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浙江龍泉高山村奏響共富幸福歌

發布時間:2022-11-28 17:53:00來源: 麗水日報

  日前,杭州市蕭山區遊客驅車駛入海拔一千多米的麗(li) 水龍泉市寶溪鄉(xiang) 高山村,寧靜的村莊頓時熱鬧起來。“依托山海協作工程,寶溪鄉(xiang) 與(yu) 蕭山區臨(lin) 浦鎮開展結對幫扶工作,近年來交流愈發頻繁,從(cong) 杭州來的遊客越來越多了。”寶溪鄉(xiang) 鄉(xiang) 長侯興(xing) 怡說。

  高山村地處寶溪鄉(xiang) 東(dong) 部,坐落於(yu) 披雲(yun) 山山腳,距龍泉城區84公裏,農(nong) 民收入來源主要以經營民宿農(nong) 家樂(le) 、種植高山蔬菜為(wei) 主。一個(ge) 區位因素不理想的偏遠山村,如何跟緊新時代鄉(xiang) 村振興(xing) 步伐?寶溪鄉(xiang) 給出的答案是鄉(xiang) 村產(chan) 業(ye) 建設和山海協作互助發展的政策指引。

  “產(chan) 業(ye) 不強,致富無望”。高山村依靠村民,發動村民,召開會(hui) 議問計於(yu) 民,最終確定把發展森林康養(yang) 旅遊、高山蔬菜等產(chan) 業(ye) 作為(wei) 凝聚民心、增強向心力的突破口,積極探索農(nong) 民增收的新路子。

  聚焦提升農(nong) 產(chan) 品產(chan) 業(ye) 化、品牌化、標準化水平,高山村大力推廣四季豆種植,成立蔬菜種植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家庭農(nong) 場13個(ge) ,發展高山四季豆500餘(yu) 畝(mu) ,畝(mu) 均收入達1.5萬(wan) 元,已成為(wei) 全村的富民支柱產(chan) 業(ye) ;通過開發“一山人”產(chan) 品品牌和拓寬山海協作銷售渠道,主動作為(wei) 、主動對接、主動融入,村集體(ti) 增收10萬(wan) 元,進一步釋放農(nong) 產(chan) 品發展潛力。

  高山村黨(dang) 支部書(shu) 記李葉武表示,高山村農(nong) 產(chan) 品擁有獨特的生態優(you) 勢。多年來,高山村結合發展實際,廣泛發動村民,用好“問海借力”金鑰匙,拓寬銷售渠道,提升品牌知名度,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hui) 效益的多贏效果。

  “旅遊+康養(yang) ”是現代旅遊業(ye) 的發展趨勢,康養(yang) 旅遊也正在成為(wei) 市場新“寵兒(er) ”。在寶溪—臨(lin) 浦山海協作結對幫扶政策進一步深化的背景下,杭州、寧波等地的遊客絡繹不絕地前往寶溪鄉(xiang) 休閑旅遊,享受純粹自然的田園風光。

  依托良好的生態資源,寶溪鄉(xiang) 高山、高塘、溪頭、寶鑒、溪源田、龔嶺等6個(ge) 村莊抱團,投資700萬(wan) 元,共同在高山村青井自然村建設康養(yang) 文化中心項目,發展康養(yang) 產(chan) 業(ye) ,推進共同富裕。截至目前,高山村常態化經營的農(nong) 家樂(le) 有14家,發展有四星級農(nong) 家樂(le) 1家,三星級農(nong) 家樂(le) 6家,年接待遊客量超過7萬(wan) 人次,旅遊收入達到800多萬(wan) 元,即使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高山村旅遊產(chan) 業(ye) 依然迎難而上,蓬勃發展。

  侯興(xing) 怡表示,寶溪鄉(xiang) 與(yu) 臨(lin) 浦鎮的雙向交流合作,不僅(jin) 打響了高山村生態旅遊的知名度,還進一步在大城市中推廣了高山村四季豆、茶葉、蔬菜等特色生態農(nong) 產(chan) 品,換來好“錢”景,讓美好生活真實可感。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