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多所老年大學“一座難求” 老有所學 有知有味
原標題:老有所學 有知有味
編者按
年終歲末,我們(men) 即將揮別2022年,迎來2023年。從(cong) 本期起,《教育周刊》陸續推出年終係列報道,聚焦2022年海南教育的新發展和新變化。敬請關(guan) 注。
學校線下報名隊伍排起長龍,線上報名名額幾分鍾內(nei) 被一搶而空;選修熱門課程全靠“拚手速”,教室裏座無虛席……這樣火熱的學習(xi) 場景,是海南省不少老年大學的真實寫(xie) 照。
近年來,隨著社會(hui) 經濟快速發展,越來越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觀念悄然發生變化。“學習(xi) 是最好的養(yang) 老”這種觀念,讓不少老年人的生活發生改變。《中國老年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顯示,截至2019年年末,我國老年大學(學校)數量約7.6萬(wan) 所,比2017年增加了1.4萬(wan) 多所。目前,海南省老年人通過哪些途徑參加學習(xi) 培訓?近期,海南日報記者對此進行采訪。
銀齡樂(le) 享夕陽紅
身穿紅色上衣、腳踩芭蕾舞鞋、身姿挺拔優(you) 雅……從(cong) 背影看,64歲的三亞(ya) 市民楊桂香壓根和“老”字不沾邊。
退休後,楊桂香從(cong) 一開始的失落、不適到漸漸找到新的人生方向,心態變得更加年輕,“孫子上小學後,我的業(ye) 餘(yu) 時間很充足。如今,我能學習(xi) 自己喜歡的課程,並全身心投入其中,生活十分充實”。在舞蹈課休息間隙,楊桂香仍興(xing) 致勃勃地反複練習(xi) ,臉上掛滿笑容。她的退休生活變化源於(yu) 三亞(ya) 市老年大學,“年輕時沒係統學過舞蹈。為(wei) 了彌補遺憾,我就報名參加了舞蹈課的學習(xi) ”。
目前,海南省各地都有類似楊桂香這樣的老年人,他們(men) 在老年大學等老年學習(xi) 機構中老有所學、老有所樂(le) 、老有所為(wei) 。
“很多老年人對文化、科技、藝術等新知識、新事物十分關(guan) 注。他們(men) 的退休生活,除了帶娃、跳廣場舞之外,還包括重返校園培養(yang) 新的興(xing) 趣愛好、學習(xi) 新技能、結交新朋友,晚年生活豐(feng) 富充實。”三亞(ya) 市老年大學副校長高寶勤告訴海南日報記者,老年朋友重新“上學”的迫切需求,從(cong) 老年大學報名的火熱情況便可窺一斑,有些老年人甚至發動全家齊上陣幫忙報名,“一部分老年人退休後,生活圈子逐漸變窄,時常感到空虛和寂寞。老年大學之所以備受老年人青睞,主要原因是其滿足了老年人學習(xi) 新知識的需求,以及老年人在情感、社交等方麵的需求,幫助他們(men) 消除孤獨感和寂寞感”。
海口市老年大學教務處相關(guan) 負責人王美燕介紹,目前,該校共有800餘(yu) 名學生,因為(wei) 小班教學、場地有限等原因,學校學位有限,常常“一座難求”。
“想搶到一個(ge) 老年大學的學位可不容易,能選上熱門課程主要靠‘拚手速’。”54歲的三亞(ya) 老年大學學生梁小英,對老年大學學位緊俏情況深有感觸。她在老年大學已經連續學習(xi) 兩(liang) 年,先後報了葫蘆絲(si) 班、聲樂(le) 班。她每天都準時上課,風雨無阻,“學習(xi) 不隻是年輕人的事”。
開啟花樣學習(xi) 模式
“夜半三更喲盼天明,寒冬臘月喲盼春風……”近日,海南日報記者走進三亞(ya) 市老年大學,悠揚的歌聲從(cong) 一間教室裏傳(chuan) 來,近20名學生以飽滿的熱情參加大合唱。
“再來一首《漁光曲》!”一曲唱罷,學生們(men) 意猶未盡。隨著鋼琴伴奏聲再次響起,婉轉美妙的歌聲又開始響徹校園。
“老年人學習(xi) 態度認真,學習(xi) 勁頭足。”三亞(ya) 市老年大學聲樂(le) 班教師、三亞(ya) 學院音樂(le) 學院教師江林龍告訴海南日報記者。一節音樂(le) 課結束後,不少學生專(zhuan) 門留下來向他請教。
據了解,三亞(ya) 市老年大學圍繞老年人需求、緊跟時代潮流開設了豐(feng) 富多彩的課程,讓不少學員挑花了眼。其中,既有舞蹈、聲樂(le) 、書(shu) 畫等基礎課程,也有關(guan) 注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老年幸福心理學”、老年模特、家庭烘焙等興(xing) 趣班課程。
“2022年秋季學期,學校一共開設了13個(ge) 專(zhuan) 業(ye) 19個(ge) 班,共有16名兼職老師任教。其中,有12名高校在職教師和具有高校任教經曆的教師。”高寶勤說。
成為(wei) 一名“高齡學生”,讓不少老人的晚年生活變得多姿多彩。聲樂(le) 、鋼琴、書(shu) 法、繪畫……談起近年來的學習(xi) 收獲,三亞(ya) 市老年大學學生匡鬆鶴感到格外充實。在不斷接觸新課程的過程中,匡鬆鶴找到了自己最感興(xing) 趣的課程——唱歌。
“我平時不愛打牌,每周最期待到老年大學上聲樂(le) 課。”匡鬆鶴說,在這裏,他從(cong) 學習(xi) 中收獲良多,結交到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參加演出, “如果條件允許,相信不少同學都希望一直上學不‘畢業(ye) ’”。
