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指數報告(2022)》發布
11月7日,中國經濟信息社與(yu)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發布《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指數報告(2022)》。報告顯示,2021年長三角一體(ti) 化發展指數為(wei) 192.56點,同比增長6.49%,實現近三年最大增幅。
報告主要從(cong) 產(chan) 業(ye) 融合、設施聯通、生態共保、民生服務和協同開放五大維度對長三角一市三省一體(ti) 化水平進行研究。結果顯示,滬蘇浙皖一市三省各揚所長、協同發力,2021年6.49%的指數增幅較上一年的2.80%顯著擴大,當前指數水平已達到2012年的1.69倍,十年來的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6.03%。綜合來看,無論是區域GDP、工業(ye) 增加值、高鐵營業(ye) 裏程等總量指標,還是人均GDP、人均可支配收入、預期壽命等平均指標,長三角均屬於(yu) 全國“第一梯隊”。
今年指數新增了“數字生態”“綠水青山”兩(liang) 項指標。評價(jia) 結果顯示,一市三省數字生態表現均高於(yu) 全國平均水平,尤其是上海、杭州、南京位列全國城市前十位。同時,長三角以3.2%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8.1%的GDP增速,以占全國16.7%的能源消費總量,產(chan) 出了24.1%的GDP、26.6%的稅收收入和21%的城鎮就業(ye) 人口。此外,今年指數還引入了夜間燈光遙感影像數據。2021年,長三角夜間燈光指數較2016年增長57.24%。
受疫情影響,2021年長三角跨城通勤、商務往來、異地休閑的規模同比分別下降4.5%、11.6%、21.0%。但貨物流轉、投資交易、產(chan) 業(ye) 合作等方麵展現了較強韌性,航空、港口、鐵路貨運量分別增長10%、5%、5%,技術合同交易額從(cong) 1.1萬(wan) 億(yi) 元增至1.63萬(wan) 億(yi) 元,製造業(ye) 的新增分支數量較同期上漲73%。
從(cong) 單個(ge) 城市來看,上海、杭州、南京、蘇州、合肥、寧波、無錫7大城市在總共18個(ge) 子指數中有12項均位於(yu) 前列,並集聚了2020年以來長三角60%的人口增量和53%的GDP增量,是區域鏈接水平與(yu) 一體(ti) 化聯係最高的地區。浙江省人口增量在全國各省區市中排行首位。上海仍然是長三角高校畢業(ye) 生就業(ye) 生活的第一選擇,杭州、蘇州、合肥等城市提升明顯。受上海、杭州都市圈帶動,紹興(xing) 和湖州在跨城通勤、商務往來、異地休閑等方麵優(you) 勢突出,成為(wei) 兩(liang) 匹“黑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