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地方

天津港保稅區獲生態文明建設“國字招牌”

發布時間:2022-12-01 21:46:00來源: 天津日報

 

  日前,憑借優(you) 化能源結構、產(chan) 業(ye) 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麵的出色成績,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科學技術部聯合授予天津港保稅區暨空港經濟區“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生態工業(ye) 園區)”榮譽稱號。這是繼獲批國家級綠色工業(ye) 園區後,保稅區獲評的又一塊“國字招牌”。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是全麵建設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國家的內(nei) 在要求。一直以來,保稅區深入貫徹習(xi) 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調結構、補短板、打基礎、強弱項,突出精準、科學、依法治汙,深入推進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堅定不移走生態優(you) 先、綠色低碳的高質量發展道路,區域產(chan) 業(ye) 結構、能源結構持續優(you) 化,逐步形成以低碳經濟發展為(wei) 主導、堅持以“綠色”為(wei) 鮮明底色、人與(yu) 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工業(ye) 園區。

  特別是近年來,保稅區堅持科技引領,充分發揮區位、政策、功能等特色優(you) 勢,不斷推動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轉型升級,重點打造民用航空、生物製造、海洋經濟、氫能等標誌性產(chan) 業(ye) 鏈。目前,保稅區已形成“4+2+3”現代工業(ye) 產(chan) 業(ye) 體(ti) 係,今年前三季度,工業(ye) 總產(chan) 值增長8.6%,工業(ye) 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高技術製造業(ye) 增加值分別增長13%、35.6%。

  在經濟發展的同時,保稅區堅持人與(yu) 自然融合、產(chan) 業(ye) 與(yu) 城市融合、汙染治理與(yu) 生態修複融合,自創建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以來,PM2.5年均濃度下降62.1%,黑臭水體(ti) 全麵消除,綠地率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在人與(yu) 自然融合方麵,空港景觀湖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獲得天津市“最美河湖”榮譽稱號,雙城中間綠色生態屏障區重要組成部分──空港生態綠廊項目全麵建成投用,為(wei) 周邊企業(ye) 和居民提供休閑健身、生態旅遊、景觀欣賞、環境宣傳(chuan) 於(yu) 一身的理想場所。在產(chan) 業(ye) 與(yu) 城市融合方麵,保稅區加速布局產(chan) 城融合示範區,正在實施的海港區域城市更新項目成為(wei) 我市首個(ge) 百億(yi) 級“工改工”城市更新項目。在汙染治理與(yu) 生態修複融合方麵,臨(lin) 港濕地公園通過人工生態修複技術,成為(wei) 一座以修複入海口生態環境、保護候鳥棲息地並兼具景觀效果的生態濕地公園;臨(lin) 港中港池北部一期岸線通過加強生態修複保護,成為(wei) 市民觀海親(qin) 海的生態樂(le) 園。(記者 陳璠)

(責編: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