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教興國戰略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在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這要求我們(men) 堅持教育優(you) 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為(wei) 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提供基礎性、戰略性支撐。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實施科教興(xing) 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單獨作為(wei) 一個(ge) 部分,也首次將教育、科技、人才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進行論述,充分體(ti) 現了我們(men) 黨(dang) 對教育、科技、人才的高度重視,進一步理順了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的內(nei) 在聯係。唯有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才能為(wei) 建設科技強國、人才強國涵養(yang) 源頭活水;唯有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才能充分釋放科技這個(ge) “第一生產(chan) 力”、激活創新這個(ge) “第一動力”;也唯有加快建設人才強國,才能為(wei) 科技創新提供人力資源保障。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dang) 之大計。當今世界的綜合國力競爭(zheng) ,說到底是人才競爭(zheng) ,人才越來越成為(wei) 推動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戰略性資源,教育的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顯。說到底,科技創新靠人才支撐,人才靠教育培養(yang) 。我們(men) 要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把教育事業(ye) 放在優(you) 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麵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ang) 質量。隻有造就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數以千萬(wan) 計的高級專(zhuan) 門人才和數以億(yi) 計的高素質勞動者,方能提高我國科技創新水平和全要素生產(chan) 率,促進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建設。
創新是一個(ge) 民族進步的靈魂。這十年,我國邁進創新型國家行列,全球創新指數排名從(cong) 2012年的第三十四位躍居2022年的第十一位;一批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jun) 人才、科技創新團隊、卓越工程師、大國工匠脫穎而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an) 業(ye) 變革深入發展,正在深刻改變生產(chan) 生活方式、重塑國際產(chan) 業(ye) 分工,為(wei) 我國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期和窗口期。當務之急,是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深化科技體(ti) 製改革,深化科技評價(jia) 改革,加大多元化科技投入。努力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方能占領全球新一輪科技競爭(zheng) 製高點。
人才是富國之本、興(xing) 邦大計。培養(yang) 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是國家和民族長遠發展大計。有必要將育人與(yu) 科技、教育規劃相銜接,寓人才培養(yang) 於(yu) 科教融合之中;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為(wei) 人才創造幹事創業(ye) 的優(you) 良環境,讓人才能夠聚精會(hui) 神地投入創新、心無旁騖地發揮才幹;優(you) 化評價(jia) 激勵與(yu) 資源分配體(ti) 製,讓優(you) 質資源充分向教育科研一線傾(qing) 斜,讓優(you) 秀人才在教育科研一線建功立業(ye) 。深化人才發展體(ti) 製機製改革,真心愛才、悉心育才、傾(qing) 心引才、精心用才,必將形成“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良好局麵,讓一切創新創造活力充分湧流、競相迸發。
藍圖已繪就,奮鬥正當時。學習(xi) 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需要我們(men) 將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作為(wei) 一個(ge) 整體(ti) ,實現整體(ti) 聯動、共同推進,以高質量教育立德樹人,用高水平科技創新激發動能,讓高素質人才源源不斷湧現,為(wei)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wei) 大複興(xing) 注入強大動力。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10日 05 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