海南省多地老年大學的線下課程豐(feng) 富多彩,線上課程也頻頻上新。王美燕介紹,近年來,海口市老年大學結合新時代老年教育工作特點,進一步豐(feng) 富教學內(nei) 容,開通網上課堂,不斷滿足老年人求知識、求快樂(le) 、求健康的學習(xi) 需求。海南日報記者近日翻閱海口市老年大學網上課程表發現,該校網絡課程內(nei) 容豐(feng) 富多彩,除了健康養(yang) 生、手機電腦學習(xi) 、形象管理、聲樂(le) 演唱等錄播課,還有太極拳、模特站姿訓練等直播課。
老年教育能夠幫助老年人通過普及性學習(xi) 掌握一些基本技能,深入了解社會(hui) 變化,避免與(yu) 時代脫節,提升老年人在數字時代下的歸屬感與(yu) 安全感。“老年大學‘一座難求’的背後,反映出新的社會(hui) 發展趨勢: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老年人的養(yang) 老觀念也在與(yu) 時俱進,不少老年人不再單純滿足於(yu) ‘老有所養(yang) ’,而是追求‘老有所樂(le) 、老有所學、老有所為(wei) ’等更豐(feng) 富的精神需求。”三亞(ya) 學院社會(hui) 學院教授許壽童說,老年教育是實現積極老齡化的重要途徑,也是保障和實現健康老齡化的重要舉(ju) 措。
打通老年教育“最後一公裏”
近期,海南日報記者采訪發現,在家門口接受豐(feng) 富多彩的老年教育,是大多數老年人的心願。雖然老年大學等教育機構可以滿足許多老年人的基本學習(xi) 需求,但優(you) 質教育資源供給相對不足的現象依然存在。
去年出爐的海南省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海南省60歲及以上人口為(wei) 147餘(yu) 萬(wan) 人,占全省總人口的14.65%,與(yu)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2%。
目前,海南省正通過推動老年大學向基層延伸、探索發展特色社區老年教育等方式,著力打通老年教育“最後一公裏”。
日前,在三亞(ya) 市吉陽區卓達大社區,一場以微距視界為(wei) 主題的攝影講座——“昆蟲微距攝影技巧”,吸引了不少攝影協會(hui) 會(hui) 員和社區老年居民參加。鏡頭選擇、參數設置、加大色彩飽和度等專(zhuan) 業(ye) 術語,沒有“嚇退”兩(liang) 鬢斑白的“門外漢”,反而激發了他們(men) 的學習(xi) 積極性。
“卓達大社區還開設了‘玩轉智能手機’課程,老師手把手教我們(men) 學習(xi) 手機使用基本技巧。現在,我不僅(jin) 學會(hui) 了拍視頻,還學會(hui) 了在短視頻平台上發布自己拍攝的視頻。”年近七旬的三亞(ya) 市民劉阿姨告訴海南日報記者。她通過手機開啟了嶄新的學習(xi) 生涯,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目前,三亞(ya) 四個(ge) 區的老年大學分校均已掛牌成立。”高寶勤說。三亞(ya) 市老年大學通過“送教上門”、師資共享等方式指導、助力各區老年大學分校開展教學活動,推動老年教育向基層延伸。
近年來,海口市龍華區海墾街道金山社區,依托“一中心兩(liang) 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化館、圖書(shu) 館),開設了多個(ge) 麵向老中少群體(ti) 的教學班,定期組織誌願者到社區開展舞蹈、畫畫、模特、樂(le) 器、攝影等活動,為(wei) 居民提供豐(feng) 富的精神食糧。
老年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ye) 和老齡事業(ye) 的重要組成部分。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yang) 老事業(ye) 和養(yang) 老產(chan) 業(ye) ,優(you) 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ti) 老年人享有基本養(yang) 老服務。
如何多渠道、多形式發展老年教育,讓老年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充實、更有意義(yi) ?許壽童建議,可以從(cong) 社區、高校的實際情況出發,強化部門合作,統籌社會(hui) 力量,動員企事業(ye) 單位、社會(hui) 組織等多元主體(ti) 參與(yu) 進來,鼓勵有條件的高校、職業(ye) 院校開設老年教育相關(guan) 專(zhuan) 業(ye) 和課程,不斷擴大老年教育供給。同時,大力推動“互聯網+老年教育”,打造便捷的老年人學習(xi) 終端,不斷完善老有所學的終身學習(xi) 體(ti) 係,讓更多老年人享受老年教育發展成果。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