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低碳社區”遂寧方案》發布 減排目標這樣實現
原標題:《農(nong) 村“低碳社區”遂寧方案》發布 減排目標這樣實現
近日,由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與(yu) 遂寧市安居區聯合製定的《農(nong) 村“低碳社區”遂寧方案》對外發布,剖析了安居區常理鎮海龍村“低碳社區”建設的經驗做法。
“今年4月,我們(men) 聯合安居區,以沼氣做引子,突出‘低碳共富’理念,在海龍村啟動打造‘低碳社區’。”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部沼氣科學研究所科研處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經實地調研測算,海龍村村域每年碳排放2384.1噸二氧化碳當量,村裏林地和農(nong) 田土壤等每年能固碳1120噸左右,年淨碳排放量為(wei) 1264.1噸二氧化碳當量。
如何實現“低碳社區”減排目標?海龍村依托現有資源,以“一核·三生”為(wei) 理念,集成綠色低碳技術、形成綠色低碳文化體(ti) 係。其中,“一核”即“可再生能源替代”,完善現有沼氣生產(chan) 單元,建設高效的沼氣生產(chan) 、處置、供應體(ti) 係。“三生”即主要在農(nong) 村生態領域、農(nong) 業(ye) 生產(chan) 領域、農(nong) 村生活領域著力,做好減排,主要做法包括建設環湖生態隔離帶,加強林盤防病防火等措施提升林業(ye) 碳匯;優(you) 化施肥方案,推進沼渣沼液還田,促進旱地農(nong) 田土壤固碳;減少秸稈直接碳排放強度;強化沼氣技術利用,減少來自糞便發酵的甲烷排放強度;建設農(nong) 村生活汙水、垃圾的處理體(ti) 係、管理體(ti) 係,減少汙水垃圾無序管理的碳排放等。“海龍村每年因此可減少碳排放約1200噸二氧化碳當量,實現區域內(nei) 近零碳生態。”(鄒霞 四川日報全媒體(ti) 記者 王若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