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絲路精神 增進傳統友誼

小字號
12月20日,為(wei) 期兩(liang) 天的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在景德鎮市閉幕。
藝術節舉(ju) 辦期間,一係列豐(feng) 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動,促進了中阿藝術家開展深入文化交流,同時向世界展示了千年瓷都景德鎮璀璨文化。
文相通,則心相近,文化的交流互鑒有利於(yu) 凝聚共識、推動合作。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圍繞“絲(si) 路瓷魂,藝享天方”主題,成功助推絲(si) 綢之路沿線各國民心相通,為(wei) 中阿攜手譜寫(xie) 繁榮發展的和美樂(le) 章貢獻了新力量。
12月19日,作為(wei) 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重要配套活動之一的“絲(si) 路瓷源·和光接物”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展,在景德鎮昌南裏文化藝術中心啟幕。展出的300餘(yu) 件由中阿及其他國家藝術家、跨界設計師創作的精品力作,立體(ti) 展示了中阿友好邦交文明成果,令前來觀展的阿拉伯友人讚歎不已。
景德鎮是聞名中外的國際瓷都,是海上絲(si) 綢之路的主要起點城市和重要貨源地,是促進世界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橋梁。景德鎮瓷器是世界認識中國、中國走向世界的重要文化符號。景德鎮有著2000多年的冶陶史、1000多年的官窯史、600多年的禦窯史,“三麵青山一麵水,一城瓷器半城窯”“工匠八方來,器成天下走”是這座千年古城的生動寫(xie) 照。沐浴著新時代的春風,近年來,景德鎮先後被評為(wei) 中國優(you) 秀旅遊城市、世界手工藝與(yu) 民間藝術之都,與(yu) 全世界72個(ge) 國家180多個(ge) 城市建立了友好合作關(guan) 係。
中阿友誼源遠流長,曆久彌堅。景德鎮陶瓷是中阿友好精神的曆史見證。早在數百年前,阿拉伯半島的青花原料“蘇麻離青”,跨越千山萬(wan) 水來到景德鎮,與(yu) 景德鎮的高嶺土完美結合,誕生了陶瓷史上的傳(chuan) 世傑作——元青花,而後元青花又沿著來時的路回到阿拉伯半島,書(shu) 寫(xie) 了中阿友好往來的不朽佳話。
藝術節舉(ju) 辦期間,“絲(si) 路瓷源·和光接物”陶瓷版權創意設計展、《禦窯天下》特展、“絲(si) 路遺珍”中國古代外銷瓷展等陶瓷文化展覽活動,令中外來賓目不暇接、驚歎連連。景德鎮國家陶瓷版權交易中心董事長餘(yu) 誌華說:“第五屆‘阿拉伯藝術節’落戶景德鎮,實質上是‘陶瓷’的榮光。一場場弘揚絲(si) 路精神的陶瓷文化展覽活動,成功深化了中阿傳(chuan) 統友誼,有力提升了陶瓷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為(wei) 建好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chuan) 承創新試驗區,打造對外文化交流新平台助力添彩。”
世界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feng) 富。藝術節舉(ju) 辦期間,於(yu) 景德鎮陶溪川球磨美術館舉(ju) 行的阿拉伯知名藝術家訪華采風精品展,同樣吸引了許多來賓的關(guan) 注。
“阿拉伯知名藝術家訪華采風創作活動”是文化和旅遊部打造的文化交流精品項目。自2009年開始,每年都有阿拉伯各國的知名藝術家受邀來到中國,開始一段難忘的藝術之旅。十餘(yu) 年間,來自阿拉伯國家的170餘(yu) 位藝術家在中華大地采風,足跡遍及長城內(nei) 外、大江南北。他們(men) 將所見、所想化作549件繪畫、雕塑和陶瓷作品,由文化和旅遊部收藏,這些凝結著藝術家真情和汗水的作品無一不是中阿友誼在藝術領域的結晶。
來自巴林的藝術家瑪麗(li) 安·阿爾加那西創作的藝術作品《中國力量》、來自摩洛哥藝術家哈立德·貝凱創作的藝術作品《大灣區風光》……本次展覽匯集了阿拉伯藝術家的80幅繪畫、20件雕塑和20件陶瓷作品以及中國藝術家為(wei) 本次展覽特邀創作的30件陶瓷作品。文明的活力在於(yu) 交往交流交融。正如阿拉伯諺語所說:“抵達,往往是真正行程的開始。”一件件風格迥異而又充滿中國元素的藝術作品充分說明,中國和阿拉伯國家正在用實際行動,踐行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ti) 的鄭重承諾;中阿藝術家一如既往地通過藝術真誠對話,濃墨重彩地書(shu) 寫(xie) 著人類文明交往史上新的篇章。
曆史長河裏,古老的絲(si) 綢之路成為(wei) 連接中阿人民的紐帶。在新的曆史時期,作為(wei) 共建“一帶一路”的合作夥(huo) 伴,中阿合作發展的獨特優(you) 勢不斷凸顯。12月20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外交部、江西省人民政府、阿拉伯國家聯盟秘書(shu) 處共同主辦的中阿文化產(chan) 業(ye) 論壇,令許多中阿來賓倍感振奮、備受鼓舞。
當地時間12月9日,首屆中阿峰會(hui) 在沙特首都利雅得成功舉(ju) 辦。習(xi) 近平主席在峰會(hui) 上提出中阿務實合作“八大共同行動”,其中包括未來中方將推動500家中阿文化和旅遊企業(ye) 開展合作,為(wei) 阿方培養(yang) 1000名文化和旅遊人才,並將邀請3000名青少年參與(yu) 中阿文化交流等內(nei) 容,為(wei) 進一步深化中阿文化領域合作樹立了明確目標。此次中阿文化產(chan) 業(ye) 論壇,正是為(wei) 完成這一目標所邁出的紮實一步。
本次論壇不僅(jin) 彰顯了中阿雙方文化產(chan) 業(ye) 合作的豐(feng) 碩成果與(yu) 巨大潛力,也體(ti) 現了雙方在新時代傳(chuan) 承絲(si) 路精神、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ti) 的堅定決(jue) 心。論壇上,來自中國和9個(ge) 阿拉伯國家的近30位各領域代表,交流行業(ye) 現狀、分享成功案例、對接合作意向、展望發展趨勢。文化和旅遊部現場發布了《2022中阿文化產(chan) 業(ye) 景德鎮倡議》。未來,中方將與(yu) 阿拉伯國家不斷加強合作機製、聯絡機製建設,聚焦“一帶一路”倡議與(yu) 阿拉伯國家發展規劃的具體(ti) 對接,通過不同形式為(wei) 雙方文化機構、企業(ye) 合作搭建平台,創造更多機會(hui) ,推動中阿文化合作不斷邁上新的台階。(記者 邱西穎 王景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