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築良好生態格局 天津濕地生態持續向好
11月5日,《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hui) 在中國武漢、瑞士日內(nei) 瓦拉開帷幕。這是我國首次承辦此項國際盛會(hui) ,濕地保護也再次成為(wei) 廣泛關(guan) 注的焦點。從(cong) 市規劃資源局獲悉,天津紮實深入推進“1+4”濕地保護修複,截至目前,濕地總麵積2956平方公裏,陸域濕地占國土麵積17.1%,構築起“河流環抱”“濕地圍城”良好生態格局。
濕地被譽為(wei) “地球之腎”,在涵養(yang) 水源、調節氣候、改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和生物多樣性方麵發揮著重要功能。天津濕地是瀕危珍稀候鳥的重要棲息地和停歇地,是全球八大鳥類遷徙廊道東(dong) 亞(ya) —澳大利西亞(ya) 遷徙路線的重要驛站。近年來,天津出台了《天津市濕地保護條例》,製定了濕地自然保護區“1+4”規劃,全麵加強七裏海、北大港、大黃堡及團泊窪4大重要濕地保護與(yu) 修複。堅決(jue) 整治違法違規行為(wei) ,大力實施濕地保護修複,開展土地流轉、生態移民工程,實施引水調蓄生態補水,推進濕地自然環境和生態功能不斷恢複。如今,天津4個(ge) 濕地自然保護區水域麵積明顯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多、珍稀瀕危鳥類種群數量上升、植被覆蓋度提升、生態係統明顯向好、基本上遏製了濕地退化現象。875平方公裏濕地自然保護區,已經成為(wei) 天津的招牌生態工程和建設美麗(li) 天津的重要陣地。
據介紹,截至目前,天津共有國際重要濕地1處、國家重要濕地2處、省級重要濕地14處。高標準建設七裏海、北大港、大黃堡和團泊窪4個(ge) 濕地自然保護區,武清永定河故道、寶坻潮白河、薊州州河和下營環秀湖4個(ge) 國家濕地公園,以及位於(yu) 濱海新區的天津濱海國家海洋公園,形成了以濕地自然保護區為(wei) 基礎,濕地公園、海洋公園為(wei) 補充的濕地自然保護地體(ti) 係。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指出,“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yang) 生息”。“我們(men) 將以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為(wei) 指引,按照《濕地公約》大會(hui) 上提出的一係列務實舉(ju) 措,紮實開展工作,提升濕地生態係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推進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濕地休養(yang) 生息。”市規劃資源局濕地處副處長劉喜鳳表示。據了解,天津下一步將推動修訂《濕地保護條例》,用法治方式為(wei) 濕地保護修複工作“保駕護航”。繼續深入推進“1+4”規劃全麵實施,確保按照國家級保護區要求開展規劃、建設、管理和保護。完善提升並出台《天津市濕地保護規劃》,為(wei) 濕地保護管理提供依據。推動各濕地自然保護區規劃修編,提升自然保護地體(ti) 係建設。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發展之路,提升“871”重大生態工程“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功能,把天津建設成為(wei) 綠水青山、碧海藍天、草木蔥蘢、鳥語花香的生態城市。(記者 陳璠 錢進 潘立峰 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