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務創新國際論壇在京舉辦 十餘國家學者交流公共服務創新經驗
人民網北京12月20日電 (池夢蕊)12月19日,公共服務創新國際平行論壇在京舉(ju) 辦。論壇是北京接訴即辦改革論壇首次舉(ju) 辦的國際平行論壇,由北京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承辦,中共北京市朝陽區委、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協辦,北京市政務服務管理局、中共北京市委宣傳(chuan) 部、中共北京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hui) 辦公室、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北京市投資促進中心共同支持舉(ju) 辦。
論壇邀請到來自美國、愛爾蘭(lan) 、巴西、日本、韓國等10多個(ge) 國家的專(zhuan) 家學者、在京國際組織、國際機構、外資企業(ye) 、國際友人代表以及兄弟城市代表等約80人出席,中外嘉賓圍繞“創新公共服務 共創美好生活”主題,共同交流公共服務創新,分享全球城市治理經驗,搭建起融通中外、友好交流、合作共享的國際化平台。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hui) 副會(hui) 長李希奎在致辭中表示,北京市“接訴即辦”改革是踐行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重大戰略舉(ju) 措,把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wei) 一切治理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正是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初心使命的集中體(ti) 現。改革舉(ju) 措不僅(jin) 是提升超大城市治理水平的有益經驗,更具有公共服務創新的國際意義(yi) ,給世界上超大城市的綜合治理和公共服務提供了中國方案、北京樣板,相信中國式現代化將為(wei) 中外城市深化交流合作開辟廣闊空間,創造更多機遇。愛爾蘭(lan) 駐華大使安黛文積極評價(jia) 中國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麵數字化創新取得良好效果。
主題發言環節,日本明治大學名譽教授、東(dong) 京都前副知事青山佾、挪威奧斯陸大學政治學係榮休教授、挪威國家科學院院士湯姆·克裏斯滕森、外文出版社榮譽英文主編大衛·弗格森、清華大學蘇世民學者約翰·弗格森、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孟慶國、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孟銳、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中國法學會(hui) 憲法學研究會(hui) 副會(hui) 長王磊等七位嘉賓圍繞超大城市治理模式探討與(yu) 公共服務創新的主題,理論聯係實踐,從(cong) 曆史、法律、數字等維度分享獨到見解,詮釋了新時代“以人民為(wei) 中心”中國公共服務創新的北京探索,對更好推動公共服務創新提出建議。青山佾教授介紹了東(dong) 京都在公共服務創新與(yu) 治理方麵的經驗,認為(wei) 要滿足社會(hui) 對於(yu) 城市公共服務的需求,必須進行持續的改革,期待東(dong) 京和北京這兩(liang) 座友城進一步加強公共服務改革領域的交流。克裏斯滕森院士分享了比較視角下的中國公共服務創新。大衛·弗格森結合二十大精神,闡述了對新時代以人為(wei) 本的公共服務的看法。約翰·弗格森認為(wei) ,在公共服務創新方麵,北京市政府可以且應該發揮更積極的作用,更加有效聯係各大院校、科研機構、企業(ye) 與(yu) 北京市和普通市民。
交流研討環節,前駐阿聯酋大使倪堅和中國工合國際委員會(hui) 主席柯馬凱,中國外文局亞(ya) 太中心世界語顧問拉斐爾·澤爾貝托,三星大中華區副總裁鄭承穆等在京國際友人代表對以接訴即辦為(wei) 牽引的超大城市精準治理深入研討,特別是國際友好人士以在京生活工作的所見所聞所感盛讚北京公共服務創新實踐,生動呈現了“外國人眼中的北京”,讓世界感知“意想不到的北京”,充分展示了“以人民為(wei) 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魅力,彰顯出新時代首都北京公共服務創新的活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