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磚灰瓦鴿哨聲 南望中軸更壯美
人民網北京11月7日電 (記者鮑聰穎) 北京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鍾鼓樓,全長7.8公裏,是世界上最長的城市中軸線。鍾樓和鼓樓,合稱鍾鼓樓,是北京中軸線上最高的兩(liang) 座建築。
近年來,北京市西城區什刹海街道以中軸線申遺為(wei) 抓手,持續推進老城整體(ti) 保護和有機更新,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環境品質提升項目已通過專(zhuan) 家驗收,圍繞什刹海的“文化探訪路徑”正式形成。遊客無論是高處俯瞰,還是漫步騎行,均可領略中軸線文化精華,感受老城傳(chuan) 統風貌,品讀老北京曆史文化。
記者從(cong) 北京市西城區什刹海街道了解到,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環境品質提升項目自2021年6月啟動,鍾鼓樓周邊平房四合院及沿地安門外大街商業(ye) 店鋪的第五立麵風貌、公共空間環境實現整體(ti) 提升,極大改善鍾鼓樓俯瞰眺望景觀。
整治點位344處
恢複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原始風貌
屋頂被稱為(wei) 建築的第五立麵。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是中軸線申遺的重要組成部分。什刹海阜景街建設指揮部常務副總指揮劉維岩介紹,老北京民間一直流傳(chuan) 著這樣一句話:紅牆黃瓦老皇城、青磚灰瓦四合院,豆汁焦圈鍾鼓樓,藍天白雲(yun) 鴿子哨,講述的就是老北京城的曆史風貌。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從(cong) 鍾鼓樓上俯瞰眺望所看到的不再是青磚灰瓦,周邊建築屋頂上的私搭亂(luan) 建、生活設施。隨著北京中軸線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chan) 預備名單》,《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chan) 保護條例》正式施行,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環境品質提升勢在必行。
在北京市西城區什刹海街道組建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環境品質提升工作組,根據片區劃分工作小組,以“微整治、微修繕、微更新”為(wei) 理念,尊重在曆史演化過程中形成的時代特征和曆史信息。對不符合中軸線申遺要求的屋麵進行改造,包括拆除樓頂違建、改移附屬設施、改造鴿舍等。
“第一是老百姓生活的剛需,比如說屋頂上的廚房和衛生間,我們(men) 給他做規劃,在正式房屋之內(nei) 優(you) 化空間,把屋頂上麵的功能挪到下邊來。第二從(cong) 商業(ye) 來說,有的商戶是彩鋼頂,完全與(yu) 老城風貌和中軸線申遺的要求不相符,現在改成符合老北京的這種坡頂了。”什刹海街道副主任裴亞(ya) 周介紹,周邊居民和商戶對整治項目給予大力支持。自2021年6月至今,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環境品質提升共整治點位344處。截至目前,西北片區完成屋頂修繕整治64處,空調室外機全麵消隱、屋頂上架太陽能板全部撤除,4條胡同公共空間整治完成,福德庵整體(ti) 修繕即將收官,地安門派出所降層完畢。東(dong) 南、西南片區完成了沿地安門外大街9處重點整治對象的屋頂修繕改造,16組院落內(nei) 二層違建基本拆除,屋頂全部完成修繕整治,空調全麵消隱、太陽能板全部撤除。
眼下正值北京深秋,天高雲(yun) 淡,記者登上鼓樓南眺,紅牆黃瓦、青磚庭院盡收眼底,可一覽中軸線上的壯美風貌。
居民協商 一戶一策
留住老北京的鴿哨聲
鴿子哨作為(wei) 北京城的“空中交響樂(le) ”,是很多人記憶中的北京聲音。隨著第五立麵整治工作的開展,如何保證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環境品質符合中軸線申遺標準,又要保留住屬於(yu) 老北京的鴿哨聲,讓鴿籠改造成為(wei) 重要議題之一。
在鍾鼓樓西北側(ce) 的一個(ge) 狹窄的小胡同內(nei) ,住著老史一家四口以及十幾隻鴿子,鴿籠就架在屋頂上。為(wei) 妥善解決(jue) 鴿子籠改造問題,設計單位、施工單位、工作組成員充分利用居民議事協商,聽取老史等養(yang) 鴿戶對於(yu) 鴿籠整治方案的看法,從(cong) 實際出發,利用“一戶一策”的方式,或為(wei) 他們(men) 免費置換了新鴿子籠,或將鴿子籠改到不顯眼的地方。
“我們(men) 以不破壞整體(ti) 風貌為(wei) 第一要件,以人字屋頂和灰色為(wei) 主基調,同時還滿足養(yang) 鴿籠的高度要求。”劉維岩介紹。
老史的新鴿子籠是鐵做的,頂上做成老房頂的樣式,整體(ti) 塗成深灰色,與(yu) 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的風貌融為(wei) 一體(ti) ,從(cong) 高處望去,誰也看不出那裏曾經是一處紮眼的鴿子籠。傍晚時分,老史來到屋頂,打開新的鴿子籠,把鴿子趕到房子上空,看著連成片的鴿子在鍾鼓樓周邊一圈圈地盤旋,聽著那再熟悉不過的鴿子哨聲,構成了老北京獨有的煙火氣息。
規劃先行 整體(ti) 提升
什刹海“文化探訪路徑”形成
此次第五立麵環境品質提升項目,什刹海街道堅持規劃先行,整體(ti) 提升。委托清華設計院為(wei) 設計單位,結合中軸線申遺工作編製高水平設計方案。方案著重規劃第五立麵整治與(yu) 地外大街整治相互結合,整體(ti) 推進,同時二者交圈位置要做到設計對接、交相呼應。
在地外大街9號的整治過程中,結合地外大街外立麵改造,充分考慮曆史風貌特點,重新確定屋頂形製及肌理,恢複傳(chuan) 統屋麵,將原有煙道等設施統一設計藏於(yu) 坡頂傳(chuan) 統屋麵等,整體(ti) 打造,提升城市品質。
什刹海街道相關(guan) 負責人表示,隨著鍾鼓樓周邊第五立麵環境品質提升項目的完工,圍繞什刹海的“文化探訪路徑”正式形成。以舊鼓樓大街為(wei) 起點,經地外大街、平安大街、西什庫大街、西安門大街、鼓樓西大街,最後回到鼓樓腳下。遊客無論是高處俯瞰,還是漫步騎行,都能領略到中軸線文化精華,感受到老城傳(chuan) 統風貌,品讀老北京的曆史文化,再配上不時傳(chuan) 來的鴿哨聲,讓人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北京城。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