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11方麵45條!太原市進一步優化疫情防控工作舉措

發布時間:2022-11-18 15:21:00來源: 人民網-山西頻道

  人民網太原11月16日電(記者 張婷婷)“本輪疫情來勢凶猛、多鏈並發、點多麵廣,主要由省外輸入病例不遵守防疫規定、逃避防疫檢查引起。”11月16日,在太原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hui) 上,太原市疫情防控辦主任、市衛健委主任張澤如是說。

  據介紹,太原市本輪疫情的傳(chuan) 播形式以小餐飲店就餐、密閉空間聚集、校園隱匿性傳(chuan) 播為(wei) 主,傳(chuan) 播速度非常快。11月8日—11月15日24時,全市累計報告陽性感染者254例。目前所有陽性感染者均在太原市第四人民醫院隔離診治。

  為(wei) 堅定不移落實“外防輸入、內(nei) 防反彈”總策略,貫徹“動態清零”總方針,太原市製定出台《關(guan) 於(yu) 進一步優(you) 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 科學精準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施意見》,提出十一方麵45條具體(ti) 舉(ju) 措。

  一是優(you) 化風險人員管控。對7天內(nei) 有高風險區旅居史的人員,實施“7+4”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對7天內(nei) 有低風險區旅居史的人員,實施“3+3”健康監測;對密切接觸者,實施“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對結束閉環作業(ye) 的高風險崗位人員,實施“5+3”居家健康監測。

  二是優(you) 化入境人員管控。取消入境航班熔斷機製,加強源頭防控,對有症狀者、疑似病例、確診病例或無症狀感染者、未持有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發熱的旅客嚴(yan) 控登機;對入境人員,實施“5天集中隔離+3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在第一入境點完成隔離後,目的地不得重複隔離。

  三是優(you) 化“第一落點”防控。落實返(抵)並人員檢疫登記製度,按照紅、藍、綠三色標識實施分類健康管理。對省內(nei) 外有疫情縣區的返(抵)並人員嚴(yan) 格執行“第一落點”核酸檢測和分類管控措施。建立省外貨運預約和貨主報備製度,全流程閉環管理,對來自高風險區的貨車,實施“無接觸裝卸”貨物,“點對點”護送到高速口離並;對需要留並的貨車人員,由屬地防控辦按規定實施健康管理。

  四是嚴(yan) 格落實分類管控。嚴(yan) 格落實集中隔離人員接收、入住、轉運和解除的全程閉環措施;居家隔離管理要做到單獨居住或單間居住,嚴(yan) 格落實“足不出戶、上門服務”;居家健康監測管理,盡量使用獨立衛生間,非必要不外出。

  五是加強流調溯源能力。進一步強化流調溯源隊伍建設和儲(chu) 備,強化公安、公衛、工信“三公(工)”聯動,一旦發生本土疫情,立即合署辦公,實行一人一專(zhuan) 班,用最短的時間把風險人員排查管控到位。

  六是優(you) 化核酸檢測策略。一般不按行政區域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僅(jin) 在感染來源和傳(chuan) 播鏈條不清、社區傳(chuan) 播時間較長等疫情底數不清時開展。風險職業(ye) 人員和重點機構場所人員、物品和環境的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通過改(擴)建實驗室、購置移動方艙、核酸檢測車等方式提升核酸檢測能力。

  七是及時精準劃定風險區域。依據流調溯源和分析研判情況劃定高風險區,一般以單元、樓棟為(wei) 單位劃定,不得隨意擴大。在疫情傳(chuan) 播風險不明確或存在廣泛社區傳(chuan) 播的情況下,可以將小區劃為(wei) 高風險區;如果病例住址近距離連片,高風險區可以擴大到社區。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的其他地區劃定為(wei) 低風險區;高風險區連續5天未發現新增感染者,降為(wei) 低風險區;離開低風險區須持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

  八是科學開展分級分類救治和藥物儲(chu) 備。完善定點醫院整體(ti) 騰空應急預案,方艙醫院床位數儲(chu) 備不低於(yu) 10000張。提升醫療救治能力,落實分級分類診療方案,充分保障“一老一小”、孕產(chan) 婦和重症醫療等重點人群救治需求。加快新冠肺炎治療相關(guan) 藥物、中醫藥方藥、急救藥品和醫療設備的儲(chu) 備,滿足患者用藥需求。有序推進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特別是老年人群加強免疫接種覆蓋率。

  九是強化學校、企業(ye) 、社區等重點單位疫情防控。優(you) 化校園疫情防控措施,支持學校以快製快處置疫情。落實企業(ye) 和工業(ye) 園區疫情防控主體(ti) 責任,“一企一策”“一園一策”製定疫情防控和應急處置預案。深入開展無疫社區創建,將防控責任措施細化到自然村、小區和網格。發生疫情後,可按照“整體(ti) 封控、分區切割、劃小單元、網格管理”的策略高效開展疫情處置工作。

  十是強化重點機構、重點人群疫情防控服務保障。加強封控隔離人員服務保障,各縣(市、區)建立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專(zhuan) 班,及時製定完善生活必需品市場供應、封閉小區配送、區域聯保聯供等預案,做好重要民生商品儲(chu) 備。社區建立重點人員清單、疫情期間需求清單,與(yu) 醫療機構、藥房等建立直通熱線,小區配備專(zhuan) 車,做好服務銜接,加大對老弱病殘等特殊群體(ti) 的關(guan) 心幫助力度,優(you) 化對養(yang) 老院、精神專(zhuan) 科醫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場所的管理。

  十一是加強組織保障。各行業(ye) 主管部門加強對本行業(ye) 本領域優(you) 化調整工作的指導,督促各項措施落實。各縣(市、區)落實好屬地責任。要緊盯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開展連續督導,全麵查缺補漏,紮實築牢常態化“防控網”,最大程度保護人民群眾(zhong) 生命安全和身體(ti) 健康。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