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緊扣“放管服” 持續激發市場活力
複雜多變的嚴(yan) 峻形勢下,今年江蘇省先後出台“蘇政40條”“蘇政辦22條”,各地各部門細化落實各項措施,推動助企紓困政策精準滴灌,助企業(ye) 渡難關(guan) 。隨著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的深化落實,全省經濟運行呈現快速恢複、回穩向上態勢。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全省市場主體(ti) 總數達1393.6萬(wan) 戶,同比增長4.1%。奮戰四季度,各地各部門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ou) 化營商環境,全力以赴為(wei) 企業(ye) 排憂解難,更大力度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hui) 創造力。
緊扣“放”,激發創業(ye) 創新熱情
“對企業(ye) 來說,項目落地後最怕的就是等。沒想到現在一天之內(nei) 就幫我們(men) 完成了‘多證’辦理。”近日在泗陽縣企業(ye) 服務中心,江蘇昇田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田贇拿著剛辦好的證照,對審批服務豎起大拇指。
2020年6月起,全省實行“交房(地)即發證”模式,實現土地交付、購房人收房當天即可領取不動產(chan) 權證書(shu) ,江蘇省也成為(wei) 全國首個(ge) 整省推廣“交房(地)即發證”不動產(chan) 登記模式的省份。“目前,省內(nei) 各地不動產(chan) 登記機構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礎上,創新探索‘交房(地)即發證’新路徑。”省自然資源廳確權登記局局長譚靜舉(ju) 例說,無錫市新吳區將首次登記與(yu) 土地複核驗收、住建綜合驗收並聯審核,確保可交付商品房首次登記無障礙,實現全區所有樓盤一經交付即時納入“交房即發證”服務項目管理清單。
個(ge) 體(ti) 工商戶是市場主體(ti) 中的大多數。目前揚州登記注冊(ce) 的個(ge) 體(ti) 工商戶達47.2萬(wan) 戶,占市場主體(ti) 總數的68.2%,直接帶動90萬(wan) 以上城鄉(xiang) 居民就業(ye) 。
“越是經濟下行壓力大,越是要優(you) 化營商環境,促進市場主體(ti) 多生快生,穩住經濟大盤。”揚州市市場監管局民營經濟發展處處長孫學政表示,將在放寬準入上挖潛力,全麵貫徹落實11月1日正式施行的《促進個(ge) 體(ti) 工商戶發展條例》,進一步放寬經營場所登記條件限製,鼓勵各地建立經營場所負麵清單,支持社區、村鎮為(wei) 個(ge) 體(ti) 工商戶進駐提供專(zhuan) 門經營場所,切實降低個(ge) 體(ti) 工商戶創業(ye) 門檻。
讓市場主體(ti) “生得快”,江蘇省市場監管部門將加強電子營業(ye) 執照跨部門、跨區域協同應用,推動更多高頻審評審批事項“省內(nei) 通辦”“跨省通辦”,力爭(zheng) 實現企業(ye) 開辦線上辦理一個(ge) 環節、最快0.5個(ge) 工作日辦結。
緊扣“管”,打造公平市場環境
近日,國務院知識產(chan) 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hui) 議辦公室發布《知識產(chan) 權強國建設第一批典型案例》,南京市《堅持“七個(ge) 一”整體(ti) 推進 強化商業(ye) 秘密保護》成功入選。
保護商業(ye) 秘密,既是打造公平市場秩序、優(you) 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內(nei) 容,也是激發市場活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推動力。目前,南京建成覆蓋全市、數量居全省第一的14個(ge) 商業(ye) 秘密保護維權聯係點、263個(ge) 示範點,企業(ye) 保護意識和需求明顯增強。近日,全國商業(ye) 秘密保護創新試點地區名單公布,20個(ge) 科技創新活躍的地區獲批首批試點,蘇州市、無錫市、南京江北新區入選。
優(you) 化營商環境不僅(jin) 要在“放”上做文章,更要考慮如何“管”。日前,江蘇某水泥公司因產(chan) 品質量抽檢不合格被江陰市市場監管局行政處罰。市場監管部門在回訪中得知,企業(ye) 在質量提升、規範管理等方麵急需指導。江陰市市場監管局及時上門指導企業(ye) 整改,同時推薦企業(ye) 技術骨幹參加首席質量官培訓,幫助企業(ye) 引進績效管理模式,提升企業(ye) 質量管理水平。企業(ye) 生產(chan) 的水泥在近期的水泥品質指標檢驗測評中,指標全部合格。該企業(ye) 負責人感慨道:“市場監管部門不是一罰了之,而是服務上門,問需求、送政策、出點子,是企業(ye) 健康發展的‘及時雨’。”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陳琪宏介紹,將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zheng) 監管,進一步加大醫藥、電商平台、公用事業(ye) 等領域合規指導力度。推動“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和信用監管深度融合,加快推行移動監管、遠程監管等非現場監管,全麵壓減檢查頻次、提高檢查效能。不斷升級擴容市場監管免罰輕罰清單,對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實行包容審慎監管,為(wei) 廣大市場主體(ti) 營造寬鬆的發展環境。
緊扣“服”,信用助企添活力
“去年開始,信用服務機構依據《江蘇省企業(ye) 信用評價(jia) 指引》,結合公司經營情況、風險預警出具規範的第三方信用報告。在政策支持下,我們(men) 還獲得鹽城市信用辦的信用報告補貼。”江蘇彩之雲(yun) 物業(ye) 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呂開清告訴記者,如今公司信用透明可見,開展合作更有說服力。
紮實開展信用領域突出問題專(zhuan) 項治理,對失信企業(ye) 開展退出、幫扶、約束分類處置措施,多措並舉(ju) 實現失信企業(ye) 主體(ti) 數量和比重“雙下降”,超前完成治理目標……今年以來,江蘇省全麵推進重點領域信用建設,助力優(you) 化營商環境,讓“無形”的信用為(wei) 企業(ye) 帶來“有形”的便利。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公司停工,導致貸款逾期,我們(men) 非常著急。”昆山一家塑膠科技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與(yu) 合作銀行無錫錫商銀行溝通後,對方很快針對部分逾期貸款啟用征信保護。
為(wei) 進一步增強信用服務能力,提升惠民便企質效,江蘇省出台《江蘇省加強信用信息共享應用促進中小微企業(ye) 融資若幹措施》,建設全國中小企業(ye) 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台省級節點。截至10月底,省融資信用服務平台累計注冊(ce) 企業(ye) 109.7萬(wan) 家,入駐金融機構506家,撮合授信2.5萬(wan) 億(yi) 元。
助力失信企業(ye) “破繭再生”,今年江蘇省創新開展破產(chan) 重整、和解企業(ye) 信用修複、信用修複提醒書(shu) 與(yu) 行政處罰決(jue) 定書(shu) “兩(liang) 書(shu) 同達”工作,發揮信用修複助企紓困作用,支持企業(ye) 脫困發展。今年以來,全省已累計完成信用修複28945件。
“全省將進一步創新‘信易貸’工作,促進銀企對接,強化政策支持,持續提高首貸、信用貸款規模。”省發改委信用建設處有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標是建成全國中小企業(ye) 融資綜合信用服務平台省級節點,持續開展信用信息歸集共享。(許海燕 沈佳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