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強力推進“風光儲一體化”建設
12月12日,記者在華電應縣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融合發展工程劇光發電場看到,一排排風機在山頭巍然矗立、迎風轉動,一塊塊藍色光伏板連綿不斷、熠熠生輝,成片的光伏發電板和山頂上的風力發電機組,成為(wei) 一道亮麗(li) 的風景線。如今,這兩(liang) 種不同的發電係統共用一個(ge) 升壓站送電上網,實現了風光互補。
華電應縣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融合發展工程50MW光伏發電項目經理劉勇告訴記者,這個(ge) 項目分為(wei) 兩(liang) 期,第一期是風電項目,是去年投產(chan) 的。第二期是光伏項目,是今年投產(chan) 的。投產(chan) 後風電項目總發電量10979萬(wan) 千瓦時,光伏項目總發電量9022萬(wan) 千瓦時。兩(liang) 個(ge) 項目投產(chan) 以後每年可節省原煤消耗6.2萬(wan) 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6.8噸。
這是朔州市強力推進“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現代能源體(ti) 係建設的一個(ge) 縮影。朔州市緊抓國家“雙碳”戰略機遇,把新能源產(chan) 業(ye) 作為(wei) 轉型重要突破口,借助豐(feng) 富的風、光資源稟賦,不斷提升風電、光電規模,加快“新能源+儲(chu) 能”發展,讓電、氣、熱等多種能源實時轉化,開展多能互補示範應用,促進新能源的開發與(yu) 消納利用。目前全市新能源裝機容量達645萬(wan) 千瓦,其中風電裝機523萬(wan) 千瓦。
風大電多、風小沒電、陰天歸零,風能、太陽能發電不穩定,使這些新能源接入之後很容易造成電網波動。而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融合發展工程,正是為(wei) 解決(jue) 這一難題而建設的新能源接納工程,它能讓風電、光伏發電與(yu) 儲(chu) 能發電相結合,搭配成像火電一樣穩定的電源,再並入主網,實現風光同場、共建共投、協調發展。朔州除了擁有豐(feng) 富的煤炭等常規能源,還蘊含巨量的風、光等清潔能源。為(wei) 了將這些低碳能源轉化為(wei) 電能,各縣(市、區)積極推進“風光儲(chu) 一體(ti) 化”現代能源體(ti) 係建設,通過多能互補實施路徑,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納水平,助力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
朔州市還由中北大學朔州校區聯合國內(nei) 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和儲(chu) 能龍頭企業(ye) ,成立朔州市儲(chu) 能技術研發及企業(ye) 融合應用研究院,建立儲(chu) 能電池、太陽能、風能、新能源電控係統和新能源汽車發動機、氫堆、儲(chu) 能技術集成等7個(ge) 研發平台,依托37個(ge) 可再生能源規劃建設項目,24個(ge) 新能源基地項目,總建設規模2318.5萬(wan) 千瓦新能源配置,著力推進儲(chu) 能助推可再生能源開發和利用係統性工程。(記者任永亮)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