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河北省涉縣王家崗遺址考古收獲新發現

發布時間:2022-11-29 19:33:00來源: 河北日報

  河北省涉縣王家崗遺址考古收獲新發現

  初步建立冀南清漳河中遊區域先秦時期考古學文化序列

  近日,記者從(cong) 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涉縣王家崗遺址考古收獲新發現,初步建立冀南清漳河中遊區域先秦時期考古學文化序列。

  冀南地區考古,一直受到重視。為(wei) 配合青蘭(lan) 高速涉縣至冀晉界段改擴建工程順利實施,去年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會(hui) 同邯鄲市文物研究所、涉縣文物部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涉縣王家崗遺址實施了搶救性考古發掘,獲得重要考古新發現。

  據介紹,王家崗遺址位於(yu) 涉縣涉城鎮寨上村東(dong) 偏南約0.4公裏,清漳河北岸的高台地上。該遺址背靠韓王山,麵向清漳河,現存麵積約50000平方米。發掘麵積500平方米,共計發掘墓葬4座(含甕棺1座)、窯址2座、灰坑(窖穴)54個(ge) 。出土器物材質涵蓋陶、石、銅、骨、蚌,完整或可複原器物50餘(yu) 件,其他標本陶片300餘(yu) 片。根據出土遺物,判斷該遺址年代跨度大,文化內(nei) 涵豐(feng) 富。其中,新石器時期遺存初步分為(wei) 早、晚兩(liang) 期。早期遺物,可分為(wei) 陶、石、骨、蚌4類,文化麵貌與(yu) 石北口早期、下潘旺第二類型、北福地甲類文化遺存相似,可歸為(wei) 北福地二期文化。晚期遺物分為(wei) 陶、石、骨3類,陶器以夾砂褐陶為(wei) 主,其次為(wei) 細泥灰胎紅皮陶,有少量黑皮陶。彩陶以紅彩和紫紅彩為(wei) 主。所呈現文化麵貌與(yu) 本區域的百家村等仰韶晚期遺存基本雷同,屬於(yu) 大司空村類型。

  參與(yu) 考古的相關(guan) 負責人稱,王家崗遺址地處冀南太行山腹地,位於(yu) 漳河上遊的清漳河流域,遺址麵積較大,延續時間長,出土遺物豐(feng) 富。此次發現是繼漳河下遊界段營、下潘旺遺址之後,在漳河上遊的一次重大考古收獲,基本建立起了冀南清漳河中遊區域先秦時期考古學文化序列。(記者龔正龍)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