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安慶宜秀:產業興旺譜新篇

發布時間:2022-11-29 20:49:00來源: 人民網-安徽頻道

 

  初冬,正是辣椒上市的季節。安慶市宜秀區五橫鄉(xiang) 白林村的蔬菜大棚內(nei) ,村民們(men) 正忙著采摘辣椒。“每天能采2000斤,送到市裏麵,一斤能賣一塊五。要是氣溫再降一點,價(jia) 格還得往上跑。”白林村黨(dang) 總支書(shu) 記楊忠紅說。

  大棚建成前,白林村以種植水稻為(wei) 主。今年初,為(wei) 實現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進一步做大做強村集體(ti) 經濟,村裏以每畝(mu) 300元的價(jia) 格流轉村民土地,用銜接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補助資金,建起了蔬菜大棚。

  “辣椒9月份上旬種下去,10月份就能采摘,一直可以采到12月份。”站在大棚外,楊忠紅算了一筆賬:每畝(mu) 地能產(chan) 辣椒六七千斤,眼前的20畝(mu) 地就是十幾萬(wan) 斤,刨掉成本,純收入至少有十幾萬(wan) 元。村集體(ti) 受益的同時,村民也能通過務工增收。

  “明年,我們(men) 計劃再建設占地30多畝(mu) 的大棚。”楊忠紅說,種辣椒是白林村發展特色產(chan) 業(ye) 的一次嚐試,今後,村裏還將試水種植西瓜、聖女果等水果。

  距離白林村不遠的宜秀區羅嶺鎮黃梅村,是已故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yan) 鳳英的故鄉(xiang) 。一直以來,丘陵地貌製約著全村的產(chan) 業(ye) 發展。

  2018年下半年,黃梅村村“兩(liang) 委”成員在外出考察後,決(jue) 定在全村發展經濟效益好、適應性強的菊花產(chan) 業(ye) 。第二年,村裏利用800畝(mu) 坡地、荒地種起了杭白菊。

  “我們(men) 並不滿足於(yu) 初加工後的大宗銷售,而是按照食品行業(ye) 標準,對菊花進行產(chan) 品分級、精美包裝、冷藏保鮮,最大限度挖掘其附加值。”據黃梅村黨(dang) 委副書(shu) 記汪彥介紹,2020年,村裏還另辟蹊徑,把鮮花事業(ye) 拓展到祭祀鮮切菊花細分市場。

  在菊花等特色產(chan) 業(ye) 帶動下,黃梅村的村集體(ti) 收入一路攀升。“2021年是157.9萬(wan) 元,今年有望達到200萬(wan) 元。”汪彥說,與(yu) 此同時,越來越多的村民放棄外出,選擇在家門口創業(ye) 就業(ye) ,“鄉(xiang) 村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白林村和黃梅村的故事,是宜秀區推動產(chan) 業(ye) 興(xing) 旺,譜寫(xie) 鄉(xiang) 村振興(xing) 新篇章的縮影。

  近年來,宜秀區做好“無中生有”,由外地引進種植杭白菊、金絲(si) 皇菊等經濟作物;做好“有中培優(you) ”,依托當地龍頭企業(ye) 帶動,大力發展蔬菜產(chan) 業(ye) ;做好“優(you) 中推強”,圍繞特色小紅稻產(chan) 業(ye) ,發力種子研發、繁育、推廣以及紅稻種植、深加工等環節……

  “三板斧”落下,2021年,宜秀區57個(ge) 村村均集體(ti) 經濟收入達118.3萬(wan) 元,同比增長10.08%;收入超過50萬(wan) 元的村37個(ge) ,占比64.9%,同比增長15%;突破100萬(wan) 元的村24個(ge) 。同年,全區農(nong) 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萬(wan) 元,同比增長8.8%;脫貧人口家庭人均純收入達1.72萬(wan) 元,同比增長12.9%。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