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桐廬走好縣域高質量發展特色之路
秋風帶著收獲的味道吹過富春江畔。日前,杭州桐廬前三季度經濟統計數據出爐,該縣地區生產(chan) 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固定資產(chan) 投資、出口等指標增速均居杭州前列,獲省市賽馬激勵。
當前,桐廬縣深入實施“優(you) 資興(xing) 業(ye) 、聚人興(xing) 城、強產(chan) 興(xing) 縣”戰略,積極探索縣域高質量發展特色路徑,在推進“兩(liang) 個(ge) 先行”中爭(zheng) 當縣域標杆。聚焦視覺智能、磁性材料、新能源、生命健康、快遞物流及未來產(chan) 業(ye) 等六大優(you) 勢賽道,桐廬正吹響先進製造業(ye) 高質量發展的衝(chong) 鋒號。前三季度,裝備製造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增加值增速居杭州市前列,規上工業(ye) 增加值同比增長6.8%,排名杭州市第四,其中9月當月同比增長10%,排名杭州市第一。
在桐廬縣委主要負責人看來,桐廬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既要有眾(zhong) 多穩紮穩打的星星型企業(ye) ,更要加快培育、引進月亮型的大企業(ye) 、科創型企業(ye) ,才能有規模總量、發展質態的新突破。日前,年產(chan) 12萬(wan) 噸新材料建設項目和年產(chan) 600萬(wan) 套快遞集包袋及智能RFID芯片項目分別簽約落戶桐廬經濟開發區。今年初,桐廬圍繞“萬(wan) 畝(mu) 千億(yi) ”目標,推動空間重構、體(ti) 製優(you) 化、能級提升,強化大平台支撐,作為(wei) 經濟發展主平台,桐廬經濟開發區貢獻率超75%,實現經濟發展重拳出擊的效果。
青山綠水間,智能製造、磁性材料、新能源、文旅康養(yang) 等新興(xing) 主導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步履鏗鏘,一大批實力企業(ye) 帶動明顯,龍頭效應也不斷顯現。今年1月至9月,桐廬億(yi) 元企業(ye) 66家同比增長29.2%,拉動全縣19.5個(ge) 百分點。同時,國家高新技術企業(ye) 近三年翻兩(liang) 番,新增國家級專(zhuan) 精特新“小巨人”企業(ye) 2家,杭州市政府質量獎實現零突破。
而在快遞產(chan) 業(ye) 這條“特色賽道”上,桐廬希冀差異化布局錯位發展,以總部回歸帶動創新鏈、製造鏈、服務鏈協同落地,加緊開辟“全鏈路競爭(zheng) ”新賽道。隨著快遞產(chan) 業(ye) 服務園區和桐商總部園加速落地和拔節起勢,進一步豐(feng) 富了產(chan) 業(ye) 生態圈,目前桐廬已集聚“三通一達”等快遞關(guan) 聯企業(ye) 325家,1月至9月實現營收273.9億(yi) 元。眼下,桐廬正成為(wei) 快遞物流業(ye) 的集聚窪地,日漸強大的虹吸效應也為(wei) 行業(ye) 龍頭和上下遊企業(ye) 提供了拓展提升的空間。
優(you) 良的營商“軟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硬支撐”。一直以來,桐廬突出體(ti) 製機製探索,從(cong) 商事改革、要素保障、生活配套等方麵構建一流的營商環境。比如,百億(yi) 級抽水蓄能電站項目從(cong) 預可研通過審查到核準僅(jin) 用8個(ge) 月;動力電池項目從(cong) 洽談到簽約僅(jin) 用28天,拿地當日實現“五證齊發”。接下來,一批10億(yi) 元以上項目相繼建設,支撐作用持續增強,將讓桐廬的發展後勁更加蓬勃有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