的10名教練,分布在小、初、高三所學校。文榮是江油一中的老師,何功梁是花園小學的老師,華豐(feng) 初中也有兩(liang) 名老師是教練。

  “三所學校不是隸屬關(guan) 係,但我們(men) 在女足訓練上已形成了‘一體(ti) 化’的機製。”文榮說,教練各自帶有一支不同年齡段的隊伍,但因教練人少,他會(hui) 經常到華豐(feng) 初中去帶隊訓練,華豐(feng) 初中的教練也會(hui) 到花園小學去帶隊訓練,何功梁也會(hui) 到華豐(feng) 初中去。

  “一條龍”的升學通道、“一體(ti) 化”的訓練機製,讓隊員們(men) 從(cong) 小就在一起訓練、一起熟悉,默契度高,配合好,就能更好地出成績。

  文榮的辦公室有很多冠軍(jun) 獎杯。他說,江油市校園女足隊先後代表四川省獲得國家級冠軍(jun) 2個(ge) 、亞(ya) 軍(jun) 1個(ge) 、季軍(jun) 1個(ge) 。代表綿陽市獲得省級冠軍(jun) 32個(ge) ,亞(ya) 軍(jun) 季軍(jun) 59個(ge) 。其中,2022年分別獲得四川省運動會(hui) 、“貢嘎杯”“體(ti) 總杯”三大球城市聯賽三個(ge) 冠軍(jun) 。

  龍體(ti) 健介紹,當地不斷拓寬隊員成才通道,先後有60餘(yu) 名女足隊員升入大學,蔣夢淇以高水平運動員身份進入四川師範大學;張琳豔、萬(wan) 佳瑤入選國家成年隊,王粒橙、緱麗(li) 君、羅海嘉入選國家少年隊。此外,江油市以女子足球項目為(wei) 引領,創建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幼兒(er) 園)20所,形成了濃厚的校園足球氛圍。

  “以後還準備建立5級模式,即幼兒(er) 園就開始訓練足球,並且和大學達成協議,成為(wei) 大學的足球生源基地。”龍體(ti) 健充滿信心地說。

  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 湯小均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